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24期

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护理及治疗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抑郁患者28例,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并予抗抑郁药物干预,对比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变化。结论:通过针对性心理护理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能明显缓解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生活活动能力。【关键词】脑......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抑郁患者28例,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并予抗抑郁药物干预,对比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效果满意21例(评分均值4±0.72),占75%。好转6例(评分均值9±0.57),占21.43%。效果不明显1例(评分值19)。总有效率为96.42%。结论:通过针对性心理护理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能明显缓解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失语、偏瘫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心理护理;治疗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对2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旨在缓解抑郁症状,促进卒中病情的康复,调动患者积极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均根据全国第2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与CT或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符合CCMD-3器质性抑郁综合征的症状诊断标准为入组条件。男16例,女12例,41~83岁,平均63.1岁。住院时间13~38天,平均(23±0.5)天。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症状评分[1],患者入院后即由主治以上神经、精神专业医师逐项评分填写量表。入院时量表评分与出院作对照,作为判定治疗效果的依据。量表总分反映病情严重程度,20分以上诊断为卒中后抑郁状态。随着病情好转总分减少,降至7分以下为效果满意,减为8~10分为好转,18分以上为效果不明显。根据入院时首次量表评分情况,作因子分析。归纳为:⑴迟滞性抑郁,⑵激越性抑郁,⑶焦虑反应,⑷躯体症状四个方面;有利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抗抑郁剂治疗。

    1.2.2  心理护理的内容及方法  心理护理在入院后即进行。内容包括:⑴重点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其悲观、焦虑不安情绪,树立疾病一定能治好的信念。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护理上从解决患者的日常生活困难着手,同时解决患者的躯体痛苦。对激越性抑郁者应予关心安慰,积极开导,使其正视病情,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对迟滞性抑郁患者,进行针对性引导,消除沮丧,克服消极悲观心理,鼓励和指导功能锻炼,向患者介绍治愈的典型病例,增强治愈信心。⑵老年患病后要求康复的心理非常迫切,愿意让有经验的老医生和护士给以治疗和护理。同时容易出现情绪低沉,心情忧郁。认为自己年龄大,患病后留下残疾,不能照顾自己,反而给亲人带来麻烦,增加经济负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轻生的心理。这部分患者存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他们,正视现实,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信心。对失语的患者应用动作、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人体语言给患者以鼓励和安慰。

    1.2.3  药物干预  在作好心理护理的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症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以精神与躯体性焦虑为主要表现者,用多虑平50~75 mg/d,2~3次服用。对迟滞性、激越性抑郁患者予西酞普兰20~40 mg/d,每日1次服用。伴有睡眠障碍者应用罗拉1~2 mg每晚睡前服用。

    2  结果

    28例经针对性心理护理与抗抑郁药物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如下:效果满意21例(评分均值4±0.72),占75%。好转6例(评分均值9±0.57),占21.43%。效果不明显1例(评分19分)。总有效率96.42%。

    3  讨论

    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比较多见,文献介绍发生率约为30%~50%[2],并且认为急性期即发生抑郁。本资料28例均为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原因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3]:⑴卒中后内源性抑郁,⑵对卒中后所产生的心理反应,⑶卒中后脑损伤的直接作用。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NE)降低有关[2]。 有学者认为卒中后抑郁的病残状态多为精神性而非躯体性。卒中后抑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因素,如不及时有效的进行临床干预, 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而且严重影响失语和肢体瘫痪的康复,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研究提示;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4],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能明显缓解抑郁状态,总有效率为96.42%,效果满意。我们认为;积极防治卒中后抑郁,对患者失语及肢体瘫痪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病人、家庭和社会负担,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念,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例数尚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1-202.

[2] 何 伋.临床心脑血管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22.

[3] 杨玲玲,左成业.器质性精神病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69-170.

[4] 何永姬,陈 远,车革方.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的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587.


作者单位: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潍坊 262400

作者: 赵丽芳,刘国芹,何洪程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