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4期

合理应用利福平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利福平(RFP)为人工合成的利福霉素类衍生物,是一种口服强效抗菌药物。利福平为第一线抗结核病药,体内外试验证实RFP对结核杆菌和非典型分枝杆菌作用特别显著,体内血药浓度达0。合理使用利福平,确定个体化给药方案,选择联合用药,提高疗效,尽量减少或避免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关键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利福平(RFP)为人工合成的利福霉素类衍生物,是一种口服强效抗菌药物。利福平为第一线抗结核病药,体内外试验证实RFP对结核杆菌和非典型分枝杆菌作用特别显著,体内血药浓度达0.005μg/ml~0.5μg/ml时对繁殖期结核杆菌即可产生杀灭作用,高浓度对静止结核杆菌也有效。合理使用利福平,确定个体化给药方案,选择联合用药,提高疗效,尽量减少或避免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利福平;异烟肼;合理使用;不良反应

  利福平(rifampicin,RFP)又名甲哌利福霉素(rifampin),是半合成的利福霉素类衍生物,砖红色结晶,难溶于水,对热稳定。具有高效低毒、口服方便等优点。口服吸收良好,1~2h血药浓度达峰值,但个体差异很大。食物要减少其吸收,应空腹服用;能延缓或减少氨基水杨酸(PAS)和巴比妥类药吸收,不宜同服。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t1/2为2~4h,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6~12h。吸收后分布于全身组织。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纤维空洞、痰液及胎儿体内。当脑膜炎症时,也可渗入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20%。在肝内代谢,主要代谢产物去乙酰利福平,仍有抗菌活性,为利福平的1/8~1/10。长期口服利福平可诱导肝药酶,加快自身及其他药物的代谢。主要经胆汁排泄,形成肝肠循环。经粪与尿排泄,患者的尿、粪、痰均可染成橘红色。

    利福平可诱导肝药酶,加速其他药物的转化,当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双香豆素、甲苯磺丁脲、洋地黄毒甙、普萘洛尔和奎尼丁与利福平合用,其疗效降低。
   
    利福平为高效广谱抗菌药物,有强大的抑制或杀灭结核杆菌作用,抗结核作用仅次于异烟肼,强于链霉素,最低抑菌浓度约为0.02~0.05μg/ml,不但对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结核杆菌有作用,而且对其他抗结核药耐药的菌株也有效。能杀灭巨噬细胞、纤维空洞、干酪样病灶中的结核杆菌。对革兰阳性球菌如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有强大抑制作用。对革兰阴性球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也有较强抑制作用。对麻风杆菌有强大抑制作用。高浓度利福平对天花病毒、沙眼衣原体有抑制作用。利福平单用易产生耐药性,常与其他一线药合用于重症的初治或复治患者,可增强疗效及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利福平与其他抗结核药间无交叉耐药性。利福平能选择性抑制细菌依赖性DNA的RNA聚合酶,阻碍mRNA合成,但对动物细胞RNA聚合酶则无影响。
       
  利福平临床主要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用于各种结核病及重症患者,也可作为对异烟肼和链霉素耐药菌株的替换药物。利福平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无蓄积作用,对泌尿系统特别是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选用利福平。对耐药金葡菌、肺炎球菌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也有效,尤其胆道感染效果好。也可用于治疗麻风病。利福平的不良反应常见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少数病人可见肝损害而出现黄疸,有肝病史者或与异烟肼合用时较易发生。也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疱疹、药热、血小板减少。出现过敏反应应停药。对动物有致畸作用,妊娠早期和肝功能不良者慎用。利福平可激活肝微粒体酶,加速皮质激素和雌激素代谢,降低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双香豆素和甲基磺丁脲等作用。
       
  利福平为一线抗结核药物,从我院临床近4年来的用量看,虽然价格比异烟肼高,但其用量在不断增加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有些患者因用药方法不当而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或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并因此对利福平的疗效产生不正确的结论。鉴于此,临床医师应了解利福平的合理使用方法:

  1  治疗结核方案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由执业医师决定用标准疗法、间歇疗法或短程疗法,但必须掌握早期、联合、适量和全程的治疗原则。早期病灶内结核菌生长旺盛,对药物敏感,加之血液供应丰富,药物易于透入并达到较高浓度。利福平单独使用易使结核杆菌产生耐药性,为了提高疗效、防止耐药菌株产生、缩短疗程、减少药量、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应与异烟肼或对氨基酸水杨酸钠或乙胺丁醇等其它二线药物联用。据报道,三药联用几乎不产生耐药菌株。剂量要适当,如用于短程疗法,体重55kg者,可给利福平450mg,而体重>55kg者,应给600mg,剂量不足不仅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易产生更难治疗的耐药菌株。不规则用药或不坚持全程治疗是抗结核失败的重要原因,短程治疗至少6~9个月,对已接受适当治疗的陈旧性、“非活动性”结核患者仍应坚持治疗1年以上。

  2  利福平生物利用度高,但食物及伍用药物等易影响其吸收。有人对健康受试者给予单剂量利福平(10mg/kg)与标准印度早餐(小麦125g、脂肪10g和蔬菜350g)同服,结果与空腹给药组比较,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和峰浓度分别降低了26%和30%。故利福平应于空腹或餐前30min或餐后2h服用,以使之吸收完全。对氨基水杨酸钠影响利福平吸收,特别是以皂土作赋形剂的PAS-Na可使利福平的生物利用度降低>50%,伍用时应间隔8~12h给予。抗酸药可使利福平吸收减少>36%,因胃pH升高使利福平溶解度下降,吸收减少。含铝抗酸药中的铝离子可与利福平形成难溶解性鳌合物、三硅酸镁可吸附利福平,结果使利福平生物利用度更低。故长期服用利福平的慢性结核患者如果需用抗酸药,必须增加利福平的剂量。另外,巴比妥类药物也可影响利福平吸收,不宜同时服用。丙磺舒可与利福平竞争肝中受体使利福平代谢减少,两者伍用应减少利福平剂量。

  3  因肝毒性而中断治疗是利福平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利福平有一定肝毒性,加之利福平是强肝药酶诱导剂,可使很多药物肝内代谢加速。与异烟肼伍用时,可加速异烟肼乙酰化速率,生成肝毒性强的乙酰肼,特别是异烟肼快代谢型患者(我国约占49.3%),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对老年人、长期嗜酒者、营养不良者、原有肝病及其他因素造成肝功能异常者更易产生肝毒性,儿童和幼儿因肝功能不健全也容易出现肝毒性,临床应根据每个个体选用伍用药物,防止肝毒性发生。

  4  利福平作为一种强肝药酶诱导剂也可使自身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血药浓度降低。如果只从增加剂量着手,易导致肝毒性发生,而应伍用不经肝代谢的药物。有条件的单位应开展利福平血药浓度监测,以便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合理使用利福平,既提高疗效,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峰峰集团邯郸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2

作者: 刘玉魁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