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4期

邹城市2005~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区分布......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地区分布广泛,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多见。

    邹城市地处鲁西南地区,人口多达112万,城市人口密度大。自2005年以来,先后发生34例病手足口病病例,现将该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传染病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的邹城市2005年到2007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

  1.2  分析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5~2007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

  2 结果

    从2005年截止到2007年5月28日,邹城市共报告发病34例,无死亡病例。

  2.1  地区分布 

  34例手足口病患者分布在:钢山(11例)、凫山(6例)、千泉(8例)、北宿(2例)、中心(2例)、石墙(1例)、太平(1例)、大束(1例)、平阳寺(1例)、香城(1例)等镇街,分布在32个村庄,发病呈散发状态,无明显村庄聚集性。其中2007年的5例病例分布在凫山办事处、香城镇白石村、千泉办事处的南关、郭庄和纺织厂家属院。

  2.2  发病时间分布 

  2005年邹城市报告13例手足口病, 6月10日兖矿二院报告首例,截止到7月12日,先后又报告12例;2006年共16例,首例病例是4月24日由兖矿二院上报的,然后,从6月4日~9月17日各医疗机构陆续报告了15例;2007年截止到5月28日下午5时,发生5例手足口病,5月9日,邹城市皮肤病防治站报告1例病例,妇幼保健院于5月24日、26日、28日各上报1例,兖矿总院5月28日上报1例。

    34例手足口病患者发病时间为四月份1例,五月份5例、六月份7例,七月份18例,八月份1例,九月份2例。25例集中在六、七月份,在发病总数的73.53%。

  2.3  性别、年龄、职业分布 

  34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8例,男女性别比为3.25:1。年龄分布:0岁组2例、1岁组7例、2岁组8例、3岁组6例、4岁组3例、5岁组3例、6岁组1例、7岁组3例、11岁组1例,年龄最小的是6个月,年龄最大的是11岁5个月;0~5岁组发病数29例,占发病总数的85.29%,其他年龄组占14.71%,病例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职业分布:散居儿童22例,占总数的64.70%,幼托儿童7例,占20.59%,学生5例,占14.71%。

  2.4  病例报告的医疗机构分布 

  34例手足口病病例中,由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报3例,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上报1例,兖州市人民医院上报1例,兖矿二院上报7例,兖矿总院上报11例,邹城市妇幼保健院上报3例,皮肤病防治站上报1例,城区医院上报7例。

  3 讨论
    
  纵观邹城市2005年以来34例手足口病病例,85.29%的患者是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呈散在发病状态,75.53%的患者集中在夏季发病。这些流行病学特点对该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提供了帮助。针对手足口病疫情,市各级各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控。先后召开了全市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专题培训会,印发了防治知识宣传单,并在《健康促进》报上刊登了有关文章。各级医疗机构能够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将这项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倾斜,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措施,密切注视疫情发展,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大部分医疗单位做好了接诊准备,并落实了各项消毒措施,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多数托幼机构能坚持晨间体检制度,对于发现有可疑现象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减少与正常儿童的接触机会,餐饮具、玩具、学习用具等定期消毒,安装并使用了紫外线消毒灭菌器,有效地预防了手足口病的发生,保护了广大儿童的身心健康。

    但是,检查中还发现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单位对手足口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作中已经发现有这种疾病的发生,也不按要求上报,有的单位特别是极个别托幼机构卫生状况很差,空气不流通,毛巾公用,没有安装必须的紫外线消毒器具,不能严格执行晨间体检制度,工作中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针对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漏洞,今后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托幼保健机构要充分认识防治手足口病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努力降低发病率,严防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二是各单位要认真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三是要深入开展卫生宣传工作。四是要加强疫情管理,增强报病意识。目前已进入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加强疫情管理,增强报病意识,发现疫情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各单位在做好疫情报告的同时,认真做好疫点的调查处理工作,保证控制措施的落实到位。


作者单位:邹城市卫生防疫站,山东 邹城 273500.

作者: 林晶,李雪涛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