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9期

金标斑点法检测血清β-HCG的临床应用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金标斑点法测定β-HCG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固相夹心金标斑点法,检测28例异位妊娠患者、5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葡萄胎3例、绒癌2例)及53例正常早孕孕妇血清β-HCG含量,并与27例正常未孕对照组比较。结果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与正常未孕组比较,......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金标斑点法测定β-HCG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固相夹心金标斑点法,检测28例异位妊娠患者、5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葡萄胎3例、绒癌2例)及53例正常早孕孕妇血清β-HCG含量,并与27例正常未孕对照组比较。 结果 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与正常未孕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1);而滋养细胞疾病组β-HCG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结论 金标斑点法检测血清β-HCG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能为临床诊断异位妊娠、早孕、以及滋养细胞疾病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金标斑点法 β-HCG 异位妊娠 滋养细胞疾病 早孕孕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由滋养层细胞分泌,当滋养细胞疾病或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滋养层生长时,HCG分泌量会骤然增加,这种变化同时反映在血液和尿中[1]。HCG含量的检测可用于诊断异位妊娠、早孕、以及滋养细胞疾病等,其检测方法有多种:放射免疫分析(RIA)、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等。本文应用金标斑点法对113例患者进行β-HCG含量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8年1~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113例,其中异位妊娠28例,早孕(8周内)53 例,葡萄胎3例,绒癌2例,正常未孕对照27例,年龄18~53岁。抽取受检者静脉血2ml,分离血清。

  1.2  方法

  1.2.1  仪器及试剂  金标斑点法定量读数仪(Uppergold U2),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读数范围25~15 000mIU/ml,>15 000mIU/ml时,将样品用专用稀释液进行稀释后复测,所用试剂、质控品均由该公司提供。

  1.2.2  方法  按照仪器和试剂操作程序进行,检测结果以x±s表示,组间统计分析用t检验

  2  结果
   
  各组间β-HCG水平:28例异位妊娠组为(1486±1426)mIU/ml, 5例滋养细胞疾病组为(224952±166808) mIU/ml, 53例正常早孕组为(37926±1799)mIU/ml,27例正常未孕组均无反应斑点,结果<25mIU/ml。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HC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α和β亚基构成,α亚基与某些糖蛋白激素如LH、FSH、TSH等结构相似,β亚基则具有特异性。金标斑点法为固相的夹心免疫方法,它根据HCG β亚基的特异性,利用酶标记免疫技术,定量检测血清中β-HCG。
   
  异位妊娠时,滋养细胞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较正常妊娠有明显的不同,随着孕期期限的延长不能分泌大量的HCG,故HCG可作为异位妊娠的诊断指标之一[2]。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轻则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重则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血中HCG的快速准确检测对辅助临床诊断异位妊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果显示,异位妊娠组β-HCG水平为(1486±1426 )mIU/ml,与王玉辉[3]、林津[4]报导结果接近;而正常早孕组β-HCG水平为(37926±1799)mIU/ml,两组结果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可见金标斑点法检测β-HCG能为临床鉴别诊断异位妊娠和早孕提供依据。葡萄胎与绒毛膜细胞恶性肿瘤,由于滋养细胞异常增生,分泌大量HCG入血,血清HCG作为葡萄胎及绒癌的标志物,其定量检测是临床诊断这些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本文结果显示,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绒癌)组β-HCG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具显著意义(P<0.01),说明采用金标斑点法检测β-HCG,能为临床对滋养细胞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综合上述,金标斑点法检测血清β-HCG能及时地为临床鉴别诊断异位妊娠、正常早孕及滋养细胞疾病提供依据。弥补CLIA 、TR-FIA 、ECLIA等方法,因仪器设备昂贵,不能普及使用的缺陷。金标斑点法检测β-HCG所需仪器经济,试剂稳定易保存,操作简便、快速(5min内完成检测),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且能随时进行检测,缩短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方便了患者。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19~521.

  [2] 蒋明,张松.血清β-HCG、孕酮及雌二醇对宫外孕的诊断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 12(13):47~49.

  [3] 王玉辉,尹玉杰,高飞,等.微粒子酶免法在血清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5,5(7):1475~1476.

  [4] 林津,黄伟刚,陈荣策. 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血清β-HCG在妊娠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2):139~140.


作者单位: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海南 海口 570206.

作者: 杨克趋 林燕 王宁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