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8期

哮喘儿童社区管理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对哮喘儿童于基层社区治疗的效果。方法168例哮喘儿童随机分社区管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管理治疗组给予社区管理治疗措施,即规范化治疗、健康教育及跟踪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无社区管理治疗措施,两组均观察跟踪随访1年。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管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哮喘儿童于基层社区治疗的效果。 方法 168例哮喘儿童随机分社区管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管理治疗组给予社区管理治疗措施,即规范化治疗、健康教育及跟踪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无社区管理治疗措施,两组均观察跟踪随访1年。 结果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管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01),管理组临床控制率70.2%。肺功能管理组的1s用力呼气治疗后的平均升高值大于对照组(P<0.0001)。年急诊率和年住院率管理组少于对照组。管理组用药1年无药物副作用。 结论 通过对哮喘儿童进行社区管理治疗,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肺功能显著改善,避免因哮喘发作而急诊和住院,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社区管理 治疗

哮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约1/3~1/2的中、重症儿童哮喘可迁延至成人。哮喘病情迁延反复,给患儿及其家长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近几年防治哮喘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患病率和病死率并没有显著下降[1],而患儿及父母缺乏哮喘防治常识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儿童哮喘患者出院后,往往因不能正确执行医嘱、不坚持药物治疗及未消除哮喘发作诱因等导致哮喘反复发作。针对上述情况, 深圳福田人民医院儿科自2004年5月~2006年10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对部分哮喘儿童进行社区管理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城区长期居住的哮喘儿童168例,如系流动人口则需要居住一年以上,全部患儿均符合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2]。其中男96例,女72例,男女之比1.3:1。平均年龄5.65岁,病程<6个月25例(14.9%),7月~2年63例(37.5%),>2年80例(47.6%)。随机分为社区管理治疗组、常规治疗对照组各84例,两组均观察1年以上,年龄均为0~3岁20例,4~6岁21例,7~9岁22例,10~15岁21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构成、年龄分布、体重、身高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社区管理治疗  制定落实GINA方案,对哮喘儿童进行社区管理治疗,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2.1  建立病案,实行专案管理  社区全科医生与哮喘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为哮喘儿童建立病案进行管理。成立社区管治小组,由儿科呼吸专家和社康中心全科医生组成,评估和监测哮喘严重程度、避免暴露于危险因素、制定长期管理的个体方案以及介绍传授家庭预防治疗的具体方法。

  1.2.2  健康教育  制定并发放哮喘健康教育资料,传授基本知识,提高家庭成员对哮喘的正确认识,树立哮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规范对症治疗  由社区全科医生指导患儿正确使用喘乐宁、必可酮气雾剂MDI方法。

  1.2.4  随访  每月对哮喘儿童定期进行一次家庭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

  1.2.5  成立社区哮喘儿童之家,定期举办哮喘儿童及家长联谊会,交流治疗经验和示范吸药技巧,聘请医院儿科专家讲解哮喘的防治知识,播放哮喘防治VCD光盘;医护人员进行现场答疑;请患儿现场演示吸药技巧以及相互交流接受哮喘阶梯治疗前后的体会。对上台演示的小朋友给予小礼品鼓励,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心。

  1.3  统计分析方法  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统计分析在PEMS软件包上进行。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疗效比较  经秩和检验,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管理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01),见表1。

  表1  各组病人疗效评价(略)

  2.2  两组5岁以上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  对比结果见表2。治疗前两组1秒用力呼气和PEF预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1秒用力呼气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EF预计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1秒用力呼气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F预计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管理组的1秒用力呼气治疗后的平均升高值大于对照组(P<0.0001),PEF预计值%平均升高值也大于对照组(P<0.0001)。

  2.3  管理组治疗前哮喘年急诊率65/84(77%),治疗后0/84(0),对照组治疗前63/84(75%),治疗后23/84(27%)。管理组治疗前哮喘年住院率20/84(24%),治疗后0/84(0),对照组治疗前哮喘年住院率26/84(31%),治疗后15/84(18%)。

  表2  管理组与对照组部分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对比(略)

  3  讨论
   
  由于对哮喘的病理、病理生理及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哮喘防治的概念已更新。对哮喘的防治从传统的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症状转移到加强缓解期的治疗,即吸入皮质激素预防哮喘发作,保持患儿病情长期相对稳定,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早在80年代,国外已发展了医生-病人-家庭伙伴关系,加强对哮喘儿童的教育,促进其用药的依从性,学会在家哮喘发作时的自我处理技术,认为是现代治疗哮喘的新的指导方针,显著减少哮喘患儿急诊和住院次数,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3~5]。有研究表明[6]大多数哮喘频繁发作的高危状态患儿,平时用药不规则,缺乏规范的哮喘管理,此外哮喘多在夜间接触强的过敏原刺激后发生。本研究管理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管理组83例患儿用药1年无药物副作用,1例患儿出现声嘶,经吸药后及时漱口,声嘶症状减轻,停药后消失。对照组由于坚持口服小剂量氨茶碱起到气道抗炎作用,亦有保护患儿肺功能作用,但由于没有采用社区管理治疗,使用必可酮和喘乐宁气雾剂治疗不规则,肺功能指标与管理组对照有显著差异,管理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另管理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哮喘年急诊率、年住院率前者下降明显优于后者,有实际意义。
   
  社区管理治疗提供了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对哮喘儿童进行综合防治措施。在社区综合防治过程中,坚持规范化管理、社区健康教育、跟踪随访、与哮喘儿童家庭建立“伙伴关系”等防治模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通过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可将哮喘防治的有关知识传授给患儿及其家长,使他们从被动接受治疗变为主动积极参与治疗,达到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治疗目的,从而使哮喘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实施社区管理治疗促进了医患依从性,系统性哮喘知识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激素吸入依从行为,加强了患儿、社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与了解,使其能较好地遵守医嘱。这是常规治疗手段以外的一项重要哮喘防治干预措施。另是用峰流速仪测量最大呼吸流速以监测哮喘病情及评价疗效、预后,从而有效配合了阶梯化防治方案的实施。
   
  本研究在深圳市福田区哮喘儿童样本进行社区管理治疗,管理组与对照组对比,哮喘患儿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提高、家庭经济和心理负担减轻、生活质量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达到哮喘防治的目标。取得较好的疗效,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对儿童哮喘的防治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3~127.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2003年修订)[J].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7.

  [3] BonerAL,Vallettea EA.Education in asthmatic children[J].Monaldi Arch Chest Dis,1994,49(3):250~253.

  [4] Charlton I,Antoniou AG, AtkinsonJ,et al. Asthma at the interface: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General practice and a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J].Arch Dis Child,1994,70(4):313~318.

  [5] Greineder DK,Loane KC,Parks P.Reduction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by an asthma outreach program[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1995,149(4):415~420.

  [6] 丁秀兰,李文娟,何权瀛,等.急性哮喘患者发作的原因及管理情况[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29(6):566~568.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福田人民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33.

作者: 张丹霞 李燕妮 郑南 王晓璐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