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9期

平顶山市儿童血脂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城市儿童血脂异常变化的因素,为从儿童期开始进行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平顶山市城区257名9~16岁儿童(男123人,女134人)的血压、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采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城市儿童血脂异常变化的因素,为从儿童期开始进行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平顶山市城区257名9~16岁儿童(男123人,女134人)的血压、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采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通过问卷获得儿童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家族史等影响因素资料。 结果 TC、TG、LDL-C、HDL-C水平(x±s)依次为3.51±0.77、0.96±0.32、1.76±0.62、1.15±0.24(单位均为mmol/L)。BMI、体脂含量、腰臀比、心血管病家族史因素均对儿童血脂谱水平有较大影响;多因素分析表明,TC、TG、LDL-C与BMI、体脂含量呈正相关;而HDL-C与BMI、收缩压及腰臀比呈负相关。 结论 BMI、体脂含量、腰臀比、心血管病家族史因素均对儿童血脂谱水平有较大影响;控制儿童血脂异常及消除不良因素,将有助于消除儿童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的防止儿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血脂;影响因素;心血管疾病;学龄儿童

Observation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evel of blood lipids in children of Pingdingshan City.

  DU Li-mei, ZHAO Ke-na, JIN Wei-na.

  (Pingdingshan Municipal Institute of Hygienic monitoring, Pingdingshan 467000,Henan,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blood lipids in urban schoolchildren.  Methods  There 257 schoolchildren aged 9~16 were randomly chosen in Pingdingshan City by multi-stage sampling. Blood pressure was measured. Fasting blood was collected to determine its total cholesterol(TC),triglyceride(TG),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The dietary status,behavior,sports-time and family history of the children were obtained.  Results  The blood concentrations (mmol/L) of total cholesterol(TC), triglyceride(TG),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were 3.51±0.77、0.96±0.32、1.76±0.62、1.15±0.24. The body mass index(BMI).  Blood lipids was influenced by fat of body, waist-hip ratio,family history of blood lipid disea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TG),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BMI) and the fat of body;but  the level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BMI) and waist-hip ratio.  Conclusion  The factors of body mass index(BMI),the fat of body,waist-hip ratio,family history of blood lipids disease greatly influence blood lipids. Thus measures be taken to control abnomal blood lipids in children for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t early stage.

  Key words:Blood lipid; Influential factor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choolchildren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一些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及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等)从儿童期已开始和存在,儿童时期的血脂水平与成年期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可持续至成年或延续终生[1]。而行为危险因素亦多在儿童时期形成。如果儿童时期拥有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则成人时期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将显著增加[2]。儿童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因国家、地区和种族的不同而不同[3]。明确并减少或消除儿童时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成人时期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调查了河南平顶山市275例健康儿童的血脂、血压、生活习惯及家族史等状况,以阐明城市儿童血脂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从儿童期开始进行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基础资料。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此次调查采用多级抽样的抽样方法:首先从平顶山市市区经济和教学质量中等水平的中学和小学各随机抽取一个学校,再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每层(分为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初一、初二 6层)各抽取一个班级,(排除患有慢性病的儿童),学生共257名,年龄范围9~16岁,其中男孩123人,女孩134人。在家长和学生知情同意下对其中的每个成员进行研究。

  1.2  血脂项目测定  在征得家长同意后,采每位儿童空腹(禁食12~15h)静脉血3ml,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测定。TG、TC采用酶比色法,LDL-C为聚乙烯硫酸沉淀法,HDL-C为磷钨酸-镁沉淀法。其中TG、TC、LDL-C、HDL-C测定试剂盒均为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斯尔(G-cell)试剂盒,各试剂盒的批号分别是:TC(04-1125C6),TG(05-1228),HDL-C(12908),LDL-C(12908)。

  1.3  体格检查  测定方法依照第五版《儿童少年卫生学实习指导》[4]进行,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BMI(身体质量指数)、体脂含量、瘦体重、基础代谢率的测量。

  1.4  心血管病家族史调查  包括儿童1、2级亲属曾患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病情况,由家长协助填写问卷完成。

  1.5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建立数据库,spss for windows 12.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儿童血脂谱水平及其参考值范围估计  257名9~16岁儿童的血脂谱水平(见表1),各项数值在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谱各项的几个重要百分位数点值见表2。

  表1  9~16岁儿童血脂谱水平(略)

  表2  血脂水平各项目(mmol/L)的百分位数值(略)

  2.2  血脂水平与年龄的关系  作年龄与TG、TC、LDL-C、HDL-C相关分析表明,TG,LDL-C与年龄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193、0.222(P<0.05);而HDL-C,TC与年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59,-0.135(P<0.05)。

  2.3  遗传因素对儿童血脂的影响  将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有心血管病史的分为一组(阳性组),没有心血管病史的为另一组(阴性组),比较二组血脂水平(见表3)。两组之间除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它3项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数值上可以看出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不足,抽样误差引起。

  2.4  血压偏高对儿童血脂谱水平的影响  儿童血压偏高的诊断标准不一,本研究以收缩压≥120mmHg或舒张压≥80mmHg作为诊断儿童血压偏高的标准[5],则血压正常组和血压偏高组儿童血脂谱水平及其比较见表4,血压偏高组的HDL-C水平显著低于血压正常组(P<0.05)

  表3  心血管病家族史阴性儿童与阳性儿童血脂谱水平的比较(略)

  表4  血压偏高组儿童与血压正常组儿童血脂谱水平比较(略)

  2.5  BMI对儿童血脂的影响  将超重和肥胖的分为一组即(BMI≥24),体重正常的分为一组即(BMI<24)[6],对两组的血脂分布进行比较(见表5)。然后进行组间比较,得到TG、LDL-C、HDL-C在组间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而TC在数值上有差异,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可能是由于样本量不足,抽样误差引起。

  表5  不同BMI儿童的血脂水平(略)

  2.6  运动与锻炼对儿童血脂的影响  以每日上学放学的方式(步行、坐车、骑车)及所用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对儿童进行分组比较二者的血脂水平差异(见表6)。在下表的数值上我们可以看出运动时间长(≥平均值)的儿童,TC、TG、LDL-C的值均低于运动时间短(<平均值)的儿童,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表6  不同运动时间的血脂水平(mmol/L)分布(略)

  2.7  女孩月经对血脂的影响  以女孩的年龄>10[6]为研究对象,以有无月经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血脂水平(见表7),结果显示有月经的女孩的HDL-C的水平显著高于无月经的女孩(P<0.01)。

  表7  青春期发育对血脂的影响(略)

  2.8  危险因素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分析  将血脂指标与BMI、体脂含量、血压及腰臀比进行相关分析(见表8)。由表中可见,TC、TG、LDL-C与BMI、体脂含量呈正相关;而HDL-C与BMI、收缩压及腰臀比呈负相关。BMI和腰臀比是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显著因素。

  表8  危险因素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分析(略)

  P<0.05, P<0.01。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我国儿童营养状况日益好转,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儿童肥胖不仅会导致成年后患AS、CHD、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而且可能造成血脂异常,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次研究结果与国内其它研究所报道的相近年龄段的血脂水平相比,四项指标均相近[7]。以第5、95百分位数估计正常参考值范围,则本次调查儿童TC、LDL-C正常范围分别为2.46~4.70mmol/L和0.88~2.76mmol/L。与国外其它相关报道相比本次调查的结果显著低于欧美国家的儿童血脂水平[6],这可能与欧美国家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血脂谱水平主要受遗传和以膳食为主的生活行为因素两方面影响。本研究就儿童心血管病家族史、BMI、运动与锻炼情况、血压及青春期发育(月经)对儿童血脂谱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MI过高、血压偏高、心血管病家族史阳性是儿童血脂谱水平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BMI≥24组(即超重和肥胖组儿童)的TG,LDL-C显著高于BMI<24组(即正常组儿童),而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儿童,BMI过高则体脂含量高,过高的体脂含量引起体内的脂类代谢的紊乱,从而引起血脂谱的改变;血压与血脂谱改变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二者的因果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血脂谱水平受遗传的影响是肯定的,现有的资料表明,原发性高血脂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本次调查中,两组之间除HDL-C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三组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数值上可以看出差异,可能是由于样本量不足,抽样误差引起。此外,最近的报道[8]显示腰臀比作为一个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儿童血脂变化情况,在本次研究中得到证实。最后,女孩青春期性发育(月经)对血脂谱的影响表现在开始青春期发育(有月经)的女孩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尚未青春期发育(无月经)的女孩,这于女性性激素(雌激素)对体内许多生物代谢系统的改变,如脂代谢系统和糖代谢系统等的变化可能是引起血脂谱的反常改变。有研究表明HDL-C水平每增加0.026mmol/L,可使CHD发病危险降低3%而LDL-C水平每降低0.026mmol/L,可使CHD发病危险减少2%[9]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过程中,HDL-C主要起阻碍其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而LDL-C则相反。为了有效地进行心血管病早期预防,在我国开展对血脂谱水平异常高危险性儿童的血脂谱水平检测与干预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Berrenson GS,Srinivasan SR,Bao W.Precursons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young adults from a biracial population: the Bogalusa Heart Study[J]. Ann N Y Acad Sci,1997,817:189~198.

  [2] 周北凡,吴锡桂.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7.

  [3] Ghannem H,Khlifa K,Harrabi I,et al.Prediction of adult cardiovascular multifactorial risk factors among urban schoolchildren in Sousse[J].Tunisia East Mediterr Health J,2000,6(5):1046~1054.

  [4] 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1~202.

  [5] 朱文丽,冯宁平.北京市区儿童血脂谱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生卫生,2000,21(3):200.

  [6] 叶广俊.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73~493.

  [7] 冯宁平,叶广俊,邵立新.儿童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现状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1997,31(1):27~30.

  [8] 尹遵栋,马军,徐轶群,等.青少年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与血脂水平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9):724~725.

  [9] Mnson JE,Tosteson H,Ridker PM,et al.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myocardial infraction[J].N Engl J Med,1992,326~1406.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卫生监督所,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作者: 杜丽敏,赵克娜,靳维纳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