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4期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酒精我病区2005年8月~2007年8月收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54例。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戒断症状的出现,容易造成病人自杀、自伤、高热、感染或衰竭而死亡。为此,密切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至关重要。1安全护理病人醒酒后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不思进食,并有自杀言行。...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酒精

  我病区2005年8月~2007年8月收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54 例。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戒断症状的出现,容易造成病人自杀、自伤、高热、感染或衰竭而死亡。为此,密切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至关重要。

  1  安全护理
     
  病人醒酒后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不思进食,并有自杀言行。对此情况加强安全管理和巡视,使其活动不离开护理人员的视线;主动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告诉病人酒瘾是能戒掉的,身体不适是暂时的,戒掉以后则可过有质量的生活,病人表示理解。

  2  觅取行为的护理
     
  病人的身体不适使其出现了觅取行为,到处乱翻乱找,以期获取酒类。此时,并不采取训斥的方式,也不迁就病人,而是说服病人,肯定地告诉他在病房内是找不到酒的,如果继续喝,前期的治疗等于前功尽弃。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3  戒断症状的护理
     
  病人停酒 3 天后会出现戒断症状,如全身肌肉粗大震颤,伴有意识障碍,高声嘶叫,内容恐惧,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发热,兴奋躁动,阵发性四肢抽搐,皮肤呈青灰色。此时,将病人安置在安静的单人病房,床褥干燥柔软、平整,有专人护理,协助病人大小便。由于病人肌肉震颤抽搐,常常大小便于床上,要及时更换被褥,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病人极度躁动不安时给予保护性约束, 每30 分钟改变姿势一次,防止肌肉僵直或拉伤。遵医嘱给予补液治疗,及时留取化验标本,掌握病人的生理变化,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平衡,预防感染的发生。

  4  生活护理
     
  7 天后,病人兴奋躁动、肌震颤症状逐渐被控制,但意识仍呈朦胧状态,寻衣摸床,思维凌乱,说话内容不清。由于四肢强烈的抽搐,导致肌肉无力,四肢僵硬,行动不便,需要协助其日常生活,如喂饭喂药、协助大小便、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 ,提供可口的饭菜,保证能量的供给。

  5  康复护理
     
  半月后,病人的意识开始清晰,并对目前情景进行自我检查,认为以前自己的行为对不起家人、朋友,怕出院后得不到家人的谅解,有心理顾虑。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通知家人来院探视,嘱家人对病人要理解体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病人一起制定戒酒措施和预期目标。帮助病人安排生活时间表和适当的工娱疗,进行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鼓励病人参加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活动,建议病人与病情相似而控制较好的病友交流,使其充分认识到酒精对人体、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戒酒的自觉性。

  6  实行假出院和回访制度
     
  病人精神症状一旦控制,戒断症状完全消失,则给予办理假出院20天。离院时要求家属给病人以生活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尊重和关心病人,不计前嫌。告诉病人,有效杜绝再次饮酒是控制病情复发的关键,使其自觉抵制酒类。病人假出院期间如未出现再次饮酒,则给予办理出院手续。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潍坊 262400

作者: 夏文娟,王秀娟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