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7期

珠海市125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对2007年广东省珠海市登革热病例进行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8~10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珠海市的125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结论珠海市2007年流行的DF为登革1型病毒所致,病例符合典型DF的临床表现。...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对2007年广东省珠海市登革热病例进行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方法 收集2007年8~10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珠海市的125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发病年龄以20~39岁年龄组最多,发病高峰在9月上旬,主要爆发点1个,共有病例75例,占全部病例的60.0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0%)、头痛(56.0%)、头晕(91.2%)、全身肌痛(63.2%)、疲乏(74.4%)、食欲减退(73.6%)、皮疹(68.8%)。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分别占94.4%和93.6 %,肝功能和心脏损害较明显。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此次流行主要为登革1型病毒。 结论 珠海市2007年流行的DF为登革1型病毒所致,病例符合典型DF的临床表现。经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登革热(Dengue fever, DF)是由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感染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蚊伊蚊叮咬传播,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重者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目前,世界上约有25亿人受到登革病毒感染的威胁,每年发生登革病毒感染患者超过1亿人,并且有25万人发展成为登革出血热,造成大约25 000人死亡,是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1978年以来,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等省发生过几次大的流行, 其它省区近年来也常有输入性病例的发生。2007年8~10月珠海市发生DF局部爆发流行,现就我院收治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07年8~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DF病例125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115例,临床诊断病例10例。

  1.2  研究方法  在8~10月间收治的发热患者均列为调查对象,患者入院后按统一方法询问填写登革热个案调查表,然后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

  1.3  诊断标准[3]  参照2001年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的《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216-2001》。

  1.4  实验室检查

  1.4.1  表格记录患者不同病程天数(以发热为病程起始)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1.4.2  记录每位患者尿粪常规及心电图、胸片、B超等情况。

  1.4.3  DV抗体检测  留取全部患者急性期和部分患者恢复期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DV-IgM 和(或)DV-IgG抗体[2](ELISA试剂盒由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4.4  实时RT-PCR检测DV基因及基因分型  采集部分发热期的患者血液标本,分别采用通用引物和型特异性引物,按试剂盒说明用ABI7000型PCR仪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及型别鉴定(通用引物由上海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型特异性引物由深圳太太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点

  2.1.1  性别及年龄分布  125例患者中,男性65人,女性60人,男女比例1.08:1。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76岁。平均年龄33.78岁。其中<10岁者7例,占5.6%,10~19岁者18例,占14.4%,20~39者岁例62例,占49.6%,40~59岁者31例,占24.8%,60岁以上7例,占5.6%。

  2.1.2  季节分布  125例患者的发病时间均在2007年8、9、10月份,最早发病日期为8月13日,最迟发病于10月27日,集中发病于9月上旬,具体发病时间见 图1。

  图1  125例患者发病时间分布(略)

  2.1.3  地区分布  患者主要分布在珠海市香洲区,爆发点香洲区前山镇东坑村,共有患者75人,占60.0%,前山镇造贝村6人,前山镇南溪村6人,其他村镇或街道共38人,其中1人为发病前从澳门回珠海的务工者。

  2.1.4  接触史  124例患者已确认发病前15d未离开珠海市或到外其他DF流行区,且多有蚊虫叮咬史及(或)发热病人接触史。

  2.2  临床特点  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病毒血症表现,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2.2.1  发热特点  所有患者均发热热度最高峰值40.5℃,平均最高热度39.2℃,体温在39℃以上者95例,占76.0%。热程1~13d,平均热程7d,其中持续发热5d或5d以上患者110例,占88.0%,16例(12.8%)患者持续发热10d或10d以上。热型以不规则发热为主,双峰热少见。

  2.2.2  皮疹特点  86例(68.8%)出现皮疹。斑丘疹者39例,麻疹样皮疹者25人,猩红热样疹者22人,出血疹者17人,部分患者皮疹呈多形性,可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皮疹同时存在,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为皮岛,此为DF皮疹的特征性表现。平均在病程5.35d出现皮疹,出疹时间最短者1d,最长者11d。以胸背部及四肢尤其以下肢胫前占多,其次为躯干,头面部较少。常伴有皮肤瘙痒,以手掌和脚掌为主,多不脱屑。

  2.2.3  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者92例,占73.6%,恶心、呕吐者45例,占36.0%,腹痛、腹泻者26例,占20.8%。

  2.2.4  出血  各种出血者共18例,占14.4%,其中鼻衄8人,黑便4人,结膜出血1人,牙龈出血1人,阴道出血4人。

  2.2.5  其他症状  头痛、头晕、肌肉酸痛、关节痛、腰痛、咳嗽、胸闷等,详见表1。

  表1  125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表现(略)

  2.3  实验室检查

  2.3.1  血常规  118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占94.4%) ,最低达0.80×109/L,以中性粒细胞降低为主;白细胞正常者7例( 占5.6%),血小板数减少者117例占(93.6%),最低为5.08×109/L。病程各日平均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见图2~3。

  图2  患者病程中白细胞变化情况(略)

  注:统计人数剔除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的患者

  图3  患者病程中血小板变化情况(略)

  注:统计人数剔除给予血小板后的患者

  2.3.2  尿粪常规检查  32例患者出现蛋白尿,尿潜血阳性者11例,大便潜血阳性者13例。

  2.3.3  血生化改变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者58例 (46.4%),其中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的患者24例(占19.2%);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者100例(占80.0%),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者49例(39.2%);r-谷氨酸转肽酶(GGT)升高者28例(占22.4%),8例患者总胆红素(TBIL)升高(占6.4%),出现低血钾者23例(占18.4%),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105例(84.0%) ,肌酸磷酸肌酶(CK)升高者79例(63.2%),а-羟丁酸脱氢(HBD)升高者97例(占77.6%)。

  2.3.4  心电图改变  出现T波下移或改变者27例,窦性心动过缓者11例。窦性心动过速者4例, 窦性心律不齐者5例, 频发早博者2例, 房室传导阻滞者1例。

  2.3.5  DV抗体测定  出院前血清登革病毒抗体IgM阳性115例(占92.0%),分别于病程第4~13d检出。

  2.3.6  DV基因及基因分型检测  共43例病人PCR检测出病毒核酸, 进行病毒全基因序列分析, 42例珠海本地发病者为登革1型病毒的第1群(基因1型)病毒, 1例来从澳门务工回珠海发病者为登革2型病毒。

  2.4  治疗和转归  所有DF患者入院后卧床休息,给予病毒唑抗病毒,复方甘草酸苷或甘草酸二铵抗炎,适当补液,部分患者予中药治疗,高热者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以地塞米松为主,病情重者予血浆营养支持治疗,白细胞严重低下者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严重减少并有出血倾向者,予输血小板, 并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经治疗,1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6d,最短2d,最长13d。

  3  讨论
   
  珠海市2007 年8~10月发生DF局部爆发流行,经过对部分病例标本进行基因及基因分型检测,证实本次流行为登革1型病毒所致,其中一例从澳门务工回珠海的发病者为登革2型病毒感染,与本次流行的病毒型不同。广东省处于亚热带地区,存在有利于DF流行的自然因素,自1995年以来已发生几次较大规模的DF流行。广东省连续数年流行一种血清型别,可能已从DF非地方性流行区(无病毒存在) 变为低地方性流行区(一种血清型别流行),如不能尽早有效控制,甚至有可能向高地方流行区(多种血清型别流行)转变[4]。珠海市地理位置特殊,毗邻港澳,每日经由珠海拱北、横琴、九洲等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达数十万人,如有疫情发生,易于传入传出。珠海市既往报道登革热均为输入病例,本地无登革热爆发流行,研究发现,珠海登革热媒介仅有白纹伊蚊1种,全年都有白纹伊蚊活动、繁殖,没有越冬现象,6~10月是白纹伊蚊活动、繁殖高峰期[5],此次DF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为疫情来势猛,疫点比较集中,主要爆发点东坑村发病数占全部病例数60%;流行初期爆发点首发病例在本地居住且无外出史,在流行期间外来务工者及生活水平较低的居民占相当比例,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发病较多。造成本次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今年夏季雨量充沛,气温适宜媒介蚊虫繁殖;二是市区内疫情主要发生在卫生环境差、蚊虫孳生场所多、密度高的区域,东坑村为广珠轻轨施工经过地,拆迁房、出租房和闲置工地较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卫生环境差,媒介蚊密度高以及防蚊条件差,导致疫情在当地人群广泛播散。由于珠海市政府对疫情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对现症病人隔离治疗, 开展主动疫情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防蚊灭蚊意识,迅速开展灭蚊和环境治理,使疫情得到较好的控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流行和播散。
   
  本组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多数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乏等,半数以上病例有皮疹,患者头晕及消化道症状较多,与以往报道报道有所不同[6]。本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明显,分别达94.4%和93.6%,较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高[5],可能本次流行的病毒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较明显,经统计分析,发现平均在病程4~6d白细胞降低最为明显,病程5-9d血小板降低最明显。本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者占46.4%,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者占80.5% ,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105例84.0%,肌酸磷酸肌酶(CK)升高者占63.2%,а-羟丁酸脱氢(HBD)升高者占77.6%,提示患者肝功能损害和心肌损伤较多,酶学改变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本组病例病情相对较轻,经精心治疗后无一例死亡,未发现脑病和严重肝功能衰竭等病例,可能与本次流行为DV1型病毒感染有关。
   
  (致谢:对广东省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病原学检测方面给予的支持与帮助,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 Annelies Wilder-Smith, Eli Schwartz. Dengue in Travelers[J]. N Engl J Med,2005,353:924~932.

  [2] 珠海市2007年DF疫情报告.132.

  [3] 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 2001,77~78.

  [4] Gibbons RV, Vaughn DW. Dengue: an escalation problem[J]. BMJ,2002,324∶1563~1566.

  [5] 姚若东,孙虹,高乃科,等. 珠海口岸登革热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6,17:130~131.

  [6] 应若素,唐小平,张复春,等. 广州市2002~2006年登革热病例特征[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7, 21:123~125.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感染科,广东 珠海 519000. 中山大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 510000

作者: 夏瑾瑜 张全会 陈惠丽 丁立 洪忠思 李春娜 叶晓燕 游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