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8期

鼻衄并发晕厥患者的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鼻衄鼻衄又称鼻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并发症状[1],亦是耳鼻喉科的急重症之一。我院于2004~2006年间有鼻衄患者79例,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都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并发晕厥5例,其中,男4例、女1例。2典型病例患者,男,65岁,于2006年11月1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鼻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鼻衄

  鼻衄又称鼻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并发症状[1],亦是耳鼻喉科的急重症之一。鼻中隔前端有血管丛,叫克氏区或黎氏动脉丛,是“易出血区”。鼻出血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大类。其中,全身因素包括高血压、血管硬化(多见于中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病凝血功能障碍;脾功能亢进;发热;高空作业;妇女月经前期等。局部因素包括鼻外伤、鼻腔良性疾病(如鼻中隔偏曲、出血坏死性息肉)、鼻腔肿瘤(如血管瘤、恶性肿瘤)、鼻中隔前端血管扩张等[2]。我院于2004~2006年间有鼻衄患者79例,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都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9例,男52例,女27例,年龄11~90岁。并发晕厥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34~76岁。

  1.2  典型病例  患者,男,65岁,于2006年11月1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鼻衄,量约200ml,经前后鼻孔填塞后止血。11月20日10时取出鼻腔填塞物,无出血。19时又出现鼻衄,量约500ml,伴有头痛、头晕,神清语明,体温36℃,脉搏108次/min,血压22.0/12.0kPa。立即行左侧前、后鼻孔填塞,右侧前鼻孔填塞术,同时静脉给予止血药物,经处理后无出血。21日凌晨1时,病人坐起排尿时出现晕厥,意识不清,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双手抽搐,血压16.0/9.33kPa,脉搏126次/min,立即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静脉给予10%葡萄糖500ml,加止血芳酸0.2g、维生素C 2.5g,肌内注射安痛定2ml。取出右侧前鼻孔填塞物。5分钟后病人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良好,无抽搐,血压24.0/12.0kPa,脉搏88次/min,病情逐渐稳定,经8小时的止血、抗感染及原发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病人痊愈出院。

  1.3  护理

  1.3.1  鼻出血的护理  ①如为少量出血取头高位,大量出血则采取平卧位,出血侧在下,避免活动,勿说话,保持安静。②消除精神紧张。③局部冷敷。④叮嘱病人不要咽下流入咽部的血液。⑤随时观测出血量、时间、部位,及时报告医生。⑥备好鼻腔填塞术所需物品、急救药品,及时补液。⑦必要时备血。

  1.3.2  行前、后鼻孔填塞时的护理  ①取半卧位,勿说话,给予精神安慰,保持情绪稳定,充分休息。②保持病室安静,湿度在80%以上。③指导病人用口呼吸,口腔覆盖两层生理盐水纱布,必要时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④局部冷敷,减少出血,减轻疼痛。⑤止血后有时可出现血性眼泪,嘱患者勿惊恐。⑥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⑦保持口腔卫生,给予特殊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中耳炎、咽炎等并发症。⑧给予软质、温凉饮食,注意营养成分,保持大便通畅。

  1.3.3  取出鼻腔填塞物后的护理  ①测量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再出血。②保持安静,根据情况逐渐恢复日常生活。③不要用力擤鼻涕及用力挖鼻孔。④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吸烟、不喝酒。⑤生活规律,注意休息及大便通畅。

  2  讨论
   
  该病人在双侧鼻孔填塞止血后,突然出现晕厥,其原因有如下3点:①由于体位突然改变,脑灌注压减少,静脉回流减少,使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大脑抑制状态,引起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即晕厥,它是一种非癫痫性原发性神经性意识障碍。②血液中代谢物质的缺乏、氧气缺乏。患者双侧鼻孔填塞、气体交换受损,血氧饱合度下降,脑缺氧,脑能量代谢障碍;低血糖,血液的丧失,导致外源性葡萄糖缺乏。机体为了维持代谢,利用内源性底物,从而引起氨基酸代谢紊乱。③由于疼痛、焦虑、恐惧,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及失眠。
   
  在护理鼻衄患者出血时、鼻腔填塞时及取出鼻腔填塞物后3个阶段中,根据晕厥产生的原因,要注意加强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止痛、补液、情绪方面的护理,从而使晕厥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


作者单位:中国煤矿工人长白山温泉疗养院,吉林 通化 134500

作者: 苗丽春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