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期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方法:搜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结果:6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占第一位,其次是高脂血症和高血压,而糖尿病在青年冠心病中不占重要地......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方法:搜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结果:6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占第一位,其次是高脂血症和高血压,而糖尿病在青年冠心病中不占重要地位;冠脉单支血管病变多见,吸烟是青年患者早年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尽早戒烟,对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

  冠心病好发于中老年以上年龄组,2004年公布的我国成人营养与健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均为18.8%,即高血压与血脂异常患者均达1.6亿,其他因素肥胖6千万,超重2亿,糖尿病患者2千万,吸烟仍然严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这些因素导致心梗发病率急剧上升,并逐年呈年轻化趋势[1]。高血压、高血清总胆固醇及吸烟与冠心病发病有因果关系[2]。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初步探讨这些危险因素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关系,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7月住我院的40岁及其以下急性心肌梗死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符合1978年WHO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7~40岁(36±3.23)岁。分析病史、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以管腔狭窄≥50%为有意义病变。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判定标准:高血压和糖尿病按WHO标准;高脂血症按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2  结果  
      
  危险因素:60例患者中有45例(75%)是当前吸烟者,最大吸烟量为40支×20年。高血压12例(20%)。高脂血症18例(30%)。糖尿病仅1例(1.67%)。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36例(60%),双支病变16例(26.67%),三支病变4例(6.66%)。4例心肌梗死患者造影结果正常。

  3  讨论
       
  冠心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管腔狭窄,当狭窄达70%~80%时,心肌供血明显减少,临床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当发生斑块破裂——急性血栓形成时,即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已表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Imazio等在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吸烟、高血脂症、家族史是40岁以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糖尿病是中老年组冠心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Howard等研究表明,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关,是独立的、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本文结果显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占第一位(75%),而高脂血症、高血压因素分别占30%和20%,糖尿病仅1例(1.67%),表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次为高脂血症,而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在青年中冠心病中则占少数,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吸烟和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痉挛的独立危险因子,可使冠脉痉挛危险性分别增加4.2倍和2.3倍。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与其他危险因素有相加协同作用。例如,吸烟可使血清HDL-C下降,使纤维蛋白原增高,使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肌应激性,从而使合并其他危险因素者易于猝死,也增加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年龄愈小,相对危险性愈高[3]。本组造影结果显示,56例(93.33%)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中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60%),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分别占26.67%和6.66%。提示青年冠心病主要病理基础同一般冠心病一样是动脉粥样硬化,当其他危险因素增加时,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4例造影结果正常的患者,发病前均有短时间内大量吸烟,考虑与吸烟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有关。本组结果表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理基础仍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多为单支血管病变,吸烟是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本文结果表明,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吸烟是青年患者早年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注意节制生活,避免强烈应激,讲究精神卫生,尽早戒烟,可有助于减少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5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

  [2]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5规范化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7.

  [3]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5规范化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吉林 四平 136000;吉林省四平卫生学校

作者: 徐辉,崔春花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