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4期

老年口腔疾病的心理分析与防治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剖析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错误就医观念,引导老年人走出口腔疾病治疗的误区,树立口腔保健新观念。结果:患有恐癌症和焦虑症的老年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或治愈。结论:治疗和消除致病因素,解除疑虑,可提高口腔保健意识、改善生活质量。【关键词】老年。...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剖析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错误就医观念,引导老年人走出口腔疾病治疗的误区,树立口腔保健新观念。方法:分析320例60岁以上老人发病后的心理状态、病程、治疗情况。结果:患有恐癌症和焦虑症的老年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或治愈。结论:治疗和消除致病因素,解除疑虑,可提高口腔保健意识、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口腔;治疗与心态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化国家之列,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大,老年人的口腔疾病开始得到重视,老年口腔疾病大致可分为:牙体牙髓病、牙周病、老年性舌炎、口干综合征、口腔肿瘤、口腔黏膜病、舌痛症等。老年人往往是因全身性慢性疾病而并发口腔疾病,口腔疾病也可诱发全身性慢性疾病,因此,在治疗口腔疾病的同时必须兼顾全身情况。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005年2月~2006年2月对60岁以上320例老人登记分类。其中,男性150例,女性170例。分类方法:生活乐观态度;对疾病的紧张程度,病程长短,接受的治疗次数,对医生的信任度,投医方式,治疗效果,经济状况,精神状态,其它疾病资料,护理方式,文化程度,更年期反应程度,职业习惯。

  1.1  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 ①恐癌型;②观点陈旧自然老化型;③严谨慎重型;④多疑和条件受限悲观型;⑤身心疲惫型。

  1.1.1  恐癌型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诸多变化,文献资料分析,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10%发生口腔疾病或不适,机体对疼痛承受的能力降低。对于口腔疼痛和异常均要臆想到是癌症。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导致恐惧而乱投医,久医不愈更增加心理负担,怡误正规的有效治疗时机。

  1.1.2  观点陈旧自然老化型  口腔卫生知识老化者认为“人老掉牙是自然的”,对于牙体病和牙周病不认为是疾病,对牙痛不是病的理论根深蒂固,如无疼痛一般不去就医;或者简单地口服止痛药和消炎药,而造成错失治疗良机最终成为无牙颌或无功能颌而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适应力下降,对于义齿修复认为很麻烦,不能接受多次就诊和义齿修复的适应过程。

  1.1.3  严谨慎重型  许多老年人有一定的口腔保健知识,对口腔保健尤为重视,均能到正规口腔专科接受检查和治疗,能主动接受医生的正规指导和口腔知识学习。并能有效地教育家人正确做到口腔卫生保健。有效维持口腔卫生能力从而延缓口腔各种功能衰退。

  1.1.4  多疑和条件受限悲观型  由于老年人或多或少因内分泌的改变产生和遗留下更年期综合征的反应,对任何事物会产生怀疑,对医生诊断和治疗采取不信任态度。部分人受经济条件限制放弃口腔疾病的治疗而失去有效治疗良机。对于正常检查和必要的治疗均不能合作。都误认为自己已老无需治疗而影响生活质量,对口腔疾病治疗没有信心。

  1.1.5  身心疲惫型  部分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患,并发口腔疾病伴有行动不便且长期病痛,丧失治疗信心而拒绝就医;缺乏口腔卫生保健知识造成老年口腔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老年化程度增加,部分空巢老人更难以维持基本健康需求,口腔保健在社区必须更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医生加强口腔疾病理论知识的培训,可逐户宣传以普及口腔疾病知识并开展简单的对症治疗。

  1.2  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的特点

  1.2.1  消除老年人的恐惧心理  和蔼、亲切、耐心的服务态度至关重要,应详尽解释病因以便让其了解治疗方案,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感到医生的诊断可信,消除恐惧心理,减轻症状,提高免疫力,改善病痛,达到治愈目的。

  1.2.2  积极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更新陈旧观念  了解口腔的健康与全身健康的重要性,使其自觉接受口腔保健与治疗,达到防治两全的目的。因老年人的代谢和药物耐受力均衰退,这使得医务人员对于老年人用药需谨慎,用量要恰当。必要时需请内科医师会诊,共同确定整体治疗方案,使老年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1.2.3  开展新型科学的理念指导  充分宣教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健康关系。使其接受更科学的口腔保健理念,从而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目的。每次处置时间不宜过长,高龄老人仍需以保守治疗为主。治疗前详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及出血性趋向,拟定周密的治疗方案,给予正确、全面的治疗。

  1.2.4  耐心解释  对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老年人,需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解除多疑和悲观情绪。由于内分泌改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常感觉,如口腔疼痛、异物感、牙无力、舌麻木、舌痛症、时冷、时热、心悸、失眠、郁抑。所以,排除真正病痛后做诱导性治疗,消除患者疑虑和对症治疗,可给中药六味地黄丸口服,延缓衰老和减轻症状。

  1.2.5  床边治疗与护理  对于高龄卧床病人可考虑床边治疗,以解除症状和保守治疗为原则,特别是口腔护理至关重要,每天刷牙2~3次,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必要时行床边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2  结果
      
  恐癌型128例(占40%),被确诊为恶性肿瘤的6例(占4.7%)、良性肿瘤13例(占10.2%),均给予有效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得到原发病因治疗后解除了思想顾虑,消除了焦虑情绪,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心理健康,心情愉快,主动配合有效治疗,治愈率达96.5%。

  3  讨论
      
  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原则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准确无误的治疗方案,以征得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1]。耐心的说服解释、科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宣传、高超的医疗技术使老年患者得以充分的信任,解除真正的病痛,鼓励老年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积极主动地配合消除致病因素和隐患,解除精神压力、疑虑及病患,调整心态,使口腔疾患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老年人机体的免疫力,健康的口腔可以预防全身疾患并合理地补充营养,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传,理解老年人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对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除具备老年口腔医学知识和经验,还要具备心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震康,樊明文,傅民魁,主编现代口腔医学(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21.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3;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作者: 郑金红,刘光俊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