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0期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应激应对模式指导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应激应对模式指导方法及其对促进病人康复、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对我病区一段时间内入院的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应激应对模式指导,给其分析抑郁症性格因素、常见负性认知-应对模式中的几种倾向及其危害,之后帮助病人对照分析自己的个性缺陷,在认知、应对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应激应对模式指导方法及其对促进病人康复、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对我病区一段时间内入院的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应激应对模式指导,给其分析抑郁症性格因素、常见负性认知-应对模式中的几种倾向及其危害,之后帮助病人对照分析自己的个性缺陷,在认知、应对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导病人制定活动计划,培养积极的行为应对模式,练习和强化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接受指导的病人进行一年的追踪随访。结果:病人住院时间缩短,一年内复发率降低,出院后未发生自杀自伤事件。结论: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应激应对模式指导对促进病人康复、预防复发、减少消极应对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抑郁症 心理应激 应对

    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评价和觉察”的心理中介机制常存在一定的问题,由此产生非常态的负性情绪和消极行为应对模式,应对模式对抑郁症的发生、延续和复发起着甚为关键的成因作用[1]。对我病区2004年8月~2005年2月入院的31例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指导和训练,干预改变病人的应对方式[2],并进行了一年的追踪随访,对预防疾病复发起到一定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1  首先给病人分析抑郁症性格因素及其常见负性认知-应对模式中的几种倾向

    1.1  人格特征中具有较为明显的焦虑、强迫、冲动等特质的个体易发生抑郁障碍。具体表现为过分疑虑及谨慎,对细节、规则、秩序等过分关注,力求完美,道德感过强,谨小慎微,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交往,过分拘泥于社会习俗,刻板固执;或表现为持续和泛化的紧张感和忧虑;或在社交场合过分担心会被别人指责或拒绝等。

    1.2  常见负性认知-应对模式中的几种倾向

    1.2.1  绝对化的思想,即二分法思维,非此即彼的思想。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泾渭分明,偶尔一次遇到点挫折便认为自己是彻底的失败者,没有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就彻底地否定自己。

    1.2.2  过分概括、放大、缩小、任意推断。由于有过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就认为在别的事上也会同样倒霉。总是拿着放大镜找自己的缺点,把自己的缺点放大,优点缩小,歪曲本来面目。

    1.2.3  选择性抽象、精神过滤  只看到事物的消极一面,脑中就总是想着它,好象戴上了一个特殊镜片的眼镜,把一切积极的东西都过滤了。于是很快得出结论,认为每件事都是消极的。

    1.2.4  自我指向性  “我应该做这件事”或“我必须做那件事”,“某件事没做好都是我的过失”。总有个责任问题缠绕着自己。

    2  给病人分析以上个性缺陷和负性认知对情绪及日常应对行为的影响,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

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早期经验形成的图式,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察觉,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这些图式为某种严峻的生活实践所激活,则有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界,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如此,负性认知和负性情绪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使得问题持续加重。个性通常是个人比较固定的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模式的外在表现。一个完美型的人,总是力求把一切事情都办得最好,因而日常活动中总是表现得谨小慎微、循规蹈矩,成就感缺失,总认为没把事情办好,进而导致焦虑、自卑、强迫等负性认知和情绪,这些负性认知和情绪又影响着其正常的应对行为,致使那些对别人并不构成问题的“应激源”即可导致其过度应激,或者遇到某种危机时以自伤、自杀等极消极的应对方式去应对,严重影响其健康。

    3  和病人一起分析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其性格缺陷及负性认知图式,让病人认识到其抑郁状态源于认知上的负性评价。

    告诉病人,你的一切情绪都是你的思想或认识所产生的,“你目前的思想状况怎样,你也就感觉怎样”;当你感到抑郁时,是因为你的思想完全被“消极情绪”所控制,整个世界好象在黑暗的阴影笼罩之下,你往往相信事实真如你所想象的那样糟糕;消极思想几乎总是带有严重的歪曲性,它是你几乎一切痛苦的唯一原因。

    4  指导病人制定活动计划,培养积极的行为应对模式,练习和强化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4.1  每天作出活动计划,将任务分解为若干细小的容易完成的步骤,通过自身强化来增加成功机会的练习,使病人获得对于生活控制的感觉,提高面对应激情景的信心。

    4.2  要求病人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一天的收获、症状的好转或消失、认识上的领悟、自己一天的良性感觉等,通过读日记强化自己的成就感和控制感,增强自信心。

    4.3  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识别和检验负性自动想法,发现错误的观念及其赖于形成的认知过程,并加以验证,使之改


作者单位:河北省荣军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作者: 郭金明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