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3期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的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护理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目前以内科治疗为主,但仍有10%~15%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1],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pouchAnalAnastomosis,IPAA)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肠道重建的理想手术。......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 Ulcerative Colitis, UC )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目前以内科治疗为主,但仍有10%~15%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1],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Ileal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 )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肠道重建的理想手术。 我院于 1998 年 7 月~ 2006 年 12 月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进行了 IPAA 手术,31 例经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 例,其中,男性 16 例( 52% )、女性 15 例( 48% ),年龄 22 ~ 70 岁,中位年龄 38 岁。病程 9 个月~ 25 年,中位病程 13 年。 系统的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28 例,其中病情反复发作成慢性消耗状态 20 例,消化道出血 1 例,癌变 1 例,肠梗阻 1 例,假性息肉 30 例,术前均经常规检查及手术指征的严格选择(内科治疗无效、严重出血、肠穿孔、结肠狭窄引起梗阻、怀疑或证实癌变的患者),符合者给予手术,术后定期随访。

  1.2  手术方式及术后随访 

  31 例患者均采用全结直肠切除、 “ J ” 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所有患者行回肠造口, 3 个月后行造口还纳。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并发肠梗阻 1 例,保守治愈;贮袋吻合口瘘 1 例,延长回肠造口还纳时间8 个月,治愈出院。随访时间 6~78个月。直肠镜检查无溃疡复发及癌变,大便潜血阴性,男性性生活正常, 1 例术前癌变的患者已生存 15 个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病人病程较长,有相当程度的贫血和营养不良;病情反复发作使身心倍受煎熬,对手术治疗缺乏信心,尤其是人工肛门造口一时难以接受。针对这些特点,术前应做好以下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术前与病人充分沟通,弄清病人担心的问题及对治疗护理的要求。对病情不加隐瞒,耐心、细致地讲解该病的病理基础及暂做肠造瘘的必要性,简单介绍造口的基本知识,使病人对术后造口带来生活上的暂时不便提前有所认识,将精神上的打击降到最低程度,树立起乐观的信念,主动配合手术,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术后康复起着正相的促进作用。
 
  2.1.2  营养支持疗法 

  术前3~5天行全胃肠道外静脉高营养 ( TPN ) ,一方面可使肠道休息,将物理和化学刺激减少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补足了机体的能量所需,增强了抗病能力,可更好地耐受手术。

  2.1.2.1  TPN 采用中心静脉输入法 

  将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配成一定比例,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注;深静脉穿刺管用无菌纱布或一次性透明敷料覆盖,定时更换,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按计划将一天的营养液在 24 小时内按时、按量输入,防止过快与过慢,采用 3L 营养袋输注,应用输液泵,使营养液均匀恒速地持续输入。

  2.1.2 .2  配制好的营养液尽量及时输注 

  如不能及时输注,要求保存于4℃的冰箱内,但混合液不能长时间保存,以免储存的温度影响其稳定性,配制好的营养液在室温15~24℃的条件下24~48h内使用,严禁加热使用。

  2.1.2 .3  营养液输注通道

  严禁输注其他药物,以免影响营养液的稳定性。

  2.1.3  肠道准备 

  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可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我院自 1997 年以来,采用硫酸镁法肠道准备,代替了肥皂水灌肠,预防了由于多次肥皂水灌肠而产生肠黏膜充血、水肿、抵抗力降低等弊病,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方法如下:术前3天进流质饮食,口服甲硝唑0.4g,3次/d,庆大霉素16万U,2次/d,石麻油(石蜡油2份,蓖麻油1份)20ml,2次/d,抑制肠道内细菌生长繁殖,促进肠道内容物排泄。术前 18 小时口服或肌注甲氧氯普胺 10mg ,半小时后口服容积性泻药50% 硫酸镁 50ml ,再服 5%葡萄糖氯化钠1 500ml,2小时后重复服硫酸镁 50ml、5%葡萄糖氯化钠1 500ml。由于硫酸镁的高渗作用,阻碍肠道内水分吸收,产生导泻作用。同时给禁食、补液并严密观察病情及大便排出情况。肾功能不全、完全性肠梗阻、严重腹泻者不宜选用。

  2.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2.1  潜在的吻合口瘘 

  术前恰当的肠道准备,纠正病人的贫血、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术后采取确实可靠的胃肠减压,保持各管引流通畅,尤其是肛门内引流,可有效地减轻吻合口处张力,减少吻合口瘘及贮袋瘘的发生,促进吻合口早期愈合;必要时继续营养支持疗法,保持正氮平衡,再行全胃肠道外营养 3 ~ 5 天;术后 6 小时血压稳定及早采取半坐位,利于体位引流;严密观察盆腔引流及骶骨前引流液的量和性质,若有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
 
  2.2.2  潜在的出血 

  术后 24 ~ 48 小时易发生出血,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并记录;注意病人的面色、四肢末稍循环情况,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和盆腔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并做好记录。若 24 小时引流量超过 200ml ,且颜色鲜红,通知医生查找原因。

  2.2.3  潜在的切口和腹腔感染 

  根据医嘱联合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感染[2]。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正确给药,保持组织内充分的药物浓度,一般选用头孢类 + 氨基甙类 + 甲销唑,这样既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又可避免了药物的浪费,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2.2.4  潜在的血栓形成 

  术前做好高危人群的宣教;术后定时协助鼓励病人翻身,被动、主动下肢活动,促进静脉回流。尽可能避免下肢静脉用药,特别是高浓度的药物,因下肢距心脏较远,肌肉活动少,静脉回流差。

  2.3  健康指导 

  2.3.1  造口护理的指导 

  出院前学会正确应用人工造口袋,家属中至少有一人掌握肠造口的护理方法。鼓励病人在护士的监督下尽早动手操作,尽快适应排便方式的改变,最大程度达到自立的目的。更换肛袋时先用浸有温开水的湿毛巾擦洗造口及其周围皮肤,为防止擦洗时擦伤皮肤引起出血,可用中型肥皂作润滑剂。

  2.3.2  观察造口肠管有无水肿、渗血、回缩、脱落以及血运的情况,造口处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及时清除造口周围的粪便及肠液。

  2.3.3  饮食指导 

  注意饮食调理,少进促进肠蠕动及增加粪便量的食物如谷类、薯类,否则不利于造口清洁护理。也不可进食过精而便秘,少吃产气、油炸食品。注意多种维生素及钙的补充,指导患者多进食高钾、高钠食物。

  2.3.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如心情舒畅、性格开朗、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研究表明[3],心理因素特别是精神抑郁和焦虑与本病的发生和复发有较为肯定的关系,紧张情绪可造成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刺激肠蠕动,增强黏膜分泌,黏膜下层血管发生病变引起出血和溃疡。因此,良好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对术后康复,还是远期效果的维持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在观念上发生了改变[4], 病变早期积极选用外科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多数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手术成功率的提高,有待于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努力改善内环境状态前提下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行之有效的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郭 彭,马振峰,高 峰,等.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0):1435.

  [2]王万祥,寿乃延,孟兴凯,等.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临床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1999,7(2):67-68.

  [3]毕经彩.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治疗[J].安徽医药,2001,5(1):61.

  [4]高 枫.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6,10(2):87-90.


作者单位: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作者: 陈文峰,郑艳,王爱军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