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8期

颈椎牵引的技巧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颈椎病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根据病损部位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牵引适用于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对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颈椎小关节错缝和颈椎滑脱亦......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
   
  根据病损部位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牵引适用于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对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颈椎小关节错缝和颈椎滑脱亦可应用。对重度的脊髓型、重度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椎体大型骨赘或骨桥形成者,应慎用或不用。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段。牵引的目的主要是调节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平衡,解除颈部肌痉挛,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牵开嵌顿的的小关节滑囊;缓解因椎间隙和椎间孔变窄、椎间盘突出或小关节功能紊乱所造成的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受压,增加有效血流量;缓冲椎间盘组织周缘的压力,使突出物回纳复位等,从而改变症状。但是,牵引过程中如果牵引带放置部位不当,颈椎不能保持中立位,会造成牵引重力不均匀,牵引时间过长、重量过大等,不仅不能缓解肌肉痉挛和减轻椎间孔内的压力,反而会使颈椎周围的神经、软组织损伤,充血水肿,甚至会危及病人生命。因此,颈椎牵引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掌握要领,才能达到安全治疗的目的。
       
  颈椎牵引通常采用枕颌带牵引法。牵引的姿势分坐式和卧式两种,坐式简便易行,易于调整牵引重量、角度。卧位牵引适合于需要持续牵引时间长或合并有急性损伤的患者。
       
  颈椎牵引的力量可受体位、头颈部的重量、应用的牵引方法、牵引时摩擦力的大小和牵引装置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认为,椎间盘急慢性损伤后,颈椎稳定性下降,对部分颈椎病患者(神经根型、颈型颈椎病)采用轻度前屈位、4~6kg的牵引方法,更符合颈椎的生物力学原理。牵引重量最多不宜超过10kg。对于年老体弱、骨质疏松、椎间盘退变、脊髓型或日后需要手术治疗者牵引力保持4kg以下,以免造成颈椎拉伸移位过大而加重颈椎不稳。
       
  牵引时间是颈椎牵引中又一重要因素,牵引时间与牵引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牵引力较大时则牵引时间稍短,反之,则稍长一些。但并非牵引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因为颈椎牵引时椎体分离达最大限度的时间发生在给定牵引力的最初几分钟内。一般牵引时间15~20分钟效果最佳。重症患者可行持续牵引,每日牵引6~8小时。
   
  医学专家研究认为,治疗初期,宜选用较小的后伸角度。渐增加至15度为止。后伸15度牵引方向,力线正好沿中上段颈椎的轴线,该位置的牵引对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及调节颈椎内外力学平衡最为合适。有少数颈椎病患者在施行牵引时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有人在开始牵引时,出现颈背部不适、疼痛和疲劳感,可采取轻重量牵引,逐步掌握好牵引力,多能避免。椎动脉型或交感神经型的患者在牵引治疗的最初几天,有的出现头胀、头昏等症状,多系牵引角度不当所致,可适当调整牵引角度,上述症状多可缓解。对重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牵引时出现下肢症状加重者,如果经过调整牵引重量和角度后仍无改善,应终止牵引。
    
  对于牵引的重量、时间和次数,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体质强弱、颈部肌肉发育情况、疾病的证型以及患者对牵引的反应等情况而定,切不可千篇一律地对待,可在反复实践过程和临床经验中摸索适合的牵引重量、时间和次数。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创伤骨科,河北 保定 071000

作者: 王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