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8期

治疗性沟通在精神病人及家属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精神病精神病人是一类以思维、情感和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特殊群体。精神病人对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产生一些影响,为提高住院精神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运用良好的沟通技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有效沟通的进行,使病人改变健康观......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病

  精神病人是一类以思维、情感和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特殊群体。精神病人对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产生一些影响,为提高住院精神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运用良好的沟通技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有效沟通的进行,使病人改变健康观念,采取促进、维持和恢复健康的行为,起到治疗性沟通的作用。有关研究显示99.45%住院病人希望护理人员与其进行沟通,95%以上护理人员认为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促进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  治疗性沟通的概念和要素
   
  治疗性沟通是心理学常用的一种治疗工具,它是一种沟通技巧,目的是帮助病人应对与适应改变的环境和现状,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学会如何有效的与人相处。有效地人际沟通有可能达到治疗性沟通的作用。因此,当护士认识到主动与病人沟通可增进与病人的关系,对病人的病情有治疗作用时,她们就应该积极关注病人面对的困难。当病人切实感受到这份关怀时,他们就会向护士倾诉他们的处境和内心感受,大部分病人愿意接受护士的建议和帮助,这样,护士就与病人建立了治疗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促进病人的康复是有积极作用的。在治疗性沟通过程中,真挚、尊重和同感心是其中的三个要素[1]。

  1.1  真挚  指沟通者在沟通过程中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以自己与病人相处,是表里如一的,他会诚实地向病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自内心地想帮助人,他不会为了自我保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会只是在扮演角色,将自己的真面目隐藏在一个专业的假面具后面。病人只有体验到沟通者的真挚,才会向其表露和倾诉自己的心理问题。

  1.2  尊重  尊重病人是沟通的基础,沟通者不仅需要从心理上尊重病人,更需要从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出对病人的尊重,表达尊重主要体现在对病人的关注、倾听和适当的反馈,在护患交流中护士应以关注、真诚和尊重的态度与沟通对象建立良好和谐的沟通关系,根据病人特点,采取合适的称谓同他们交谈,精神病人大多无自知力,思维内容零乱,讲话无中心主题,有些病人思想隐蔽,不愿暴露内心体验,护患之间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这就需要每位护士耐心地去体贴、关心患者并与之交流沟通,护士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是护理好病人的前提。

  1.3  同感心  即沟通者对病人内心世界的了解如同自己亲身体验了病人的经历一样。即护士不要凭借自己具有专业经验就自以为了解病人的心理感受而对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揣测或评判,认为病人应当怎样想或不应怎样想,而应用换位思维的方法耐心地与病人去交谈,无条件地接受和肯定病人的心理感受。

  2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病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都受到威胁时,本能地会出现恐惧,焦虑的感觉,这时病人将承受因患病带来生活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如果我们能更好的同情病人,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角度思考,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努力理解病人的态度的合理性,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是沟通成功的基础。

  2.1  注意减少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对病人造成的影响,接触病人时态度要热情和蔼,交谈时语言要亲切、文明,对年长者有礼貌,年青者要关心、体贴,为避免病人情绪激动,对病人敏感的话题尽量少提,多与病人讲解疾病的危害性和住院治疗的必要性。对病人担心的问题,要耐心细致的解释,并给予积极乐观的答复,要积极引导病人与医护人员合作,病区工作人员要热情服务,安排整洁,舒适的床位,教育同室病友互相关心和帮助,有什么心理需求多与责任护士沟通,并向病人介绍经管医生、责任护士、住院规则以及病区的生活设施等,使病人尽快熟悉住院生活和病房环境。

  2.2  注重语言沟通  与病人交谈应注意把握契机,讲究谈话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同时注意把握倾听技巧,对思想负担过重、情绪抑郁、消极悲观的病人,要经常与他们交谈,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帮助患者消除和克服思想负担与心理障碍,交谈时要有耐心,态度要诚恳,措词合理、表情专注,努力形成一个护患平等、友好和谐的交谈氛围。

  2.3  注重自己日常工作中的非语言行为  我们在工作中应尽量避免有可能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的非语言行为,同时把能对病人起积极作用的体语养成为自己日常工作的非语言行为,护士可以通过目光接触来表示同情、关注和安慰,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3  如何与病人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3.1  病室建立探视室,有相应的探视制度,一人有病往往牵动多人心,在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病人为重点的工作中,还应该为家属提供良好服务,有专人给病人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方面的宣传,积极配合医护治疗。

  3.2  有计划性地进行沟通,可以稳定家属的情绪,获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家属的心理是关心、理解、尊重。在病区中,有40%的病人家属是一年或更长时间来医院探望一次,他们与病人之间无感情上的交流,病人对他们也只是嗜好上的寄托,有20%的病人家属常年不来医院看望,即使偶尔来了,见了病人也只是匆匆说上三言两语,有的连病人的面都不见就匆匆而走,给病人留下的只有失望和精神上的压抑,还有10%的病人是由单位偶来交住院费、伙食费,家庭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如果家庭关爱丧失,就意味着缺乏稳定的社会支持,我们首先是帮助病人家属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减轻心理压力,认识疾病对家庭产生的关系,帮助亲属解决具体问题,并教会家属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3.3  适当增加探视时间,探视可以为长期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使其安心住院,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对家属而言,一方面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在心理上得到安慰,鼓励家属来院探视,放宽家庭探视可以改变病人预后。护士在为病人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增加探视时间、人次,满足病人家属的合理需求,是医护人员与精神病人家属之间沟通的主要内容,使他们能够对精神病护理在工作上、管理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减少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冲突,促进他们与医护人员的合作,使精神病人得到更好的社会关爱,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加强对精神病人的有效沟通,可以满足病人和家属的心理需求,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精神病区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宝珠,赵玉梅. 365例住院病人沟通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2,16(3): 151.


作者单位:江西省荣军医院,江西 樟树 331211

作者: 王新媛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