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11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临床、CT、MRl检查确诊,设计为脑梗死组,另设对照组50例,2组均行双侧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比较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以软斑及溃疡斑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临床、CT、MRl检查确诊,设计为脑梗死组,另设对照组50例,2组均行双侧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比较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的差异。 结果 脑梗死组以软斑及溃疡斑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硬斑为主,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2.30,P<0.010)。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不稳定的软斑及溃疡斑为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密切。

【关键词】  彩色超声多普勒 脑梗死 颈动脉硬化 斑块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密切[1],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现对80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以及50例对照组的颈动脉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6±3.2)岁,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非脑梗死患者50例(包括高血压病、偏头痛、神经症、冠心病等),男32例,女18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7.3±4.2)岁,临床及头颅CT排除脑梗死。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50例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

  1.2  仪器  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ivi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3~11.4MH2高频线探头。

  1.3  检测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后仰,枕头置于颈后,面部稍偏检查区的对侧,充分暴露检查一侧的颈部,探头在锁骨上窝沿颈动脉起始部作纵向及横向扫查,依次探测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和颈内动脉(ICA),观察有无斑块、管腔内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等。

  1.4  颈动脉硬化标准[3]  ①颈总动脉管壁增厚>1.0mm,颈总动脉分叉处>1.2mm为增厚;②局部隆起、增厚1.5mm,并向管腔内突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1.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4]  依斑块的超声特点及病理变化分为扁平斑、软斑、硬斑及溃疡斑四型。

  2  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见表1。由表1可见,脑梗死组以软斑及溃疡斑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硬斑为主,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2.30, P<0.010)。

  3  讨论
   
  我们曾观察到[1],复发性、首发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显著高于首发组,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密切。
   
  表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略)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文献报告,急性脑梗死患者以不规则、不均质回声斑块多见,以不稳定斑块为主,而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则以规则的、等回声或强回声斑块多见[5];脑梗死组不稳定斑块(软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脑梗死患者以低回声软斑为主[6];青中年脑梗死组不稳定斑块(软斑和溃疡斑)检出率高达41.7%,稳定性斑块(扁平斑和硬斑)检出率为25%,健康对照组仅3例发现斑块形成,检出率仅7.5%,均为稳定性斑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7]。本组资料中,我们观察到,脑梗死组以软斑及溃疡斑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硬斑为主,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有研究证实,68%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而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引起脑梗死等严重神经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7]。一般认为[7],斑块内脂质核心占斑块体积的40%以上为软斑块,这种脂质核心占的成分越大,纤维帽越薄,就越容易破裂形成血栓。斑块内有无溃疡及溃疡深度等,也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不稳定斑块破裂的危险性高,形成血栓的危险性也高。稳定性斑块一般具备脂核纤维厚帽、炎症轻、偏心呈同心性分布、已钙化等特点,不易形成急性缺血事件[4]。
   
  本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不稳定的软斑及溃疡斑为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密切。

 

【参考文献】
    [1] 吴海荣,蔡毅,余丹,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028,1025.

  [2]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 257.

  [3]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4: 41.

  [4] 洪柳,莫亚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相关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201~202.

  [5] 周雪珍.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07,(3):54.

  [6] 蒋旭九,饶平,湛传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J].中原医刊,2007,34(9):49.

  [7] 潘瑞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青中年脑梗死发病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2):67~69.


作者单位: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0208.

作者: 吴海荣 蔡毅 余丹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