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4期

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致粒细胞下降1例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2年前,在北京用氯氮平治疗(剂量为100mg/d)过程中发现粒细胞减少,最低为2。109/L,换用过氯丙嗪(最大剂量为400mg/d)、利培酮(最大剂量为2mg/d)、思瑞康(最大剂量为400mg/d)等治疗,由于粒细胞计数一直低于正常,药物均未达到治疗剂量。2讨论根据病史,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比较敏感,虽然换用多种药物,均有粒细......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病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汉族,18岁,因胡言乱语、行为紊乱加重1周,于2007年3月19日第1次入院 ,总病程6年。躯体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诊断:精神分裂症。2年前,在北京用氯氮平治疗(剂量为100mg/d)过程中发现粒细胞减少,最低为2.6×109/L,换用过氯丙嗪(最大剂量为400mg/d)、利培酮(最大剂量为2mg/d)、思瑞康(最大剂量为400mg/d)等治疗,由于粒细胞计数一直低于正常,药物均未达到治疗剂量。本次住院当日查WBC:3.94×109/L,原用利培酮1mg/d,在3天后改为阿立哌唑5mg/d,2周内增至30mg/d,合并强力升白片6粒/d、立血生120mg/d。3月28日查WBC:3.46×109/L。由于治疗过程中仍然情绪激惹、冲动伤人,故于4月4日换用奥氮平,4月19日增至25mg/d。4月4日查WBC:3.46×109/L。4月19日查WBC:4.98×109/L。4月23日查WBC:7.55×109/L。4月24日出院,正在随访中。

  2  讨论
      
  根据病史,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比较敏感,虽然换用多种药物,均有粒细胞下降现象,即使合并升白细胞药物也难以纠正。在抗精神病药中,以氯氮平引起粒细胞下降的报道较多。目前认为,药物导致粒细胞下降主要有两种发生机制:①药物选择性对骨髓造血系统的粒细胞有直接的、有量效关系的毒性作用,抑制粒细胞的形成。②迟发性反应,使用药物与出现粒细胞下降的时间隔为20~40天。这可能是一种抗体介导的特异性的、与剂量无关的、突发的免疫反应[1]。本案例因未做骨髓检查,不能判断粒细胞缺乏的机制是否属骨髓性。
     
  一般认为,药物在体内清除期为2周。本例合并升白细胞药物,停用利培酮,阿立哌唑使用1周后(3月28日)和2周后(4月4日),粒细胞计数仍低于正常。但是,停用阿立哌唑2周后,4月23日随访,粒细胞计数已恢复正常。阿立哌唑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与其他第一、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不同,是一种高度脂溶性的喹诺啉酮类衍生物,是多巴胺的部分激动剂[2]。虽然目前没有阿立哌唑粒细胞下降的报道,但是本例在阿立哌唑合并升白细胞药物治疗过程中,粒细胞计数一直低于正常,表明阿立哌唑与粒细胞下降仍有关系,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例提示,有粒细胞下降史的患者,在换用其它抗精神药物的过程中,包括副作用较少的新型抗精神药物阿立哌唑等,仍需要检测粒细胞计数。

【参考文献】
    [1] Marie FB,Stephen JS.Nonchemotherapy Drug-Indued Agranulocytosis:A Review of 118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J].Pharmacotherapy,2005,40(3):283-24.

  [2] 张 璞,李中东,焦 正.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阿立派唑[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3):238-240.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浦东 200124;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作者: 秦虹云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