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3期

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护理报告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嗜血细胞嗜血细胞综合征亦称嗜血细胞性网状细胞增生症,是一组以发热伴皮疹、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以及组织细胞吞噬形态完整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一般而言,发病年龄小于2岁提示家族性嗜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可能性大,且多有阳性家族史,属隐形遣传,诊断较......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嗜血细胞

  嗜血细胞综合征亦称嗜血细胞性网状细胞增生症,是一组以发热伴皮疹、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以及组织细胞吞噬形态完整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临床表现各异,发病因素多样,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多继发于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大多为病毒,其次为细菌、支原体等,亦可由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也常因病毒感染而诱发。一般而言,发病年龄小于2岁提示家族性嗜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可能性大,且多有阳性家族史,属隐形遣传,诊断较为困难。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4/12岁。主因腹泻4个月、间断发热10余天、加重1天于2006年7月26日17时入院。患儿于4个月前(生后不久)无明确诱因出现间断腹泻,大便4~5次/d,黄色或绿色糊状便,可见少量脓胨样物及黏液,无咳嗽、呕吐、腹胀及尿少。于2个月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8℃,于当地妇幼保健院住院,检查发现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后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经住院检查后诊断“嗜血细胞综合征”、“感染性腹泻”,应用“丙种球蛋白”、“环孢霉素A”、“VP-16”输液及口服治疗50天(剂量不详),热程约持续10余天。拟化疗10次,于化疗4次后腹泻达10余次/d,无法坚持,当时复查血常规已恢复正常,好转出院。出院后偶有发热,自行退至正常,大便仍4~6次/d,脓液及黏液较多,电话联系北京儿童医院后考虑与化疗相关,并存在感染性腹泻而入本院。入科后予赛扶欣抗感染,思密达保护肠黏膜及对症治疗,补充各种维生素,口服益气维血颗粒以纠正贫血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由于本病比较罕见,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护士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各项记录。本病表现为发热,且伴有皮疹、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且血细胞明显减少。观察血小板变化可作为本病活动性指征,血小板随着病情加重而减少,病情好转而回升。密切观察皮肤有无皮下出血点或皮肤瘀点、瘀斑,注射针眼有无出血不止,有无呕血、便血、血尿,有无不明原因腹痛、哭闹等内出血先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等表现,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  口腔护理 

  由于患儿病情重,持续发热,进食少,常可引起口腔感染。因此,要进行口腔护理2次/d,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糜烂、出血及鹅口疮等。

  2.3  皮肤护理 

  由于患儿发热、出皮疹,容易导致皮肤受损。皮疹搔痒时避免抓伤皮肤,应修剪指甲。注意会阴部、腹股沟、臀部护理,预防红臀和湿疹。

  2.4  预防出血 

  患儿卧床休息,尽量避免肌肉注射,在注射或静脉穿刺处按压5~15分钟,防止出血。高热时不宜使用酒精擦浴降温,以防血管扩张引起出血。给患儿穿宽松衣服,避免各种碰伤,防止损伤引起出血不止。

  2.5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不宜喂得过饱。当进食较少时,给予静脉补充氨基酸、能量合剂、白蛋白和脂肪乳等,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要,促进疾病恢复。

  2.6  腹泻护理 

  腹泻极易引起脱水,及时补充水分,准确记录大小便次数和量。注意大便气味、颜色、有无黏液或脓血等。按规定根据小儿需要补充热量。

  2.7  防止交叉感染 

  本病患儿,免疫力急剧低下,极易出现感染。应保护好患儿不受凉,限制探视,护理人员在执行各种操作前要洗手、戴口罩,保持病房清洁,每日空气消毒一次,用消毒水每天拖地两次。

  2.8  保护好静脉,预防静脉炎 

  静脉穿刺时选择弹性好、比较粗的血管,输液过程中观察有无肿胀,不能靠回血来判断是否通畅。一旦发生漏液后果严重。

  2.9  出院指导
 
  指导家长加强护理,避免着凉,预防感冒,注意每天大便次数及呕吐量,注意监测血常规,必要时复诊。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儿科,河北 保定 071000

作者: 陈海燕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