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3期

不同条件饲养钉螺和释放尾蚴的对比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求适宜的钉螺饲养方法及日本血吸虫尾蚴释放的最佳条件,为血吸虫病防治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可行的实验方法。方法:将200只钉螺分为A、B、C、D四组,采用不同的光照、容器、饲料等条件饲养,比较观察不同条件下钉螺存活时间与释放尾蚴的次数及钉螺死亡率。设置15组不同的条件,观察释放尾蚴的时间与尾......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求适宜的钉螺饲养方法及日本血吸虫尾蚴释放的最佳条件,为血吸虫病防治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可行的实验方法。方法:将200只钉螺分为A、B、C、D四组,采用不同的光照、容器、饲料等条件饲养,比较观察不同条件下钉螺存活时间与释放尾蚴的次数及钉螺死亡率;设置15组不同的条件,观察释放尾蚴的时间与尾蚴数量。结果:用混合饲料饲养、光照射、活动空间大的C组,钉螺存活时间为45 d,释放尾蚴4次;用砚台饲养、无光照射B、A组及用奶粉饲料、光照射D组,钉螺存活时间分别为10 d、15 d、29 d;释放尾蚴次依次为1、2、3次;用自来水、塑料网罩组5 h无尾蚴释放;用脱氯水或凉开水、晴天、温度29~30 ℃组,30~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1 783条;同样条件下,温度25~26 ℃组,60~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1 733条;阴雨天组,90~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716条。结论:温度为24~28 ℃,白日持续日光灯照射,去氯水保湿,活动空间较宽的环境中,用泥土混合饲料饲养钉螺,活动状态较好,生存时间相对较长,可多次释放尾蚴;在26~30 ℃温度, 晴天, 用脱氯水或凉开水,加钢丝网罩,尾蚴释放快、数量多。

【关键词】  饲养;钉螺;日本血吸虫尾蚴;观察

基金项目:湖北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6AA402C51) 。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所释放的尾蚴可感染动物引起血吸虫病。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杀灭钉螺,预防尾蚴感染是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研究课题。而血吸虫病防治科研课题的开展,时常需要饲养钉螺与释放尾蚴,为探求适宜的钉螺饲养方法及尾蚴释放的最佳条件,特进行本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钉螺 

  由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提供阳性钉螺,试验当日释放日本血吸虫尾蚴。

  1.2  钉螺饲料

  1.2.1  混合饲料 

  将干燥的泥土和兔饲料(玉米35%、尾粉35%、豆粕30%、鱼粉8%、含钙磷的矿粉1.5%、食盐0.5%)分别碾碎, 按1:2的比例混匀,并用铁丝筛筛出细粉末, 烤干备用。兔饲料由长江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1.2.2  奶粉饲料 

  奶粉:三鹿牌,高铁高锌奶粉,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临用时将烤干碾碎的细粉末泥土与奶粉按1:2的比例混匀。

  1.3  砚台  直径10.40 cm 。

  1.4  搪瓷盘  23 cm×17 cm 。

  1.5  铁丝筛  180目,孔径0.087毫米,浙江省上虞市五四沙筛厂生产。

  1.6  玻璃烧杯  小烧杯(2.5 cm×3 cm),中烧杯(5.5 cm×6 cm)。

  1.7  网罩  钢丝网罩,塑料网罩。

  2  方法

  2.1  钉螺饲养方法 

  将阳性钉螺分为A、B、C、D四组,采用不同的光照、饲料、活动空间条件饲养,A组:用砚台饲养,将草纸铺于砚台内, 上层加混合饲料,放入阳性钉螺50只,用脱氯水保湿, 加盖(留有0.3 cm间隙),无灯光照射, 温度24~28 ℃,每日拣出死亡钉螺,每3~4日换一次草纸。 B组:用奶粉饲料饲养,方法同A组。C组:用搪瓷盘饲养,搪瓷盘内层垫海绵,上层铺草纸,加混合饲料,放入阳性钉螺50只,外加洗净的绿纱网罩,用脱氯水保湿, 温度24~28 ℃,白天用日光灯持续照射,晚上熄灯, 每3~4日换一次草纸,每日拣出死亡钉螺。D组:用奶粉饲料饲养,方法同C组。

  2.2  尾蚴释放方法 

  用脱氯水将钉螺洗4次,分15个实验组,采用不同水质、容器、网罩、天气、温度、光照条件释放尾蚴,解剖镜下计数。四组钉螺释放尾蚴的方法大致相同,其A、B、C、D组释放尾蚴依次为2、1、3、4次,见表1。表1  钉螺释放尾蚴的15组不同条件(略)

  3  结果

  3.1  钉螺饲养结果 

  A组饲养钉螺存活时间为15 d,释放尾蚴2次后100%死亡;B组钉螺存活时间为10 d,释放尾蚴1次;C组钉螺存活时间为45 d,释放4次尾蚴后100%死亡;D组钉螺存活时间为29 d,释放尾蚴3次。见表2 。表2  不同条件下钉螺存活时间与释放尾蚴的次数及钉螺死亡率(略)


  3.2  尾蚴释放结果 

  1、2、3组在5 h中无尾蚴释放;6、13组60~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825条;9、10、15组90~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716条;7、8、11组30~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1 783条;4、5、12组60~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1 733条;14组60~180 min释放尾蚴1 450条。见表3。表3  不同条件下钉螺释放尾蚴的时间与尾蚴数量(略)

  4  讨论

    为尽可能的模拟自然环境,延长钉螺存活时间,本实验观察了光照、饲料、活动空间三个因素对钉螺存活时间的影响,表2结果显示,用搪瓷盘加混合饲料饲养、外用绿纱网罩、光照射的钉螺存活时间为45 d,释放尾蚴4次,且钉螺死亡率随释放尾蚴次数增加而增加;而用砚台饲养、无光照射组及用奶粉饲料、光照射组的钉螺存活时间分别为10 d、15 d、29 d,释放尾蚴次依次为1、2、3次;表明在相同温度下,白日持续日光灯照射,去氯水保湿,活动空间相对较大,用泥土混合饲料饲养的钉螺活动状态较好,生存时间比其他实验组长,释放尾蚴次数多。这可能与光照、较大活动空间、空气流通、混合饲料成分比奶粉更接近自然环境中钉螺的食物等有关。而砚台饲养组虽用混合饲料,但钉螺无光照、活动空间小,空气不流通,易死亡;奶粉饲料组,蛋白量虽高,营养丰富,但易滋生细菌和寄生虫导致钉螺死亡。本次实验钉螺存活最长时间为45 d,释放尾蚴4次,与人工感染获得的感染性钉螺,在常温下可连续使用60 d[2]相比较尚有一定的差距,这可能与未按时更换草纸,未注意保湿等因素有关。

    尾蚴释放的成功与否与多种因素有关[3,4],本实验观察了不同水质、容器、网罩、天气、温度、光照条件等尾蚴释放的情况,表3显示,在脱氯水或凉开水、晴天、温度29~30 ℃的条件下,30 min即有尾蚴释放,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1 783条;同样条件下,温度为25~26 ℃时60 min开始释放尾蚴,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1 733条;表明温度高尾蚴释放快、数量多,因温度高,光线充足,钉螺活动较活跃,有助于尾蚴释放。而相同条件下的阴雨天90 min开始释放尾蚴,至180 min每组平均释放尾蚴716条,表明阴雨天不宜释放尾蚴,这可能与阴雨天光线昏暗,影响钉螺活动有关;在用自来水、塑料网罩的条件下,5 h无尾蚴释放;表明不能用自来水和塑料网罩释放尾蚴,由于自来水中含氯,塑料具有较浓的气味,可能对钉螺有刺激或对生命力较弱的尾蚴有毒害作用。表3结果还表明容器大小对尾蚴释放无明显影响,脱氯水与凉开水均可用于释放尾蚴。

    本组实验结果提示:饲养钉螺应保持光照与空气流通,提供钉螺一定的活动空间,最好选用泥土混合饲料;释放尾蚴,应选在晴天, 温度26~30 ℃,用脱氯水或凉开水,加钢丝网罩为宜。

【参考文献】
    [1]奚伟萍,姜玉骥,孙庆祺.泥土混合饲料饲养钉螺的实验观察[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7,9(1):46-47.

  [2]姜玉骥, 戴建荣.感染性钉螺释放尾蚴与生存情况观察[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14(3):228-229.

  [3]魏风华,陈浩峰,罗秀兰.螺旋藻和鱼腥藻饲养钉螺的实验研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9,11(5):286-287.

  [4]庄建林,姜庆五,周艺彪,等.钉螺耐寒能力的实验研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6, 18(1):36-39.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作者: 黄柏青,金露萍,李巧,严琳,崔一兰,边藏丽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