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4期

中山市小于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状况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为制定麻疹免疫程序和消除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中山市报告≤8月龄婴儿麻疹病例及母婴共患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山市≤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2。2005~2006年报告母婴共患麻疹4例,母亲年龄为25~29岁,本地及流动人口各有2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为制定麻疹免疫程序和消除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5~2006年中山市报告≤8月龄婴儿麻疹病例及母婴共患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中山市≤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2.86%逐年上升至2006年的13.01%;2005~2006年报告母婴共患麻疹4例,母亲年龄为25~29岁,本地及流动人口各有2例;婴儿最早发病为出生36h。 结论 控制小月龄婴儿麻疹关键是控制成人麻疹,建议对婚检育龄妇女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关键词】  麻疹;流行学分析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疫苗前时代,除新生儿短时期内受母传麻疹特异性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好发于儿童。但随着麻疹疫苗的使用,尤其是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婴幼儿和成人麻疹增多,出现“双相移位”现象。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现对2005~2006年中山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状况进行分析。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山市麻疹监测系统麻疹个案资料。

  1.2  选择产前3个月孕妇及其分娩的婴儿6月龄时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G。

  2  结果

  2.1  ≤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情况 

  2001~2006年≤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构成逐年增多,见图1。

  2.2  2005~2006年4例母婴共患麻疹情况

  2.2.1  患者年龄、性别 

  4例母亲年龄均为25~29岁;患儿年龄分别为出生36h、16d、31d、57d。患儿性别:男1人,女3人。

  2.2.2  母亲人群分布 

  本地人口2人,流动人口2人。

  2.2.3  母亲麻疹疫苗接种史 

  2人不详,2人无接种史。

  2.2.4  与麻疹患者接触史 

  除1例母亲有麻疹患者接触史外,其余3例母亲均否认接触史。

  2.2.5  患儿发病潜伏期 

  4例母婴共患麻疹均为母亲先发病,患儿发病与其母亲发病时间间隔5~18d,平均9.2d。出生36h患儿其母亲在分娩前5d发病,分娩后医院立即将母婴分开并隔离,但 36h后,患儿全身出现红色的斑丘疹。

  2.2.6  ≤8月龄婴儿麻疹临床特点 

  2005~2006年共报告≤8月龄麻疹婴儿407例,其中发热的占 99.8%(405/406);咳嗽的占95.8%(390/406);卡他症状的占 80.3%(327/406):结膜炎的占74.2%(302/406)。患儿预后好,无死亡病例发生。

  2.3  母婴麻疹抗体水平 

  共检测83对母婴,母亲抗体阳性76人,阳性率为91.57%,GMT1: 679.70。6月龄婴儿抗体阳性10人,阳性率为12.05%,GMT1:19.25。见表1。表1  母婴麻疹抗体水平检测(略0

  3 讨论

    中山市≤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占当年总病锣比例从2001年的2.86%上升到2006年的13.01%:同时,麻疹发病年龄向小月龄增多趋势,母婴共患麻疹也有报告,婴儿最小发病年龄为出生36h。

    从母婴麻疹抗体水平显示83对母婴抗体滴度和GMT有很大差别。母亲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虽然较高,达到91.57%,但GMT较低,有26.51%(22/83)的抗体滴度≤200,这可能由于母亲均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期,她们没有患过麻疹,体内缺乏免疫力或体内免疫力来自于疫苗,免疫力不如自然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持久,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其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甚至不足以保护自身免受感染。

    婴儿6月龄时麻疹抗体水平阴性率为87.95%(73/83),GMT为1:19.25,阳性者抗体滴度几乎在保护水平以下,对婴儿根本就无保护作用。母亲和婴儿抗体滴度都较低或者没有抗体,形成相当比例的易感人群,成为中山市近几年来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

    为了控制≤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有学者建议[1]提前麻疹的初免月龄到4~6月龄,但由于免疫系统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2],麻疹疫苗免疫效果与8月龄婴儿存在差异。控制≤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的关键是控制成人麻疹,建议对18~22岁育龄妇女或婚检或怀孕准备妇女接种麻疹疫苗,以提高母亲的抗体水平,使婴儿出生时得到较高抗体水平,可以维持至基免月龄;同时加强监测,≤8月龄婴儿一旦暴露于麻疹危险因素中,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有效减少患病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宏微,莫兆军,李义怀.麻疹疫苗初免及接种针次的探讨[J].中国计划免疫,1997,3(2):16~18.

  [2]卢莉,王文胜,王岩,等.6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观察[J].中国计划免疫,2001,7(2):62~65.


作者单位: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中山 528403.

作者: 吕海英,舒波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