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4期

湿润伤口理论的护理探讨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湿润伤口换药新型敷料对于糖尿病足溃疡、压疮、大面积的烧伤及深部组织感染的伤口护理,是一个严峻的课题。由于原发疾病的影响导致溃疡愈合非常缓慢或感染进一步加重,甚至因坏疽而截肢。湿润伤口护理理论及技术的应用,使上述难题得以改善或解决,增加了护士的主动参与能力。护士从单一地服从医嘱进行......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湿润伤口 换药 新型敷料

   对于糖尿病足溃疡、压疮、大面积的烧伤及深部组织感染的伤口护理,是一个严峻的课题。由于原发疾病的影响导致溃疡愈合非常缓慢或感染进一步加重,甚至因坏疽而截肢。湿润伤口护理理论及技术的应用,使上述难题得以改善或解决,增加了护士的主动参与能力。护士从单一地服从医嘱进行机械的伤口换药转换为共同参与研究,根据不同的病理过程而决策使用不同的换药护理技术。

    1  评估

    建立最佳伤口处理方案是护理操作技术的新认识,需要对患者全身及伤口局部进行评估。对营养状况、潜在性疾病、血液循环的功能、伤口的解剖部位、受力因素(如压力,剪切力,摩擦力)进行生理学及病理学的分析,对伤口大小、渗出物性质等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换药方案,主动为医生提供调药指标,从而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

    2  设定伤口护理理念

    伤口愈合以表皮再生能力和结缔组织的修复能力为基础,通过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逐步促进这一愈合过程为特点。根据受伤的不同原因、伤口深度和缺损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1  机械性或创伤性损伤  是各种外力作用的结果,包括择期手术切口。创伤类型和损伤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治疗及预后。创伤伤口可分别评估为清洁、污染和感染性伤口,而这种评估对伤口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2.2  热力伤和化学性创伤  热力伤和化学性创伤由冷或热、组织损伤性射线、酸或碱引起。皮肤损伤情况取决于受伤的严重程度,包括作用的持续时间、作用强度和范围。根据严重程度,帮助评估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

    2.3  溃疡  这类伤口常由局部皮肤营养障碍引起,如静脉源性、动脉源性或神经血管损伤、局部长期受压等,但溃疡本身也可以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3  个性化湿润换药护理流程

    3.1  急性伤口  常规处理,无感染情况下伤口如期愈合。

    3.2  慢性伤口  指经过6~8周伤口仍无愈合倾向的二期愈合。湿润换药可以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1-3]。作用机制:保留创面渗出液中的活性物质,加速坏死组织的溶解、肉芽形成、创面的上皮化。

    3.2.1  清创期  此期处理的原则是有效湿润坏死组织,加快伤口的清洁过程并能吸收过多的渗液,具体方法见表1。表1  清创期处理方法

  3.2.2  肉芽期  此期处理的原则是平衡、保护湿润的肉芽组织,见表2。

    3.2.3  上皮形成期  成熟的肉芽组织及湿润光滑的创面是最终上皮形成的必要条件,见表2。

    4  伤口换药技巧

    传统换药护理单凭经验采用常规的方式治疗伤口,其主要目的为止血和保护伤口。目前,由于对伤口愈合的生化和形态学关系的认知逐步提高,应用范围有了新的扩展,伤口闭合的功能为保护伤口抵御外界有害因素的影响。现代伤口敷料还因其不同特性而独立,并专应用于伤口愈合的整个过程,创造了一个最适宜细胞活性的微环境,使分阶段伤口治疗的实践日益增多,每个阶段的细胞活性均能被刺激,从而在本质上提高了伤口愈合的质量。缩短了愈合时间,减少了费用,充分使用了人力资源[4],见表3。表2  肉芽期及上皮形成期处理方法表3  传统伤口愈合与湿润伤口愈合比较

    4.1  敷料的更换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即使伤口已有临床感染仍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可防止二次污染。另外,这些伤口仍是高毒力病原体“居留地”,只有通过无菌操作才能避免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4.2  清创  适用于伴有坏死沉积的溃疡,通过全面清创使慢性伤口变为急性伤口,进入愈合过程。

    4.3  新型敷料的应用  填塞不要太紧,填塞过紧产生的压力阻碍伤口生长,特别是影响肉芽组织的微循环。白色腐烂沉淀物和坏死为受压的结果。如果过紧的填塞持续太久,可导致脓毒血症。正确使用敷料可保证无细胞剥落并避免疼痛。

    4.4  伤口处理与全身健康状况的关系  护士在伤口换药的每个过程中,重视患者全身情况,要关注血生化的检查结果,配合医生提供调整用药指征。医护患三者的共同参与,可减少单一局部换药的被动护理。护士主动参与医生的全身药物治疗,可缩短病程。

    4.5  伤口护理记录  为适时调整治疗计划,伤口护理过程中的及时、正确地记录将非常重要。可及时发现伤口停滞或反复。此外,伤口记录也保证医护人员间的信息交流,可避免不同护士护理同一伤口时使用性质“相悖”的敷料。同时,也是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更可视为高标准护理质量的有效依据。

    5  湿润敷料的作用机制及护理作用[1,5-9]

    各种湿润敷料的作用原理,主要是激活细胞活性功能,使创面不经过一般的结痂过程而自然愈合,每次换药都可保护新生的肉芽组织及上皮细胞不受损伤。敷料的功能是吸收渗出、保护伤口、抵御继发感染和避免机械刺激。因此,高质量的敷料更换将有助于伤口愈合的进程。湿润敷料的应用是整个伤口愈合过程的重要治疗手段。抗感染、改善血供,是全身支持伤口愈合速度、质量的前提。隔绝细菌并通过自溶有利于创面清洁和清创,同时造成创面低氧,能刺激毛细血管再生和生长。以往使用的方法是尽可能地保持伤口干燥、结痂,可导致上皮细胞被迫向干燥的痂皮下生长,使局部缺乏血供,造成相应的局部营养障碍,从而延长了伤口的愈合过程及质量。同时,全身疾病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轻视的一个护理环节,整体化护理在此可以完全体现。伤口的愈合质量,包括功能的完整性、外观瘢痕的缩小性、愈合时间的缩短性,在此基础上更能综合体现减少费用及人力资源的浪费。护理效率及质量的提高在湿润伤口理论中可以完整体现。

    6  患者与医护人员受益[4]

    伤口愈合理念激发了伤口护理理念的本质性改变,湿润伤口理念已取代了干燥伤口理论。经临床实践证实,上皮细胞必须在湿润的环境下才能快速增长,以达到伤口快速愈合的目的。个性化湿润换药护理使伤口愈合过程缩短,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换药痛苦,由于病程的缩短相对应的费用也减少。同时,残障的发生率也相应降低,提高了护士参与治疗的成就感、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李亚洁,祭文智,王秀岚. 密闭性敷料的研究和展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3):106.

[2] 蒋琪霞,耿广莉,常 艳,等. 4类皮肤伤口护理的方法学及其疗效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83.

[3] 蒋琪霞,张晓霞,刘亚红,等. 伤口护理中不同敷料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6):10-11.

[4] 刘燕萍, 赵超男 ,周淑青. 应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0):621-622.

[5] Thonmasor G. Pressureulcers:Localwoundcare[J].Clingeriatrmed,1997,13(3):543-552.

[6] 杨桂芬,贺艳华.伤口创面处理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12(3):136.

[7] 赵宏文.伤口护理过程中护士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6):248-249.

[8] 黄 峰.褥疮护理近况[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6.

[9] 刘红梅,计惠民.皮肤全层伤口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1):38.

[10] 罗燕萍.创口愈合的生理学[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6):252-253.


作者单位:北京博爱医院,北京 丰台 100068

作者: 刘燕平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