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3期

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29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细胞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129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29例,男77例,女52例。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时间分布2001年发病4例(占儿科当年......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细胞

    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我院自 2001年 1月至 2006年 9月共收治129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29例,男77例,女52例。年龄 4个月~ 10岁,其中≤1岁78例,1~3岁26例,4~7岁15例,7~10岁10例。原发病为呼吸系统感染 109例(上呼吸道感染 76例、急性喉炎4例、疱疹性咽峡炎3例、支气管炎 15例、支气管肺炎 8例、支原体肺炎2例、支气管哮喘并感染1例)。急性腹泻病 15例,幼儿急疹1例,CMV感染1例,水痘2例,手足口病1例。129例患儿中,102例患儿用过退热剂或 /和各类感冒药(其中肌注安痛定、氨基比林者28例,口服布洛芬27例、护彤13例、退热中药12例、瑞芝清6例、泰诺3例、阿司匹林3例、小儿速效伤风冲剂10例)。96例患儿静脉或口服应用抗生素(39例患儿使用过青霉素类药物,32例用过头孢菌素类药物,11例患儿口服克林霉素、10例口服阿齐霉素 ,4例静脉滴注过喜炎平)。68例患儿使用过抗病毒药物(静脉滴注鱼腥草14例、肿节风8例、莪术油7例、炎琥宁6例、病毒唑7例,口服抗病毒中药26例)。

  1.2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时间分布 

  2001年发病4例(占儿科当年住院患儿的0.38%),其中夏季(4~6月)、秋季(7~9月)各2例。2002年发病7例(占儿科当年住院患儿的0.6%),其中春季(1~3月)1例,夏季4例,秋季2例。 2003年发病16例(占儿科当年住院患儿的1.3%),其中春季1例,夏季、秋季各7例,冬季(10~12月)1例。2004年发病16例(占儿科当年住院患儿的1.2%),其中春季1例,夏季4例,秋季7例,冬季4例。2005年发病33例(占儿科当年住院患儿的2.5%),其中春季4例,夏季20例,秋季8例,冬季1例。2006年1~9月发病53例(占儿科同期住院患儿的3.6%),其中春季12例,夏季22例,秋季19例。

  1.3  临床表现 

  129例患儿中,106例有发热(82.1%),以发热起病就诊者101例,其中发热合并咳嗽38例,发热伴皮疹6例,单纯发热者60例;以单纯咳嗽起病就诊者13例(10%);以腹泻起病就诊者10例(7.75%)。轻度贫血48例。血小板计数减少7例。肝脏肿大20例,脾脏肿大6例,淋巴结肿大15例。

  1.4  实验室检查 

  129例患儿均于就诊时做血常规检查,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发现粒细胞减少的中位时间为3 d(0.5~7 d),白细胞总数1.6~3.9×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数 <0.4~1.5×109, 其中<0.5×109有26例,白细胞形态异常18例,9例异型淋巴细胞增多,14例白细胞中见中毒颗粒 ,以淋巴细胞为主。48例患儿轻度贫血。7例患儿血小板计数减少(但均>5×109/L,无出血症状及体征)。11例进行了骨髓穿刺,排除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98例患儿进行了C反应蛋白检测,其中15例升高,83例正常。

  1.5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儿科学[1],即1岁以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1岁以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在连续3次的血常规检查中发现任何一次粒细胞减少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即可确诊为粒细胞减少症。

  1.6  治疗方法 

  全组病例均积极治疗原发病(抗感染、补液),对症及支持治疗(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等),使用升白细胞药物(利血生,维生素B4等),避免应用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2  结果

    129例患儿中,3 d复查血常规正常者42例(32.50%),5 d正常者53例(41%), 7 d正常者14例(11%),10 d正常者11例(8.50%),14 d正常者4例(3%),平均(5.28±2.57)d完全恢复。有5例患儿治疗3天后自动出院。

  3  讨论

    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较常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从本组病例的年龄分布看,1岁以下78例(占60.46%),3岁以下104例(占80.62%)。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大。一方面年龄越小,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犯;另一方面,婴幼儿期周围血白细胞比例以淋巴细胞占优势,推测粒细胞减少症的年龄分布与这些因素有关。也提示婴幼儿阶段的骨髓功能更容易受到抑制或损伤。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本组129例的原发疾病都是感染性疾病,提示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与文献报道相符[2]。其中呼吸道感染占84.5%。83例C反应蛋白检测值正常(占64%),提示病毒感染是引起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机制可能是病毒的直接作用或产生粒细胞自身抗体导致粒细胞破坏。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药物[3],本组129例患儿中,79%服用过解热镇痛药(应用较多的依次是安痛定、布洛芬、护彤),74.4%应用过抗生素(应用最多的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52.7%应用过抗病毒药物,目前各类解热镇痛药及抗生素在市场上很容易获得,抗生素滥用亦较普遍,加上医疗常识在大众中的普及程度低,患儿稍有发热即服用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药物已成为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本组疾病的时间分布显示2001~2005年夏秋季发病较冬春季多,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亦以夏秋季节发病为主,提示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夏秋季节多见;另外本组病例还显示,自2001年到2006年这六年中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占当年同期住院病儿的百分率逐年增加,提示本病的发病率可能在逐年增多。

    本组小儿中性粒细胞的减少都是因其他症状就诊检查而发现和确定的,本组病例大多数患儿有发热,可伴随咳嗽、皮疹、腹泻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说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还有部分病例伴有贫血或/和血小板减少。贫血多为轻度贫血,从红细胞指数分析为小细胞低色素和正细胞正色素,结合病例的年龄分布,考虑有营养性和感染性的因素,以前者为主。普遍认为许多病原体可引起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这些病原体感染可引起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或产生毒素造成骨髓造血组织损伤或抑制造血,导致粒细胞破坏增加或消耗过多,或通过多种机制综合作用导致发病。这些影响造血的发病机制也可能导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4]。

    本组病例中所有患儿都住院接受治疗,并且都使用了抗生素,129例患儿在排除血液病后,经合理治疗,除5例患儿自动出院外,大部分(84.5%)在1周左右治愈,与文献报道一致[5]。所有病例均在2周内完全恢复 ,提示本病预后良好。血常规检查显示129例患儿中有26例中性粒细胞绝对数 <0.5×109, 这一数值被认为是容易导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感染的危险因素,又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而这些病例经过住院期间治疗观察,未见有严重感染发生,感染发生少、预后良好可能与患儿接受了抗生素治疗有关。


作者单位:1.嘉祥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山东 嘉祥 272400;2.济宁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

作者: 曹恩来,逯广龙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