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期

结核病诊治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防病措施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调查分析表明,结核病死亡居各种疾病死因第7位,占全部传染病死亡的66。5%,我国全人口结核病死亡率高达35/10万。1993年4月23日在英国举行的结核项目协调咨询评审会上,WHO采取特别步骤宣布结核病全球告急[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调查分析表明,结核病死亡居各种疾病死因第7位,占全部传染病死亡的66.5%,我国全人口结核病死亡率高达35/10万。1993年4月23日在英国举行的结核项目协调咨询评审会上,WHO采取特别步骤宣布结核病全球告急[1]。过去5年里结核病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失控,发达国家中也在上升。一旦HIV感染在亚洲流行,将对全球结核病控制造成严重问题[2]。控制结核病任务艰巨,形势严峻,为了更有效地诊治结核患者,为国家和个人节约资金,现对结核病诊治中的一些误区及防治措施浅析如下:

  1  缺乏快速、特异的鉴别诊断手段
   
  在防结核工作开展较好的大中城市新发患者大多呈轻症或在普查时发现。在边疆少数民族和农村重症结核仍然不少,如肺结核常规摄片和痰菌检查因技术水平、试剂质量、操作方法造成漏诊、误诊而贻误治疗。新近开展的聚合酶联反应在基因水平上为结核病原学迅速、敏感、特异诊断开辟了新途径,48h可出结果,但需要有一定条件的医院才能实行。在临床工作中应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随时、反复、多次进行病原学诊断以指导治疗。

  2  不易与呼吸系统炎症相鉴别
    
  如结核性胸膜炎早期发热被误诊为上感而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退热,造成胸膜粘连、病灶播散,也有一部分患者对胸膜炎症状缺乏认识,一味地用抗菌药物而耽搁病情。因此,应将结核病控制与初级卫生保障相结合,加强宣教工作,提高认识。

  3  治疗不彻底,细菌耐药
   
  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病例没有执行合理、彻底治疗的原则,大多数患者病情不重,一旦好转则不予重视,擅自终止治疗而造成耐药,也有的患者单一种类用药。所谓合理,即针对不同病例采用联合用药,因为菌群每百万结核菌中总有一个(1×10-9)具天然异烟肼基因,单用异烟肼可杀灭其中极大多数,而先天耐药菌却可繁殖,使治疗失败。故在合并3~4种特效药同时治疗出现耐药变异株的频率将接近于零[3]。所谓彻底,就是坚持治疗方案遵嘱用药直至痊愈为止。有的不住院患者认为症状消失时常忘记服药或因毒性过敏反应中断用药。对以上现象防结核医务人员应重视,并有责任给予监督以完成正规服药计划。

  4  盲目合用维生素B6
   
  维生素B6与异烟肼结构相似而竞争同一酶系或两者结合成腙后由尿中排出,妨碍异烟肼的利用。有些医生把维生素B6做为抗结核治疗常规普遍使用,目的是对抗其副作用,其结果严重影响结核病治愈。因此,应充分掌握药理知识,合理指导患者治疗。

  5  滥用糖皮质激素
   
  原发型肺结核是小儿肺结核主要类型,如肺部原发病灶较小、吸收较快多不能为X所发现,而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病变仍继续发展。当淋巴结肿大并引起X线改变时则应诊断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肺门结核),临床上常误认为感冒或支气管炎而被忽视,滥用糖皮质激素退热使病灶扩散。早期诊断最为重要,如需要用糖皮质激素也是在足量抗结核药应用前提下适量、短程应用,且需及时停药。

  6  服药时间
   
  结核病药物口服应在空腹餐前半小时一次顿服,防止食物中和及胃酸分泌过多而降低药效。

  7  加强营养支持疗法
   
  尤其是体质瘦弱的患者,输血、高营养饮食对于提高抗结核药物的效果、缩短疗程有益处。

  8  提高卫生意识
   
  患者痰液应该焚烧,防止交叉感染。
   
  总之,结核疫情的好转或恶化虽然取决于从现在起是否迅速加强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但医务人员正确认识诊治过程误区并正确防治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左启华,主编.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25.

  [2] 宋文虎.结核病全球告急与我国控制现况[J].中级医刊,1997,32(2):146.

  [3] 崔祥宾,王鸣岐,萨藤三.实用肺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50.

  [4] 汪明性.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53.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医院,吉林 辉南 135100

作者: 郭艳秋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