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3期

肿瘤病人化疗期间常见毒性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化疗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mdash。目前,常见抗癌药物大多无理想的选择性,在杀伤和控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常引起不同的损害,尤其对一些生长旺盛的细胞如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生殖细胞和毛发等,损害更为严重,在临床应用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因此,做好肿......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化疗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目前,常见抗癌药物大多无理想的选择性,在杀伤和控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常引起不同的损害,尤其对一些生长旺盛的细胞如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生殖细胞和毛发等,损害更为严重,在临床应用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因此,做好肿瘤病人化疗期间常见毒性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对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化疗效果十分重要。

    1  局部毒性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1.1  组织坏死  化疗期间应严密观察局部血管情况,防止药物外溢引起皮肤坏死。如强刺激性药物氮芥、长春新碱等,不宜在手背、腕部静脉注入,应选用前臂静脉以防药物外溢损伤手背、腕部肌腱和韧带而致残。因化疗药物有很强的刺激性,一般应选择相对粗大、易穿刺、好固定的血管,以免因药液外渗引起血管皮肤发黑、发紫甚至坏死。如发现药物不慎溢出血管外,应立即负压状态下拔针,用生理盐水或0.5%普鲁卡因5ml注射于外溢血管周围的皮下组织;除长春新碱用热敷外,其他药物外渗均局部冰敷24小时,外涂氢化可的松软膏。可根据药物性质选择特殊解毒剂,10%硫代硫酸钠适用于氮芥、丝裂霉素、更生霉素;1.5%碳酸氢钠适用于长春新碱、阿霉素。

    1.2  栓塞性静脉炎  对血管内膜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更生霉素等,可引起栓塞性静脉炎,导致皮肤颜色发黑、静脉变硬呈条索状。因此,注射前必须将药物稀释至规定浓度,注射后用2~10ml生理盐水冲洗,这样,可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静脉点滴时需按医嘱准确掌握滴速。长期治疗者应制定静脉使用计划,一根静脉不能连续使用,应左右臂交替和由远及近使用,根据病人情况也可应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已出现静脉炎时,应停止静滴,可予热敷、硫酸镁湿敷、理疗或局部敷复方黄金散。

    2  全身毒性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2.1  造血功能障碍  是化疗中最严重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严重时易并发感染和出血。因此,化疗前、化疗中应每周查血象1~2次。白细胞低于3×109/L时,需暂停用药,并用升白细胞药物,如利百多、里亚金等。同时,增加营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注意防止感染,预防感冒,避免皮肤擦伤,勿使用过硬的牙刷,不宜剧烈活动。如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除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外,需采取保护性隔离,病人住单间,病房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小时,减少探视人员,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输成分血。

    2.2  消化系统反应

    2.2.1  厌食、恶心、呕吐  最常见。调理起居、饮食对化疗胃肠道反应的预防非常重要。要合理安排休息、睡眠与活动的时间,嘱病人进食营养丰富、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调节色、香、味以增进食欲,化疗期间不必强调高营养饮食,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反应轻时,嘱病人安静卧床,与病人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饮食易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不要在进食时喝过多饮料,减少每餐液体量,不使胃有饱胀感。当出现恶心感时,可缓慢深呼吸以减轻不适。反应重时,进食以清淡宜消化为主,必要时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止吐剂,切忌进食过热、粗糙、辛辣等食物,避免吃气味太浓、油腻等食物,并在饭前、饭后、睡前刷牙去除口中异味,促进食欲。

    2.2.2  腹痛、腹泻、便秘  使用5-氟脲嘧啶可出现此反应。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腹部症状、腹痛性质及排便情况。注意饮食调节,如有腹胀应进清淡的流质饮食,如有便秘宜进高纤维素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等。必要时应用止痛、止泻剂或缓泻剂。

    2.2.3  口腔炎及口腔溃疡  可用2%利多卡因喷雾止疼,改用吸管吸取流质食物,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如合并真菌感染,则可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溃疡面涂溃疡糊等。

    2.3  心肌损害  使用阿霉素时应防止出现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当大剂量、多疗程使用此类药时,应经常询问病人有无心悸、胸闷等症状并密切观察心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

    2.4  肝肾毒性反应  大多数抗癌药在肝代谢,经肾排出。所以,肝肾功能容易受损,肝损害表现为肝肿大、转氨酶升高;肾损害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血清肌酐升高或轻度蛋白尿,甚至无尿和急性肾衰。此时,需暂停化疗药物,保肝治疗,给予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和低脂饮食;为防肾损害,要嘱病人多饮水,饮水量应在2 000ml/d以上,注意观察尿量、尿液颜色变化,并补充液体量,保持病人水化和碱化尿液,必要时适当应用解毒剂。

    2.5  脱发  通常在用药后1~2周发生,在2个月内最显著。化疗前应向病人讲明脱发只是暂时的,是可逆的,停药后1~2个月头发会再生长,以减轻病人心理压力。应注意关怀病人,在多疗程使用阿霉素、甲氨碟呤等药物估计脱发严重、可能全部脱发时,可嘱病人提前买好假发套,嘱病人化疗期间使用较软的梳子,选用温和的洗发水,低温吹干头发,避免日晒,以减轻脱发的程度。有条件时也可在用药期间使用冰帽局部降温,防止药物损伤毛囊,对预防脱发有一定作用。

    2.6  化疗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如皮肤干燥、色素沉着、全身瘙痒甚至剥脱性皮炎等。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可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止痒,防止皮肤破溃感染,全身剥脱性皮炎可用无菌布单保护隔离。

    另外,肿瘤病人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绝望等复杂心理情绪。在处理化疗药物造成毒性反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培养病人良好的情绪,增强与疾病抗争的信心,从而提高化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作者: 朱雨云 谷文燕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