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4期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36例具有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因受精神症状驱使、亲人不关心、社会歧视及个人前途困扰居多。自杀方式以自缢为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36例具有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因受精神症状驱使、亲人不关心、社会歧视及个人前途困扰居多;自杀方式以自缢为主;自杀时间18~6时最多,病人自杀前多暴露有自杀观念。结论:识别病人的自杀行为,找出病人自杀的真正原因,加强各方面护理措施,防范病人自杀。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护理措施

  精神疾病患者是自杀的主要高危人群,其自杀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3~12倍[1]。为了掌握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的临床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本文动态观察我院10年来有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特点,对其自杀行为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自杀行为发生的规律,提出对策,以提高护理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1995年6月~2005年6月期间有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36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不伴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7~68岁;病程3个月~20年;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10例,高中8例,中专5例,大专以上10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36例有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所有与自杀有关的因素,着重分析其自杀的原因及临床特点。

  2  结果

  2.1  自杀先兆 

  大部分自杀者都有先兆表现,本组中夜间不眠者9例,占25%;烦躁不安者11例,占30.6%;行为反常者6例,占16.7%;悲观情绪者6例,占16.7%;行为无明显异常者4例,占11%。

  2.2  自杀原因 

  受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自责自罪等)支配导致自杀者12例,占33.3%;疾病缓解期对前途悲观、亲人不关心、长期不能出院者15例,占41.7%;遇到重大生活事件而导致自杀者9例,占25%。

  2.3  自杀时间 

  自杀行为大部分发生在夜间,0~6时18例,占50%;6~12时3例,占8.3%;12~18时4例,占11.1%;18~0时11例,占30.6%。

  2.4  自杀方式 

  自缢19例,占52.8%;撞墙、门窗玻璃等9例,占25%;吞服异物4例,占11.1%;触电1例,占2.8%;服药3例,占8.3%。

  2.5  自杀后果 

  36例患者中自杀未遂者31例,占86.1%;死亡5例,占13.9%,其中,男2例,女3例;自缢致死4例,触电致死1例。

  3  护理预防措施
      
  有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率仅次于抑郁症,占住院总数的0.1%~0.15%[2,3])。由于其发病率高,病程长,自杀的绝对数占首位[4]。

  3.1  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安全制度 

  认真检查病人入院时随身物品,为病人全面更衣,杜绝危险物品带人病房内;将有自杀病史以及出现消极言行、情绪低落者安置于特护病房进行重点监护;带病人外出回病房时要认真检查是否藏有危险物品,对于治疗护理过程中使用的器械、约束带等使用后要及时收回,做到班班清点,严格交接班制度。

  3.2  严密观察病情动态,掌握自杀的先兆,防患于未然 

  本资料显示,自杀行为前多数患者出现情绪和行为变化等先兆表现,如:言语中流露出活着没意思的想法;突然的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少动不语;睡眠习惯改变,晚上多次上厕所;药物反应致病人烦躁不安等。精神科护士应熟练掌握精神科基础理论知识,能识别病人有自杀企图的症状特征,善于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以早期识别自杀行为的先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3.3  掌握自杀发生的规律及时间 

  本组结果显示,自杀发生的时间以18~6时最多,这与有关报道一致[5]。此段时间夜深人静,值班人员少,又处于疲惫状态,是一天中最薄弱的时候,自杀成功率相当高。因此,工作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保持旺盛的精力,坚守岗位,加强巡视,严防意外发生。

  3.4  重视心理护理 

  耐心倾听、同情、理解、尊重病人,多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表达他的不良心境、自杀的冲动和想法,使内心活动外在化。如病人已有自杀计划,须详细询问病人的方法、地点、时间和获得的自杀工具,评估病人发生自杀行为可能性的大小,并对病人适时进行心理疏导,使病人明白他正在患病,他的自杀想法源于他的疾病,他的这种心情和情绪是人之常情,但方法是错误的,希望他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克服疾病困扰。

  3.5  健康教育指导 

  充分动员和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教,教会病人如何分析和面对现实生活。指导病人家属正确对待病人病情,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帮助病人树立生活信心。为病人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减少病人自杀的有力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郝 伟.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8.

  [2]高之旭.自杀的流行学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1993,(1):30.

  [3]翟书涛.自杀学的精神学侧面[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1,18(1):1-6.

  [4]姚芳传.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观念和行为[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4,17:331.

  [5]王志英.住院精神病人发生危险行为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83-84.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昌乐 262400

作者: 刘红,李会芹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