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6期

急诊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业务能力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护士心理素质业务能力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的原因、病理和急救治疗的专业。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急诊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其工作特点是随机性强,病人病情危重,病种复杂。因此,急诊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护士 心理素质 业务能力

  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的原因、病理和急救治疗的专业。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急诊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其工作特点是随机性强,病人病情危重,病种复杂。因此,急诊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突出的应变能力及高度的法律意识,才能胜任急诊科护理工作。本文对急诊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进行了以下探讨:

  1  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和谐的沟通技巧

  1.1  急诊科是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的场所 

  病人病情大多为既复杂又凶险的危重病人,特点是入院时间短、病情变化快、随时都有呼吸心跳骤停的可能。同时,由于发病突然,病人及家属毫无思想准备,情绪易激动,常对治疗护理不满意。这些都要求急诊护士牢固树立“抢救”第一的观念,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为临床诊断抢救提供可靠依据和及时、准确的处置。急诊护士经常处于高度紧张和心理疲劳状态,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这一紧张而繁忙的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紧急情况下沉着冷静,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工作;二是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护士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利他”和“助人”,有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具有高尚道德的护士,就会自觉自愿,竭尽全力地去为病人解除痛苦,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才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视病人如亲人,以病人之忧而忧,以病人之乐而乐。具备了这样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危机情况下,不惊慌失措,稳准快捷地对病人进行救治,才能在付出大量辛勤劳动而一时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时亦能正确对待周围的一切,获得心理平衡,保持乐观、积极而稳定的情形。

  1.2  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种 

  危重病人护理中,多采用非语言沟通,即举止、行为和表情动作的沟通方式。资料显示[1],在信息传递和交流(即沟通)的反映中,词语占7%,语调占38%,面部表情占55%。护士的情绪变化,尤其是面部表情对病人及家属都具有直接感染作用。在一个急、危、重症病人护理中,如果护士面孔紧张,动作惊慌,就会使病人感到自己处于险境之中,加重心理负担。因此,要求护士在紧张的气氛中,要注意保持面部表情的平和。在危、重病人救助中,护士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特殊角色。护士与病人接触时间相对较多,有效的沟通能调动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有助于医疗护理计划顺利进行。

  2  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和实践技能训练

  2.1  熟练掌握各专科的医疗护理和基础知识 

  尤其是基础护理、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及伦理道德、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应具有丰富的临床判断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基础、最主要的措施。尤其是伴有颅脑、胸部外伤的病人,常因舌后坠、血液、痰液及其他污物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因此,首先要检查呼吸道并设法保持其通畅,改善病人的通气功能。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以防病人休克失代偿后血压下降、静脉萎缩而导致穿刺困难。

  2.2  娴熟的技术往往能赢得时间 

  挽救生命,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时时体现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精神,紧急处理做到稳、准、轻、快、沉着冷静,让病人有安全感。操作准确无误,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操作,如现代化仪器的熟练使用、独到急救意识和观察能力、高超的急救技术和快速敏捷地协助医生评估隐匿伤情的能力,都要求急诊护士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

  3  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3.1  观察力是护理危、重症病人必备的能力和衡量护士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志[2] 

  护士的观察力对从病人身上获取直观资料、判断病人需要、帮助医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和护理效果以及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观察疾病作为每日重点工作之一,特别是对急、难、重症病人,应注意捕捉病情演变,动态掌握疾病过程。如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互相掩盖,各种治疗时有矛盾。如颅脑损伤高颅压合并休克时,休克使脑血流量下降,暂时缓解了颅内压,掩盖了颅内水肿的体征;应用脱水剂治疗时,应注意观察每小时尿量,及早发现肾功能异常;应用镇静剂,夜间观察应特别仔细,必要时轻唤病人,及早发现意识障碍。因此,保持各脏器功能和内环境稳定,不失时机地抢救生命,正确维护治疗平衡,不使受损的脏器再受损伤,多系统、多器官、多生命体征的监护是十分必要的。

  3.2  敏锐的观察力实际上是广泛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高尚情感的结合 

  通过敏锐的观察力,不仅可以从病人呼吸、脉搏、体温、皮肤颜色、口唇等方面获取信息,而且对病人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哭泣声、叹息声、呻吟声、咳嗽声等都有敏锐的觉察,能预感到病人的疾病和需要。如脑出血病人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减慢或不规则等脑疝征兆;肝硬化病人出现行为异常;机械通气病人颜面潮红;肺心病病人夜间失眠、白天嗜睡等,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把握抢救时机。

  4  高度的法律意识

  4.1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病人价值观念的改变和提高,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利意识、法律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护理安全要求提高,使得医疗纠纷与病人的健康权益、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护理工作稍有疏忽,就会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因此,急诊护理工作都应严格遵循操作常规,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4.2  加强服务意识,改善护患关系 

  从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着手,不断强化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认识到,随着病人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的需求也随之改变,希望被尊重,要求有舒适的诊疗条件,得到及时治疗。所以,要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克服只强调急诊工作忙、压力大、护理工作难等不正确认识,变被动等病人服务为主动为病人提供方便,想方设法满足病人的需求。学会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始终以理智的态度抑制非理性冲动,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同情心接待每一位病人。只有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护患冲突的发生[3]。
      
  急诊医疗行为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人群,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而医疗行为又是具有超过各种服务至上的高科技行为的组合活动,具有高风险性,应使每一位护士认识到对急诊医疗活动中承担着高风险的义务。对一些高风险活动,只有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制定相应措施,自觉做好每个环节工作,才能形成集体意识和高尚群体目标加精湛技术的医护战斗团体。

【参考文献】
    [1]朱桂玉,杨朝爱,曹秀玲.护患沟通技巧与方法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2):193-194.

  [2]沈亚娟.浅谈运用有意注意提高急诊护士病情观察能力[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52.

  [3]刘明溱,孙光研.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2000,5(20):40.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5

作者: 闻俊修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