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2期

初孕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流产药物流产(药流)安全、有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人工流产(人流)相互补充,成为避孕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有关其近期并发症已为妇产科医生及多数患者了解,但有关其对远期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对初孕妇女行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结局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同期人工流产和无流产史的产妇进行对......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流产

  药物流产(药流)安全、有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人工流产(人流)相互补充,成为避孕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有关其近期并发症已为妇产科医生及多数患者了解,但有关其对远期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对初孕妇女行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结局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同期人工流产和无流产史的产妇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490例,平均年龄25.5岁。有流产史290例,其中,药物流产134例(药流组),占流产总数46.2%;人工流产156例(人流组),占流产总数53.8%;人流及药流史均为1次。无流产史200例(无流产史组),占分娩总数40.8%。
       
  药流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孕龄在7周以内,未再行清宫术。人流组为曾行人工流产术,孕龄在10周以内。无流产史组为无人流、药流及自然流产史。对3组产妇孕产期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诊断标准按第6版《妇产科学》,分娩情况以产时记录为准。

  1.2  统计学处理 

  采用行X列表χ2检验

  2  结果

    分娩期并发症(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产后出血)药流组与无流产史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人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孕产期其他并发症如先兆流产、妊高征、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继发宫缩乏力等3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3组孕产期并发症比较(略)注:*P<0.05。3  讨论

  3.1  药流后再次妊娠分娩并发症少于人流 

  人工流产术用电动负压吸引,直接宫腔机械操作,易损伤子宫内膜甚至肌层,引起子宫内膜疤痕的形成,使再受孕时蜕膜发育不良[1]。同时,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内细菌逆行可使子宫腔内创面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再次妊娠时发生胎盘粘连、残留甚至植入,导致胎盘剥离困难而造成产后出血[2]。而药物流产成功者避免了宫腔操作[4],使宫内感染机会大大降低,因而减少了再次妊娠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显示,药流组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少于人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无流产组则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药物流产应为抗早孕的首选措施。本资料490例初产妇中,有流产史者290例(59.2%),其中药物流产者占134例,占流产总数46.2%。显示药物流产已被广大育龄妇女接受,将成为避孕失败补救的主要手段。

  3.2  药流后出血时间长,并发症高 

  药物流产存在药物吸收、代谢的个体差异,影响绒毛和蜕膜剥离速度,引起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短不一[3]。个别患者蜕膜组织排出缓慢,尤其是底蜕膜组织难以排出,仍含有滋养层细胞[5],且长期存活并具有功能,在局部形成内分泌紊乱,影响局部子宫内膜的修复[1]。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引起子宫内膜炎,使再次妊娠分娩胎盘因素引起的并发症增加。本研究发现,2例药物流产因出血时间长(分别为21d和24d)发生子宫内膜炎,经抗炎治疗后痊愈,但再次妊娠分娩时均发生胎盘粘连、残留,致产后出血。因此,临床上应充分重视药流后的出血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缩短出血时间,对出血时间长者(超过2周)应积极处理,防止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药物流产安全、有效,对远期妊娠分娩亦无显著影响,但近期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对妇女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故应对育龄女性加强避孕指导,倡导安全、有保护的性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流产,保障妇女健康。

【参考文献】
    [1]丰有吉,主编.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4-118,125-137,155-165,2ll-213,244-246.

  [2]吴味辛.前置胎盘发生的有关因素[M].实用妇产科杂志,1992,3:118-119.

  [3]冯兰华.初孕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合并症的初步探讨[J].甘肃医药,1993,6:362-364.

  [4]李荣丽.初孕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5:305-306.

  [5]邱晓燕,李大盘,周先荣,等.米非司酮抗早孕宫腔组织的病理学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5:272-274.

  [6]Jonathan S,Berek,Novak S.Gynecology[M].12th Edition. USA:Williams & Wilkins,1996.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丰台 100067

作者: 史坤羽中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