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第18卷第6期

城市农民工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城市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996名城市农民工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城市农民工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数目数、阴性数目数,各因子的均数、标准差均高于国内常模(U检验,P<0。城市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城市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 996名城市农民工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城市农民工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数目数、阴性数目数,各因子的均数、标准差均高于国内常模(U检验,P<0.01)。城市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5.4%至39.9%之间,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意。结论:城市农民工在一系列心理社会因素的长期困扰下,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 】   城市;农民工;心理状态

  The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peasant workers in the city

  LUO Huanrong,HUANG Fengrui,  ZHANG Xuejing, et al

  (The Second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Guangdong 516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mental health among peasant workers in the city. Methods:Data from 4453 participants using self-report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All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total scores, total average scores, positive symptom total, negative symptom total, factor means, standard deviation, a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easant workers than the normal group (U test, P<0.01).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ccur at higher rates ranging from 5.4% to 39.9% among these workers.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clude anxiety,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paranoid ideation and anger-hostility.Conclusions: Peasant workers undergo prolonged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es.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should draw our public attentions on their metal health.

  【Key words】City;Peasant workers;Mental health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大批农民涌入城市的各种企业工作。这些通常被城里人俗称为“农民工”、“打工仔/打工妹”或“外来工”的农民们,已经形成独特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笔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 996名城市农民工进行了调查,以便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在惠州市区各类企业工作的部分农民工进行集体调查。共发出调查表格5 000份,回收4 327份,有效表格3 996份。一般资料是男性:1 872人,女性:2 124人;年龄范围:17~52岁,平均(26. 7±10.3)岁;婚姻状况:未婚2 432人,已婚1 536人,离异28人;文化程度:小学(1~6年级不等)1 835人,初中(1~3年级不等)1 769人,高中392人。进入现企业工作的工龄:最短26天,最长15年,平均(611±229)天;省籍分布:外省籍农民工2 980人,大部分来自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河南等农村地区,广东省籍农民工1 016人,大部分来自广东东部、北部山区;工种分布:男性多数从事建筑、机械、装卸、维修、物流、保安、司机等,女性多数从事机械流水线作业或饮食、商贸等服务行业。

  1.2  方法  采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中译本[1],调查表让受试者根据自己1周来的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采取1~5级评分。统计90个项目的总分、总均分,阳性数目数、阴性数目数和9个因子的总分与均分;并以中等严重程度为标准,计算各症状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人数与百分数;将这些主要统计指标与国内常模[1]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此外,将男、女农民工之间的心理状态进行差异分析。

  2  结果

  2.1  农民工SCL-90的总分  191.52±39.65,总均分:1.93±0.59,阳性数目数:46.56±28.31,阴性数目数:43.44±25.76。此四项指标与国内常模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U检验,P<0.01)。

  2.2  农民工SCL-90各因子的均数、标准差与国内常模进行了差异比较,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各症状因子的分数均比正常人群高(U检验,P<0.01),其中分数较高的症状因子主要有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意等。

  表1  农民工与国内常模SCL-90各因子均数、标准差比较 (略)

  *:农民工与常模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U检验),P<0.01。

  2.3  农民工SCL-90各症状因子大于3的人数和百分数。以SCL-90各症状因子的平均分是否达到或超过中度痛苦水平(≥3)为界线划分农民工有无心理问题,结果(表2)发现: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5.4%~39.9%,比较高的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意等。男性农民工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比女性高;而女性农民工出现抑郁、强迫、恐怖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比男性高。男女农民工在躯体化、敌意、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表2  农民工SCL-90各症状因子≥3的人数与百分数(略)

  *:表示男、女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x2检验),P<0.01。

  3  讨论

  我国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估计已达1亿以上,他们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村大量富余的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趋势。然而,许多农民工进城,不仅仅是为了打工,过市民化的正常生活始终是他们的梦想。尽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不少的农民工已经历心理和社会生活市民化的复杂阶段,成功地成为市民的一分子,但大多数农民工成为既非农民、又非市民的中间群体,由此引发出大量的社会心理问题。在社会角色定位中,尽管他们都不否认自己是打工族,承认现在是身处城市社会群体的最低层;但只是强调“目前”,心理上并不认同这种角色,他们都不愿一辈子打工,认为打工只是暂时的,只是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然而,真正涉及到自己的前途打算时,大多数人充满惆怅,迷茫将来。居于这种角色,农民工由于生活的贫困和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市民与农民之间长久以来在思维、行为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差异,他们遭到了市民们有意或无意的歧视,城市“二等公民”的感觉和自卑感油然而生。在这种矛盾的角色定位和现实的城市生活中,难免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

  城市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方式、看待事物的观念、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等使农民工感到难以适应[2]。在人际关系方面,周围人群是城市人,大多数人很难与市民形成良好交往。在封闭的农民工人群内部,由于工作高度的不稳定性和快速的岗位人员变换,很难形成长久的相互友好关系。对于如何处理好老板、管工、工友、同乡之间的关系,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缺乏经验。由于地区文化与风俗习惯的相似性,他们通常以同乡或习俗相同,如相同的工作环境、相同的经历、相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而相互交往,临时集结各种小团体。但各小团体之间常因争执或磨擦,小事化大事;而小团体内部也可能因个人的小利益不断分裂或不断“优化”组合。由此引起人际关系难以适应[3],人际关系敏感、敌意等心理问题应运而生。

  农民工在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城市中,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缺乏高科技知识,没有技术专长,因此从事着高强度和低收入的工作;不仅如此,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相应一系列社会制度的影响,农民工不能享受城市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和社会福利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他们有家难回、子女难相聚、夫妻难团圆;他们当中不乏大龄青年,但找不到对象或有了意中人也不敢谈婚论嫁;不能享受正常人的家庭生活,成了一群生活在城市生活海洋中的“孤岛”。他们白天忙于重活,晚上无所事事,经常感到孤独、寂寞;他们缺乏文化生活、业余生活单调。由此客观上形成了自我隔离状态,与城市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疏离[4]。在缺乏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环境中,面临工作的高度紧张与适应不良,恋爱、婚姻、家庭问题、经济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一系列因素的长期精神困扰,因此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19.

  [2]  朱  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

  [3]  骆焕荣,温国民,刘剑涛,等.“三资”企业女劳工心理状态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3):171.

  [4]  李良进,风笑天.试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J].岭南学刊,2003,1:83-86.

  (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1)


 

作者: 骆焕荣,黄锋锐,张雪静,邓筱璇,徐少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