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4期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护理配合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护理配合脑卒中是当今人类第三致死原因,同时脑中风后的高致残率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增添很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将动脉内膜切开并剥离增厚的内膜而使血管再通的手术[2]。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首要目的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1],是有效......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护理配合


    脑卒中是当今人类第三致死原因,同时脑中风后的高致残率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增添很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将动脉内膜切开并剥离增厚的内膜而使血管再通的手术[2]。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首要目的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1],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方法[3]。我院自2005年3月开展该项手术以来,共做33例手术,术后效果良好,术中积极、认真、有目的地进行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现将该手术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8~76岁,平均57岁,其中高血压26例,糖尿病28例,均有多次短暂性脑缺血,颈动脉狭窄度≥70%。术后3~6月随访疗效显著。

    2  术前准备

    2.1  病人准备  血管手术风险大,患者精神紧张明显,偶有恐惧。主动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告知手术基本过程和方法,使其了解手术的安全性,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感,增加信心,做好术前准备,积极配合手术。

    2.2  物品准备  中型器械包及敷料包,血管器械一套,血管牵引带,血管缝合线,爱德华颈动脉转流管,同时检查手术所用电刀,吸引器是否正常。

    2.3  特殊药物准备  5%碳酸氢钠,肝素。

    3  手术配合

    3.1  麻醉及体位  建立双路静脉通路,进行全身麻醉,病人仰卧肩下垫软枕,头轻度后仰并转向对侧。

    3.2  巡回护理配合  首先要做好物品准备及手术环境,积极主动迎接病人入手术室,语言和蔼可亲,做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除病人因手术环境陌生造成的紧张情绪,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做好随时配合抢救的准备。麻醉成功后,根据病人情况摆好手术体位,保证手术过程中体位正确,尽量使病人感觉舒适,术中经常观察受压皮肤,必要时给予按摩护理,以预防术中发生压疮。配制1 mg/ml肝素盐水100 ml,以备随时使用。作好充分的物品准备,保证术中随时使用,减少因手术等待而延长手术时间。保证术中电刀吸引器完好使用。认真观察手术过程,熟悉手术步骤,积极主动提供手术所需,严密观察病人反应,作好术中护理记录,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术毕同麻醉师一起护送病人回病房。

    3.3  手术步骤及配合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暴露手术野。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做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乳突拉钩牵开切口。切断颈外静脉,沿胸锁乳突肌分离,于其深面查找游离颈内静脉。于颈内静脉下内后方显露分离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及舌下神经,于颈总动脉下方牵引出血管牵引带。1 mg/ml的肝素溶液,在预阻断远端注入30 mg,阻断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并记录阻断时间,根据病人颈总动脉阻断程度及病人缺血情况,可考虑用爱德华颈动脉转流管。切开颈总动脉,同时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剥离子于动脉壁与斑块之间剥离斑块,切除内膜,远端内膜边缘6/0普理灵缝合线缝合固定内膜,并用0.1 mg/ml的肝素溶液冲洗。6/0血管缝合线连续缝合,打结前松开各动脉上的血管夹,排尽动脉腔内气体、碎片和淤血,再次血管夹钳夹后打结,依次去除颈总、颈外、颈内动脉血管夹及血管牵引带,开放恢复动脉血流。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放置皮片或负压引流管于切口最低位,依次缝合颈阔肌、皮下组织、皮肤。

 

【参考文献】
  [1] 王玉崎,叶建荣. 血管外科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5,177.

[2] 崔继荣.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病人的护理[J]. 护理研究,2004,18(19):1782-1783.

[3] 王乃慧,周俊涛,李桂肖,等.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20例[J].实用护理杂志. 2003,19(3):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作者: 李静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