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3期

心电图Sv3值增大对左室肥厚的诊断价值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Sv3值增大在左室肥厚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观察38例经心脏彩超证实左室肥厚组与31例无左室肥厚对照组的常规体表心电图Sv3值。结果:左室肥厚组心电图Sv3值2。结论:心电图Sv3值增大对诊断左室肥厚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Sv3值增大在左室肥厚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观察38例经心脏彩超证实左室肥厚组与31例无左室肥厚对照组的常规体表心电图Sv3值。结果:左室肥厚组心电图Sv3值2.13mV明显高于对照组1.22mV(P<0.01),≥1.7mV的比率(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t=16.85, P<0.01)。结论:心电图Sv3值增大对诊断左室肥厚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关键词】  左室肥厚 Sv3值增大 诊断

    常规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有多项标准,如Rv5≥2.5mV,Rv5+Sv1≥4.0mV(男)或3.5mV(女),电轴左偏,R1>1.5mV,RaVL≥1.2mV,RaVF2.0mV等[1]。然而,不少经心脏彩超证实左室肥厚已相当严重的患者,其体表心电图并不具备诊断左室肥厚标准中的任何一条。对于这些患者有必要寻找新的诊断左室肥厚的心电图指标。本文分析经心脏彩超证实左室肥厚患者的心电图Sv3值的改变,旨在探讨心电图Sv3值的增大对左室肥厚的诊断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左室肥厚组:已经心脏彩超证实左室肥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男>55mm,女>50mm,室间隔及后壁舒张末厚度≥12mm)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39~76(50±8.21)岁。 对照组:已经心脏彩超证实心脏结构正常者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38~60(48.20±7.46)岁。

    1.2  方法

    1.2.1  使用GE公司MAC1200ST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选用基线稳定、波形清楚的12导联心电图,取3次心动周期Sv3值之均值,排除呼吸等对Sv3值的影响。对照组的Sv3值为(1.22±0.32)mV,按正态分布95%的可信限,对照组Sv3值的范围为0.90~1.67mV,取其上限值,故以Sv3≥1.7mV定为增大,<1.7mV为正常。

    1.2.2  使用GE公司LOGIQ 3型彩色超声心动图机,在二维左室长轴切面用M型超声测量左室前后径及室壁厚度。

    1.2.3  诊断价值的计算[2]  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心电图Sv3值比较  左室肥厚组、对照组的心电图Sv3值分别为(2.13±0.42)mV、(1.22±0.32)mV,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6.85,P<0.01)。左室肥厚组Sv3≥1.7mV者33例,占86.84%;对照组Sv3≥1.7mV者3例,占9.68%。两组Sv3值增大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1)。

    2.2  心电图Sv3值增大对左室肥厚的诊断价值  左室肥厚组中真阳性33例,假阴性5例;对照组假阳性3例,真阴性28例。以心电图Sv3值诊断左室肥厚的敏感性为86.84%,特异性为90.32%,阳性预测值为91.66%,阴性预测值为84.84%。

    3  讨论

    心电图检查因无创、实用、方便、廉价现已非常普及,然而,其诊断心室肥厚的准确性不高[3,4]。原有左室肥厚的诊断指标常会造成漏诊,这些指标中肢体导联数据多,而正对心室壁的胸导联数据相对较少。本文结果显示,心电图Sv3值的增大(≥1.7mV)与左心室负荷增大、左室肥厚有较密切的关系,并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这对于常规心电图其它标准不能提示左心负荷增大、左室肥厚患者的心电图诊断颇具意义。V3导联位于胸骨左缘V2与V4之间,当左室负荷增大、左室肥厚时,心室除极向量的增量主要投向原心室除极向量的左后方[5],也就是正在V3导联的负向,故当左室肥厚时将在V3导联产生较明显的S波。从V3导联的探查方向看,受右室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当双侧心室肥厚时,V1和V5易受到向量相互抵消的影响而使肥厚的心室除极产生的QRS波接近正常,而心电图Sv3值的增大仍能表现出左室肥厚的征象。

    综上所述,心电图Sv3值(≥1.7mV)能帮助识别左心负荷过重、左室肥厚。在工作中注意观察心电图Sv3值,将使体表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准确性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虎,主编. 心电图专业人员培训教材[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6.

[2] 邵耕,主编. 现代冠心病[M].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203-204.

[3] 杨虎,主编. 心电图专业人员培训教材[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6-17.

[4] 黄宛,主编. 临床心电图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3

[5] 黄宛,主编. 临床心电图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4-26.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功检科,北京 房山 102400

作者: 侯立英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