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5期

阿苯达唑对犬钩蚴作用的体外实验观察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阿苯达唑对犬钩蚴作用。方法将含有犬钩虫卵的标本充分置于固体培养基滤纸上,用竹签轻轻的均匀按压,使之与滤纸广泛、紧密接触,盖上平皿盖。放35℃培养(孵化)箱培养24h,将药物与培养物钩蚴混匀,并记录药物作用时间,用水洗沉淀法,镜下分别观察药物作用24h、48h的沉淀物中钩蚴的生长发......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阿苯达唑对犬钩蚴作用。 方法 将含有犬钩虫卵的标本充分置于固体培养基滤纸上,用竹签轻轻的均匀按压,使之与滤纸广泛、紧密接触,盖上平皿盖。放35℃培养(孵化)箱培养24h,将药物与培养物钩蚴混匀,并记录药物作用时间,用水洗沉淀法,镜下分别观察药物作用24h、48h的沉淀物中钩蚴的生长发育情况。 结果 药物作用24h、48h后,与对照组相比,阿苯达唑效果明显,其大小发育停止、轮廓模糊、内部结构不清消失。 结论 阿苯达唑对钩蚴有明显作用,妨碍虫体生长发育。

【关键词】  犬钩蚴;阿苯达唑;效果

钩虫是钩口线虫的统称,寄生人体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犬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aninum)偶尔寄生在人体[1]。钩虫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之一,阿苯达唑主要用于肠道蠕虫、组织内线虫感染,亦可用于囊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和肺吸虫病[1]。药物体外作用钩蚴观察报道尚少, 本实验应用一种新的体外培养钩蚴方法,观察该药对钩蚴的体外杀伤效果。借以探讨药物对钩虫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固体培养基的制备[2]  1号试剂3g,2号试剂10g,3号试剂5g,4号试剂20g,蒸馏水1 000ml置锥形瓶,加热熔解后,校正pH7.4~7.6,煮沸3~5min 103.43kPa、20min,高压蒸气灭菌后,冷至50℃左右,倾注直径为7cm圆形平板备用。

  1.2  培养物接种  先将与培养基等圆的中性滤纸用镊子贴在培养基表面,然后取狗粪便8g用镊子将粪便捣碎置于培养基滤纸上,轻轻均匀按压,使之与滤纸广泛、紧密接触,盖上平板盖。

  1.3  分组  共接种5个培养基,其中3个培养基为对照组,分别作为为培养24h、48h、72h正常钩蚴生长发育情况对照。1个培养基为药物作用24h后实验组(培养48h)。1个培养基为药物作用48h后实验组(培养72h)。

  1.4  钩蚴培养  先将一条湿毛巾置于方盘中,将含有培养物的5个培养基放在湿毛巾上,然后再盖上一条湿毛巾,置于35℃培养(孵化)箱培养。

  1.5  用药与培养  将阿苯达唑(10mg)与培养24h后粪便标本充分混匀,用上述同样方法继续培养。

  1.6  用药后观察  分别将不同时间(培养24h、48h、72h)对照组、药物、不同作用时间实验组,即药物作用24h(培养48h)、48h(培养72h)的培养标本,采用水洗沉淀法,取沉渣于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显微照像,观察钩蚴其生长发育、大小与结构的变化。

  2  结果

  2.1  培养前犬钩虫卵  形态典型,椭圆形,卵壳簿,无色透明,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空隙。

  2.2  对照组培养24h后,用水洗沉淀法,镜下观察沉渣,可见杆状蚴虫体透明,结构清晰(图1)。对照组培养48h后,用水洗沉淀法,镜下观察沉渣,可见钩蚴,明显长大,虫体透明,结构清晰(图2),对照组培养72h后,体态弯曲自然,透明,结构清晰。

  2.3  阿苯达唑作用24h后(培养48h),用水洗沉淀法,镜下观察沉渣,钩蚴末生长,大小停留在培养24h状态(图3),仅是对照组(图1)大小的1/2,且内部结构不清晰。阿苯达唑作用48h后(培养72h),钩蚴仍末见发育,大小(图4)仍然停留在培养24h状态(图1),虫体轮廓不清,内部结构模糊呈颗粒状,角质层折光性消失(图5)。

  图1  对照培养24h ,体表透明,咽管内部结构清晰口孔明显,40×(略)

  图2  对照 培养48h,虫体透明,轮廓明显,内部咽管结构清晰可见,口孔封闭,40×(略)

  图3  阿苯达唑作用24h后(培养48h),10×(略)

  3  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钩蚴发育受阻,与詹希美[1]报导阿苯达唑妨碍虫体生长,王泽民[3]报导致使寄生虫无法生存和生育相一致。阿苯达唑对钩蚴体外作用尚末见报导,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培养24h、48h、72h钩蚴发育情况,大小有明显的变化。阿苯达唑对钩蚴作用较强,药物作用24h、48h(培养48h、72h)其大小变化依然停留在24h对照组状态h。虫体大小发育阶段的变化情况,可视为药物作用敏感机制之一。
   
  图4  阿苯达唑作用48h后(培养72h),虫体末见发育,大小依然停留在24h培养发育状态。10×(略)

  图5  阿苯达唑作用48h(培养72h),虫体轮廓及咽管结构模糊不清,呈颗粒状,40 ×(略)    

  结果显示对照组虫体体态弯曲自然、轮廓明显、透明、内部结构清晰。阿苯达唑作用24h(培养48h)可见虫体轮廓模糊,内部结构不清晰,作用48h(培养72h)虫体僵直,内部结构消失,呈颗粒状。药物对虫体体态弯曲自然、轮廓明显、透明度、内部结构的影响情况亦是药物作用的另一机制。
   
  阿苯达唑为广谱、高效、低度驱虫药,可导致虫体糖原的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产生,致使寄生虫无法生存和生育[2]。这些是导致药物作用24h、48h(培养48h、72h)虫体大小发育依然停滞在24h对照组生育状态,及虫体轮廓模糊、僵直、内部结构消失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陈建平,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州板口线虫, 詹希美主编,人体寄生虫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4,325~335.

  [2] 许正敏,李智山,孙莉,等. 犬钩蚴固体培养基滤纸培养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25:358.

  [3] 王泽民.当代结构药物全集[M].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41~543.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研室, 湖北 襄樊 44102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湖北 襄樊 441021.

作者: 许正敏,李智山,温茂兴,彭荣越,孙莉,武小樱,陶永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