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2期

对老年病人护理现状的探讨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人群的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病人护理需求的探讨和在医疗单位附设老人保健机构的可行性及发展现状的分析,为如何更好地做好老年病人的预防、保健和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要求和指导方法。目的是呼吁全社会来关心老年群体,发展老年保健事业,真正让他们享受到老有所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人群的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病人护理需求的探讨和在医疗单位附设老人保健机构的可行性及发展现状的分析,为如何更好地做好老年病人的预防、保健和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要求和指导方法。目的是呼吁全社会来关心老年群体,发展老年保健事业,真正让他们享受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病人;护理现状;探讨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日趋延长和出生率的下降,老年人在全人口中比重不断增加,我国在200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突破1.3亿,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病的防治、护理及康复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重视[1]。我院自成立老年公寓以来,收治了大批老人,实行统一的公寓化管理。本文根据病人的处境、地位及心理状态,结合老年护理工作的经验,对老年病人的护理现状做一探讨,旨在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老年群体,发展老年事业,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晚年。

  1  老年病人的护理需求增加

    由于老年人口和老年患者不断增多,造成卧床及需要护理的老人逐年递增。同时,由于中、青年人工作负担过重或缺乏医护知识,对老人的料理难以完善,遇上老人久病在床或病情转危,更是叫苦不堪。在大、中城市因高效率的工作及生活节奏紧张,如何安置老人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有的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医疗设施较完善,可解决部分老年病人就诊问题,但因人力、物力、环境等条件所限,往往出现住院难的情形,即使入院后,也难以解决重病陪护问题,患者家属来回奔跑,十分疲惫。而且这些医院在考虑老人特点及服务态度方面也不尽人意。顺应社会的需求,老年公寓、托老护理中心等应运而生,并很受欢迎,一些综合医院亦设立了康复区和家庭病床,区、街、镇兴办的敬老院也正蓬勃发展。我院的老年公寓每年接收社会老人300多人,要求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因此,在当今的形势下,对老年病人的护理不仅着眼于医疗性服务,而且要加强护理性服务,面向社区、街道和家庭,做好老人的保健工作。我们期待着培养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加入到老年病的预防、保健和护理工作中来,这是当今社会对我们的需求。

  2  在医疗机构中附设老人保健设施的探讨

    老年人多患有各种疾病并伴有合并症,因此,老人保健机构必须配备老年病的专科医生及护理人员。进入疗养院、老人院的老人,在一般情况下健康状况比较稳定,但病情变化难以预测。如把老人保健机构与医疗机构并列设立,这样,容易应付紧急情况,既对患者有利,也可有效利用医疗设备,降低费用成本。我院就迈出了这一步,成立了老年公寓,划出固定的区域和一定数量的床位,健全保健和医疗护理体制,设有治疗室、理疗室、娱乐区、图书室、饮食部等配套设施,并配备专职的医护人员和康复设施,解决了康复期老人的治疗和体能锻炼,使一些不具备住院条件的老人获得连续、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又缓和了医院床位紧张的压力。一些有条件的社区、街道还可以试办社会站和老年护理中心,以接受老人对疾病的咨询为主,指导老年病人保健知识,简易的护理技术及饮食调理,预约家庭病床及联系入院等。例如,我市东门老年护理中心是搞得比较成功的,它与康复医院挂钩,由医院定期派出医务人员做技术性指导。王府街道办事处的敬老院不但有专职的护理人员,还与地方卫生院挂钩,由卫生院派出医务人员定期上门服务,敬老院内设有康复健身设备。我院自更名为老年病医院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老年病的专治特色方面已初具规模,要求入住的老人远远高于设定的床位数。

  3  老年病人护理要点讨论

    老年病以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多见,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是构成老年人病残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加强基础护理的措施落实、防止或减少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除了根据病情对症护理外,还要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3.1  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安全设施 

  首先,要考虑布局是否符合老人的需求,灯光照明、扶手和斜坡的设置、盥洗设施及床铺被褥都应考虑到老人的需要。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配备多功能轮椅和两侧有活动床档的摇床,轮椅能做到一椅多用,既可坐,又可作饭桌。被服和窗帘采用花色布料,增强了病室的温馨感,把病室作为老人的第二家庭去考虑,在总体布局上趋于家庭化,生活设施要方便老人,尽力消除病房噪音,光线充足,温湿度恒定,床垫软硬适度。凡走廊、卫生间、楼梯及拐角处要清除障碍物并做防滑处理。

  3.2  做好心理沟通 

  从言谈举止和服务质量入手,与老人做好心理沟通。针对病情及个性的需要,理解老人的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老人建立价值感、满足感。使其感到护士是可以信赖的,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使老年病人能处于接受治疗护理和安心休养所需要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

  3.3  加强日常生活护理 

  尤其对卧床老年病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清洁和及时清理分泌物。预防废用综合征和各种合并症,做好基础护理是关键。如某离休干部,男,66岁,脑出血术后,呈植物人状态12年,住院1 866天,鼻饲饮食1 532天,保留导尿989天。面对繁重而艰巨的护理工作量,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的护理人员体谅家属,理解病人,在成千上万次的基础护理工作中尽职尽责、细致护理、周密观察,预防和减低了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肢体挛缩、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3.4  用药指导 

  老年人的用药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多、发生副作用多,给药必须慎重[2]。老年人自己服药易漏服或误服,护士必须亲自看病人服下口服药;老年人因血管弹性低、易滑动致静脉给药难度大,有的肥胖或水肿者,静脉不易暴露,如发生末梢循环衰竭,静脉塌陷更难刺入,可绷紧皮肤或压迫热敷使局部血管充盈[3]。输液速度及量均要严格掌握,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3.5  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帮助老年人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1],如暴饮暴食、喜荤少素、口味偏咸等,指导老年人制定食谱、菜谱,选用适合老年人无牙或义齿的食物,食品宜新鲜,多用蒸煮的方式烹调,定时、定量进餐,少食、多餐,并注意戒烟、限酒。让老年人懂得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晚饭不宜过饱,睡前避免情绪激动,不服刺激性饮料、浓茶或咖啡,睡前热水泡脚有助睡眠。坚持规律运动,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适可而止[2]。

【参考文献】
    [1]邓桂香.老年患者的营养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1996,8:41.

  [2]李爱武,陈 莉,主编.中华实用临床医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6.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山东 青州 262500

作者: 吕静霞,焦学兰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