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4期

住院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跌倒跌倒是一种突发的、不自主的体位改变,导致摔在较低的物体,如地板、地面上,不包括由于瘫痪、癫痫发作或外来暴力作用引起的摔倒。跌倒可引起骨折、外伤,诱发心血管疾病等意外,故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1跌倒原因分析1。1年龄因素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几率最高,因为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统退化,对钠......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跌倒

  跌倒是一种突发的、不自主的体位改变,导致摔在较低的物体,如地板、地面上,不包括由于瘫痪、癫痫发作或外来暴力作用引起的摔倒。跌倒可引起骨折、外伤,诱发心血管疾病等意外,故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1  跌倒原因分析

  1.1  年龄因素  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几率最高,因为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统退化,对钠的吸收减退,使得肌肉强度不佳,导致肌力无法提高,走路的步伐变小,双臂摆动度缩小,因而重心不稳,加上平衡协调功能及感官功能退化,所以老年人经常容易因为轻碰障碍物而身体倾斜,进而发生跌倒。

  1.2  药物因素  很多药物可影响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增加了跌倒的发生率。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和麻醉镇痛药,被公认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其它药物如抗高血压药、强心药、抗组胺药、降血糖药、泻药等,均可引起跌倒。

  1.3  环境因素  如地面潮湿或台阶倾斜,病室、走廊障碍物过多,病床过高,床腿刹车未固定,鞋底或地面滑,高的门槛,灯光亮度过强或不足,没有夜灯,厕所内马桶较低使蹲下、起身不便,没有扶手的楼梯等。有研究显示,跌倒最易发生的地方是病人床旁,其次是在病人的房间里,这可能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较高有关。

  1.4  心理社会因素  由于怕麻烦别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体能,故常在不愿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发生意外跌倒。

  1.5  性别因素  女性老年患者的跌倒率比男性要高,因为,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

  1.6  卧床时间较久的老年病人,在开始下床时,因起身过猛、过快而造成暂时性脑缺血而跌倒。

  1.7  曾经发生过跌倒的病人,再次发生跌倒的概率增加。另外,跌倒病人其跌倒的方式与场所也非常相似。因此,对这些有跌倒史的病人,入院时应充分重视。

  2  跌倒的预防措施

  2.1  对于容易跌倒的病人在其床上贴上醒目标志,使其它医务人员及病人家属知道这个标志,表明病人容易跌倒,便于给予协助或帮助,对意识模糊或定向障碍病人,适当使用床旁护栏或专人看护,加强基础护理措施,对活动能力受限的病人,护士要指导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同时要指导病人缓慢起立、坐下等,一切活动要求平稳,并协助易跌倒病人变化体位。

  2.2  对长久卧床的病人,一定要嘱其家属勤按摩双下肢,在开始下床活动前,要先在床沿坐一会,然后再缓慢活动,适当增加活动量。

  2.3  老年病人跌倒后,心理抑郁,担心自己不能行动、生活不能自理,因而常常沮丧、焦虑、有恐惧感,整日不愿开口说话。因此,护士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4  指导老年病人更换衣服时取坐位,避免单腿站立穿裤子及鞋袜,以免跌倒。

  2.5  对服用镇静、催眠药的病人,劝其未完全清醒时不要下床活动。应用降糖、降压以及利尿药物的患者,注意用药反应。服泻药的病人经常观察是否需要排泄,协助易于跌倒的病人定时如厕。

  2.6  老年病人行走时步伐要缓慢,不要催促,及时给予协助。
  
  2.7  保持周围环境安全,尽量将病人安置在护士站附近,以方便观察。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地板干净不潮湿,通道无障碍物。将床旁呼叫器放在病人随手可触及的地方,并教会病人使用。将病人的生活用品如眼镜、拐杖等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将病床调置最低位置,锁好床、轮椅的轮子,确保其安全。穿合适的衣裤及鞋,防止绊倒。在走廊及厕所、浴室设置扶手杆,尽量使用座式马桶。

  2.8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的措施,应教育病人及其家属有关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需要实行的安全措施,鼓励病人在走动前及需要时,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
   
  总之,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老年病人,做好宣教,必要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防止老年病人跌倒的发生。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泌尿外科,河北 保定 071000

作者: 吕俊玲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