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4期

精神科护士对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危险因素。防护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由于其工作对象、环境、风险、压力等原因,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处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中,如暴力伤害、性侵害、心理伤害等,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充分作好护士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本文旨在总结分析精神科护士的职业......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病;危险因素;防护

  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由于其工作对象、环境、风险、压力等原因,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处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中,如暴力伤害、性侵害、心理伤害等,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充分作好护士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本文旨在总结分析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并对防护对策加以探讨。

  1  正确预防和处理病人的攻击行为
      
  首先,对新入院的病人详细评估,掌握病情,对有攻击行为的病人,提出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实施防范措施。其次,护士注意接触技巧,转变服务态度,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准则,要以亲切耐心的态度、镇定而温和的语言、友善的引导和全面了解病人所需,把医源性激惹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密切观察发生暴力行为的早期表现,对于极度兴奋的病人可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避免伤及他人,力争把暴力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许多识别病人攻击行为的先兆及预防攻击行为的技巧,对新护士严格进行岗前培训,传授经验。对有暴力倾向的病人严格交接班,使护士受伤害的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

    2  对追逐异性病人的防护

    接触这类病人时,护理人员要严肃认真,举止大方得体。

  对有钟情妄想的病人,注意合理安排健康宣传方式,既保证病人得到健康的知识,又避免被病人误解。要教育年轻的护士学会接触病人的技巧及恰当地选择巡视方式、方位,给自己留有退路;尽量避免长时间单独接触异性,以免发生意外。

    3  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安全设施,减少工作风险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长期在不良的环境中,将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为此,针对护理人员长期接触精神病患者、责任重、工作压力大等特点,在设计新病房时,充分考虑安全保护措施,设立闭路电视监测系统,方便观察病人。病人分类安置,危险物品严格管理,重点病人安置在监护间内,重点看护。护理排班实行双岗制,护理人员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不断加强护理人员岗位培训,提高其适应能力及工作责任感。
   
  4  提高自身素质,缓解心理压力
      
  采取多种形式对医护人员进行法律教育及思想教育,教育大家知法守法,提高自身保护意识,纠正大家对精神科的狭义理解,鼓励护士爱岗敬业,不断提高业务技术能力;要善于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学会自我调整,努力适应工作环境,满足工作需要;在工作上采取明智而又现实的客观态度。注意培养护士的健全人格,激励护士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保持健康的心身和平静的情绪,即使工作中受到冲击,也能及时调整心态,稳定情绪,保持乐观、正确的职业心态。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400

作者: 陶春兰,庞中玉,赵红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