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期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采取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服用氯氮平患者83例,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干预组实施干预措施12周。结果:对照组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结论: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控制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体重增加。【关键词】抗精......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采取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服用氯氮平患者83例,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干预组实施干预措施12周。结果:对照组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控制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体重增加。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体重增加;干预措施

  约50%的患者在长期使用典型和(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明显的体重增加,这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干扰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从而导致疾病的复发率增高,还可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病、严重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我院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3月~2005年3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的患者83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单一服用氯氮平治疗,服药12周后体重增加≥5kg以上,排除肥胖家族史及严重的躯体疾病。分为两组,干预组42例,对照组41例,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氯氮平单一治疗,在治疗前后每周测量体重。对干预组实施干预,为期12周。

  1.3  干预方法

  1.3.1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自卑、焦虑情绪,健康教育是预防药物所致肥胖最为重要的对策。

  1.3.2  饮食调节  对干预组制订相应的饮食计划,防止过量进食。

  1.3.3  增加运动  鼓励干预组患者参加工娱活动,加强户外活动和锻炼。
  
  1.3.4  换药  试换一种体重增加效应较轻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减量并加用思瑞康强化,或者换用思瑞康。

  1.3.5  药物抑制体重增加  氟西汀类药物,如氟西汀能抑制食欲,也可以用某些减肥药物,都尚在研究之中。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用t或χ2检验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体重增加的例数比较  12周后干预组体重较干预前增加≥5kg 8例,体重稍有下降15例;对照组体重增加≥5kg者21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9.45,P<0.01)。

  2.2  两组体重比较  12周后两组体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抗精神病药物致食欲增加的机制、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和多巴胺、5-HT、组胺神经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改变了性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平衡及胰岛素的敏感性,以致机体内分泌-代谢失调,导致肥胖的产生 。下丘脑中的内源性胺类物质(如儿茶酚胺、组胺和5-HT)能降低食欲[2]。刘铁桥[3]认为,氯氮平对单胺类、乙酰胆碱、组胺类受体均有较高的亲和力,故服用氯氮平早期可不同程度地导致体重增加。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饮食调节和增加运动等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降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曹玉萍.抗精神病药药源性肥胖的机制与对策[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2):80-84.

  [2] 郝 伟.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9.

  [3] 刘铁桥.新型抗精神病药的比较[J].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2000,27(3):75-79.


作者单位: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昌乐 262400

作者: 李海虹,徐小勇,郭丽华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