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6期

如何促进寄养儿童亲情化的建立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儿童通过寄养工作促进孤残儿童与家庭及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以亲情来影响和培育儿童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回归家庭、回归正常、回归主流的目的。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在促进寄养儿童亲情化形成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对孤残儿童亲情化的建立与发......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儿童

  通过寄养工作促进孤残儿童与家庭及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以亲情来影响和培育儿童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回归家庭、回归正常、回归主流的目的。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在促进寄养儿童亲情化形成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对孤残儿童亲情化的建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选择有爱心的寄养家庭,为建立亲情化创造条件

    寄养家庭的选择是寄养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结合《寄养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在众多的挑选条件中,寄养家庭的“爱心”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个条件,但也是最难确定的一个指标。在这一点上,重点是把握其寄养动机。将家庭经济条件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指标。有些研究者认为,家庭经济收入对母亲教养方式影响不显著[1],但这些研究是相对于社会家庭中的孩子而言的,对于福利机构的寄养儿童尚缺乏相关报道。本院曾就寄养家庭进行过相关的研究,虽未发现经济条件对爱心有明显影响[2],但该项结果的前提是我院在寄养家庭入选时已剔除了家庭经济状况不达标的申请者。经济条件太差的家庭往往是想通过寄养孩子来达到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贴补家用,改善家庭困境的目的,在这类家庭的寄养动机中,爱心所占的成分较少。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他们大都不是出于经济目的,而是出于对孤残孩子的怜悯、同情和关爱,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寄养方式,让孩子们体验到家的温暖,减轻他们心灵上所遭受的创伤。这类家庭可能更愿意为孩子付出。所以,在他们的寄养动机中,爱心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寄养家庭的爱心是亲情化建立的保障。

  2  让孤残孩子尽快进入寄养家庭,有利于亲情化的建立

    有研究资料表明,福利院在院儿童的社会性微笑在正常年龄出现,但随着实际年龄、入院年龄的增长以及在院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相比机构照料而言,家庭养育的弃孤(残)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与正常儿童基本接近[3]。福利院中的孩子都是由于自身残疾或家庭的变故被遗弃后收容的,这些遭遇可能会对他的童年乃至一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应尽早让孩子进入家庭。因为年龄越小,所经历的不幸在他们的生活中越容易模糊,甚至消失,对他们身心的发育和性格的形成影响可能会降到最小。他们也更容易融入家庭,与家庭间建立依恋关系,与家庭成员建立起亲情关系。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从出生到18个月是人生第一个心理社会阶段,需要解决信任危机。在这个阶段中,母亲或以母亲身份出现的人通常是他们世界里最重要的人物,母亲将满足婴儿对食物和爱抚的需要,从而使他们建立起快乐感和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将寄养儿童尽早送入家庭,让他们在第一个心理社会阶段对周围世界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感,将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有利于亲情的建立。

  3  建立相对稳定的情感依赖,有利于亲情化的发展

    由于福利院儿童来院前经历了亲人的遗弃,来到福利院后其照料者也是频繁更换的,而且保育员与儿童的比例通常是一比几。初期的情感缺失和后来的照料者不固定以及缺乏来自照料者足够的社会性刺激,往往会使孩子无法对照料者形成特定的情感依恋,长此以往将导致情绪障碍,如童年脱抑制性依恋障碍(孤儿院综合征)等。将孩子送入家庭寄养,让他们有一个固定的照料者即寄养妈妈,在寄养妈妈稳定地为孩子提供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时,他们会对寄养妈妈形成稳定的依恋,这种依恋关系有助于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形成依恋安全感。应特别强调情感依赖的稳定性,我院曾寄养的一位重度智障的孩子,现在已经8岁了,在她7个月时进入了寄养家庭。在8年的共同生活中,她与家庭特别是寄养母亲建立了很强的依恋关系和亲情关系。去年寄养母亲因为股骨颈骨折没法继续照料她,我们遂将她重新安置。变换家长后,该儿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表现出分离焦虑,并对新家长一直持拒绝态度。而她最初的寄养父母在孩子离开后,非常地思念她、牵挂她,数月后母亲骨折愈合,她强烈要求这个孩子回到她身边。考虑到孩子重新安置后的不适应,我们满足了家长的要求,当孩子再次见到第一个寄养母亲时,她一头扎进了妈妈的怀抱,与母亲相拥而泣,让我们在场的人都感动得落泪。从这件事体会到重度智障的孩子也需要稳定的情感依赖,他们也会与家庭建立深厚的亲情。不是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改变孩子已建立起来的、稳定的情感依赖。

  4  注重对寄养儿童的情感反馈,以强化亲情化的形成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照顾者为被照顾者提供触觉的、视觉的、听觉的刺激是依恋的最重要、最可信赖的条件。寄养妈妈经常对婴儿进行目光的注视、身体的抚触和语言的交流,对于孩子感官的刺激与发育、语言、思维、情感的建立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母亲和孩子的交往应是一个相互反馈的过程。寄养家长要善于听取和捕捉孩子发出的信号,正确地解释和对待这些信号,并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孩子在感受这些反应时,就发展了一种对寄养家长的信任和预见,促进了他们智力和情感的发育。成人对婴儿信号的敏感性不同,导致婴儿对他们发出信号的效果的信任程度和对成人的依赖程度不同,从而影响依恋安全感的形成[4]。当孩子饥饿、尿布湿了、生病及其它身体不适时,孩子会露出不安、痛苦或哭闹的表情,母亲应能及时察觉并帮忙解除其身体的不适;当孩子对周围的世界表露出好奇感、探索欲、接触欲及安全欲时,母亲应用适当的方式满足他们的合理欲望;当孩子在母亲的关爱下,有了初步的情感反应,如对着母亲微笑、瞧着母亲的眼睛、注视着母亲活动时,母亲应回报以温柔的、爱的目光,用手轻轻的抚摸着儿童,用温馨的语言向儿童说着、笑着。母亲对孩子所作出的这些及时回应,会强化孩子的情感体验。这种相互的情感反馈,又进一步促进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会让他们形成对母亲的挚爱感,会强化已建立的亲情。母亲还应该经常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通过社会活动,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在家庭寄养工作的日常管理中,把寄养父母与儿童间的依赖状况、亲情化程度作为寄养工作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5  对寄养家庭的社会支持,是培育亲情化成长的土壤

    孩子进入寄养家庭后,会在养育、康复、心理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这往往对寄养家长造成很大的压力。研究发现,处于压力中的父母自我效能差,对儿童的温情较少,亲子交往困难。社会支持有助于减少压力对父母的消极影响[5]。这就要求加强对家庭寄养的社会支持。如对家长进行疾病的防治知识、急救知识、康复知识及育儿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解决寄养家庭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还可以充分利用媒体如电视、报纸等宣传,在寄养工作上给群众做好舆论向导,使广大市民能理解、肯定、赞许寄养家长的爱心行动,让寄养家长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信心,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另外,选择社区化的寄养模式也为他们提供了环境的支持。社区为寄养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我院发展的寄养家庭很集中,寄养家长间可以经常交流育儿经验,互帮互助,寄养儿童之间由于身世背景或身体状况大体相仿,避免了歧视和自卑,更容易相互接受、相处融洽。这种和谐的气氛也带动了社区家庭的孩子向他们靠近,和他们玩成一片,促进了包括社区家庭和寄养家庭在内的这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育。可见,社会支持对促进寄养家长及孩子间健康心理的发展和亲情化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参考文献】
    [1]陶 沙.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180.

  [2]陈 刚.寄养家庭环境对孤残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03,15(4):256.

  [3]陆 颖,曾凡林.弃、孤(残)儿童的情绪发展与收养准备[J].中国收养中心,2004:9.

  [4]卢乐山.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沈阳出版社,1994,10:170.

  [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7.


作者单位:武汉市儿童福利院,湖北 武汉 430061

作者: 周菊平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