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10期

TP-ELISA与RPR检测吸毒人群梅毒抗体比较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以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试验)和RPR(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法分别检测吸毒人群的梅毒抗体,评价TP-ELISA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梅毒感染情况。方法使用TP-ELISA和RPR两种方法分别检测827份吸毒人员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标本用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法进......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以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试验)和RPR(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法分别检测吸毒人群的梅毒抗体,评价TP-ELISA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梅毒感染情况。探索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的筛查方法。方法 使用TP-ELISA和RPR两种方法分别检测827份吸毒人员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标本用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法进行确认,TP-ELISA确认率为98.2%。结果 TP-ELISA试剂的检出率(6.89%)明显高于RPR试剂检出率(3.87%),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重复性好。结论 TP-ELISA法通过酶标仪直接读取数据,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的筛查。

【关键词】  梅毒;梅毒-酶联免疫试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传染病预防控制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而检测梅毒的方法尽管有很多种,最常见有TP-ELISA、RPR、TPPA,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无法做到早期、快速、正确、简便、经济地检测出梅毒。这又恰是目前梅毒防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中,探索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筛查的优化组合方法。为控制梅毒的传播和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试验)是随着近年梅毒螺旋体基因工程抗原研制成功而建立的方法[1],本试验的ELISA试剂是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利用重组梅毒螺旋体TP47、TmPA抗原包被的微孔板和酶标记TP47、TmPA抗原所制成的双抗原夹心法试剂,可以同时检测IgG和IgM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们将其与传统的RPR(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作比较,并以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作为判断标准,检测吸毒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吸毒人员血清标本827份。TP-ELISA试剂为中山生物工程生产的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双抗原夹心法),RPR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TPPA试剂盒为日本富士公司生产,所有检测操作程序和结果判断均按试剂说明书严格执行,并在试剂有效期内使用。

  1.2 方法 

  用TP-ELISA试剂和RPR试剂分别对827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标本再用TPPA试剂进行确认。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比较 

  827份标本中,TP-ELISA检出梅毒抗体阳性57份,阳性率为6.89%;RPR检出梅毒抗体阳性32份,阳性率为3.87%;32份RPR阳性标本均为TP-ELISA检测阳性。经统计学分析,TP-ELISA法和RPR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1,P<0.01)。TP-ELISA试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RPR试剂检出率。

  2.2 TPPA法确认结果 

  TP-ELISA检出梅毒抗体阳性的57份标本经TPPA法确认,阳性56份,确认率为98.2%。随机抽取TP-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为阴性的标本100份,经TPPA法确认全部为阴性。

  2.3 质量控制 

  为了解TP-ELISA法测定的精密度,我们进行了变异系数的测定:n=20,CV=8.25%。

  2.4 TP-ELISA法A值与RPR法滴度的相关性 

  用RPR定量检测32份梅毒抗体阳性标本:1:16阳性的10份,1:8阳性6份,1:4阳性4份,1:2阳性和原液各6份。将RPR法定量检测滴度与TP-ELISA法的A值作相关性分析,r=0.126,P>0.05, TP-ELISA法A值与RPR法滴度无相关性。

  3 讨论 

  吸毒人群是性病、艾滋病的高发人群,本次采用TP-ELISA试剂检测827份吸毒人员血清标本,梅毒抗体阳性率为6.89%,与宝鸡市的报道相接近[2],而用RPR试剂检测阳性率仅为3.87%,经统计学分析,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P-ELISA试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RPR试剂检出率。与有关报导结果一致[3]。 

  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约4~10周产生一定数量的抗心磷脂抗体,RPR试验就是检测这种非特异性抗体的试验,该法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试剂成本低,长期以来许多采血机构用以对无偿献血者筛查梅毒抗体及为流行病学调查所采用,但由于抗心磷脂抗体的出现晚于特异性抗体,而在晚期可以转阴,因此不适于一期和三期梅毒的诊断[4]。但RPR定量试验表现为滴度逐渐下降,故主要用于临床抗梅毒疗效观察。 

  TPPA是将提纯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可溶性抗原吸附在明胶颗粒上,使之成为免疫微球。当免疫微球上的抗原与血清中相应抗体浓度比例适当时发生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TPP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被业界认同,但其试剂为国外公司生产,试验成本高,且操作复杂,不适合大规模的人群筛查。 

  TP-ELISA是近年来随着梅毒螺旋体基因工程抗原研究成功建立的方法,不仅可以检测IgG抗体,还可以检测IgM抗体。由于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机体首先产生IgM抗体,随后产生IgG抗体,因此该方法对早、晚期梅毒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在试验中我们发现RPR原液阳性的病人,其TP-ELISA检测的A值较高,提示TP-ELISA方法A值较高的病人要注意其是否为早期梅毒患者,需密切注意病情发展。 据国内有关报道,TP-ELISA方法在一般人群中有1%的假阳性[4],A值为0.10~0.15的标本容易出现假阴性[5]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对于TP-ELISA阳性的标本和A值为0.10~0.15的阴性标本,再用TPPA重测一次,以尽可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TP-ELISA法对于早期和晚期梅毒都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方法简便,通过酶标仪直接读取数据,减少人为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克服肉眼难以判断结果的缺点,如与TPPA结合使用,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的筛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现代检验医学与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64.

  [2]崔秀玲,李钟.宝鸡市483吸毒人员HBV、HCV、HIV、梅毒的感染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5,11(2):169~170.

  [3]曾劲峰,蓝欲晓,聂冬梅,等.不同方法检测深圳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5,5(2):331~332.

  [4]周萍.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检测结果比较[J].淮海医药,2005,23(1):51~52.

  [5]李韶深,刘春莉,刘琳,等.梅毒ELISA和TPPA两种试验方法的血清质量控制的体会[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3):183.


作者单位:文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 文昌 571300.

作者: 李兴满,黄丙木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