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8期

健康知识教育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性护理对糖尿病控制的作用。方法:将糖尿病280例分为强化教育组(观察组)和传统教育组(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分组强化教育,即以组为单位分期参加糖尿病知识学习,针对每例进行个体指导。对照组则仅进行一般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性护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了解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性护理对糖尿病控制的作用。方法:将糖尿病280例分为强化教育组(观察组)和传统教育组(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分组强化教育,即以组为单位分期参加糖尿病知识学习,针对每例进行个体指导。对照组则仅进行一般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性护理。然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教育后对糖尿病的认识、自控能力明显提高,心理状态及糖代谢情况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各方面亦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过进行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控能力,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改善糖代谢水平,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知识教育 护理 评价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则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仅依靠药物可以达到,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近年来,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在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2],但在我国糖尿病知识教育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实施教育的效果报道也不多。我们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探讨了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在治疗中的作用,旨在为开展有效而持久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能定期随访并自愿参加者为研究对象。资料完整280例,将其随机分为强化组(观察组)及传统教育组(对照组)。观察组143例,其中1型糖尿病18例,2型糖尿病125例,年龄(50.7±7.1)岁,病程(4.5±1.6)年;对照组137例,其中1型糖尿病20例,2型糖尿病117例,年龄(51.2±6.7)岁,病程(4.5±1.7)年。两组在职业构成、文化程度、病情轻重、经济收入、教育前糖尿病知识积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育护理方法  观察组以25~30例为1组,分期参加糖尿病知识学习。由专业护士以讲课等方式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每周1次,每次2小时,5次为1周期,共观察3个周期。每次讲课后进行个别强化指导,如患者理解能力较差,护士可结合患者情况,帮助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一般性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发放糖尿病相关资料,以自学为主,可以向医护人员咨询。

    1.2.2  观察方法  ①糖尿病知识调查:采用糖尿病知识测量表,以自答的方式进行测量并评分,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情况。②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了解患者血糖代谢水平。③自控能力:了解患者每日饮食品种及数量、每周运动次数及运动量、每周监测血(尿)糖次数。

    1.2.3  统计方法  结果用±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内及组间教育前后比较。

    1.3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内容

    1.3.1  糖尿病心理教育护理  由于糖尿病病程长,常反复入院,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消极悲观情绪。而这些不良心理又会引起血糖升高,对疾病控制不利,因此,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并给予细心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临床实践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两种不良心理状态。一种是满不在乎,在心理学上叫角色缺如。另一种是角色强化,表现为过于小心,谈“病”色变,焦虑,悲观等。在这些心理状态下,从密切护患关系入手,加强心灵沟通,增进感情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再着手进行健康指导。

    1.3.2  糖尿病饮食教育护理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的一步。除了介绍一些营养学知识,还要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强调食品的多样性,不偏食,少吃“垃圾”食品(高热量、高胆固醇、低维生素和低矿物质的煎炸食品),忌吃甜食。要做好饮食控制,但饮食控制不是不吃、饿肚子,而是可以少吃,控制总的热量是必要的。患者和家属及医务人员可以共同制定一份饮食计划,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

    1.3.3  糖尿病运动指导护理  运动疗法能使异常糖代谢状态得到改善,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使胰岛素水平下降,也可改善脂类代谢。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医生指导结合自己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但运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如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的症状,及时停止运动并采取措施。运动时间也应注意,1型糖尿病患者在餐后90min运动降糖效果最好,餐后60min次之,而餐后30min最差[3];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不限。运动中要注意适量、持续,更要注意安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老年患者更要严格掌握运动指征。

    1.3.4  糖尿病药物指导  应在医生的协助和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改药、停药。医生、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药物的作用机制、类型、作用时间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避免患者将同类口服药物同服的错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在出院前教会其自己注射和保管胰岛素的方法,以及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

    1.3.5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与并发症防治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当,可引起多方面损害,对眼睛、肾脏、神经系统和血管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尿糖,及早识别并发症。要教会患者识别正常值。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糖尿病知识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是糖尿病足的护理,在以后的健康教育中应加强这方面知识。

    2  结果

    教育前,两组糖尿病知识积分均较低,HbA1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患者的自控能力较差,表现为每日摄取热量较多,每周主动运动治疗次数较少,自我监测血(尿)糖次数少,血糖代谢紊乱,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差。观察组在强化教育后,糖尿病知识积分明显升高(P<0.01),HbAic明显改善(P<0.01),饮食控制、主动运动次数及监测次数增加(P<0.01或P<0.05),心理状态有所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在一般性教育后,糖尿病知识积分增加(P<0.01),HbA1C有所改善(P<0.05),心理状态仅部分有所改善,且低于观察组(P<0.01或P<0.05),自控能力也明显低于观察组(见表1)。表明强化健康知识教育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教育护理。表1  两组教育前后糖尿病知识积分、糖代谢水平、心理状态及自控能力比较注:组内教育前后比较*P<0.05,**P<0.01;教育后与观察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现代综合疗法是当今世界治疗糖尿病的准则,其措施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监测5个方面。现代大多数人认识到健康教育对各种治疗的增效作用,却认识不到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4]。所以,要进行严密科学的健康教育护理,使其达到治疗和控制疾病的作用。

    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性护理,进行糖尿病卫生知识宣传,自觉地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自觉进行疾病监测和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长期控制病情的基础。本文对照组仅作一般的健康教育护理,有其本身的局限性,患者因为认识不充分而自控能力易降低。观察组经过强化教育,糖尿病知识积分明显升高,自控能力提高,血糖控制较好,心理状态良好。提示在传统的教育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个体进行强化指导教育护理是克服常规教育效果局限的有效手段。

    通过强化健康知识教育性护理,既讲明疾病的严重危害,又讲明该病是可控制的。并且,教会其控制和监测方法,使患者掌握预防和自救的方法,能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生命质量。强化健康知识教育性护理能取得比传统教育护理更好的效果。

    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工作,虽然强化教育性护理在提高自控能力、控制代谢和改善心理状态方面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这种效果的维持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同时,影响糖尿病教育的效果因素很多,如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经济状况等。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 赵长云,令国瑞,林禄.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黑龙江医学, 2002,25(12):943.

[2] 陈家伟.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慢性病例预防与控制,1996,4(1):51.

[3] 戴筱英.糖尿病患者餐后不同时间运动的降糖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14-915.

[4] 黄敬亭,主编.健康教育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8-131.


作者单位:河北省复员军人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作者: 王翠磊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