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8期

精神科与综合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对象护理人员的压力及程度,特别是精神科护士这个特殊的群体,为减轻护士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调查,并与综合科护士相对照。结果:护理人员的压力源主要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与资源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对象护理人员的压力及程度,特别是精神科护士这个特殊的群体,为减轻护士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调查,并与综合科护士相对照。结果:护理人员的压力源主要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与资源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其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是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共同的压力源,但精神科护士的压力表现得更突出,其它几个方面综合科护士压力程度较高。结论:护士尤其是精神科护士存在着多种压力源,建议关注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重视护士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关键词】  精神科;综合科;护士;压力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日益重视护士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精神科护士作为护理行业的特殊群体,由于其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社会地位、职业风险等原因,造成其精神紧张和工作压力比一般职业更为突出。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抑郁发生率占47.4%,焦虑发生率为42.26%。本文对我院110名精神科护士和其它两所综合性医院130名护士所面临的主要压力源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尽可能地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护理工作质量。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我院在职110名精神科护士和市其它两所医院130名综合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它是根据中国国情设计并请教美国、泰国及中国护理专家修订而成。本量表由35个条目组成,分别为:①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②工作及时间分配问题;③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④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⑤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5个子条目,采用0~4级评分法,其信度α值为0.90。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起始处有简明的指导语,说明调查的意义及填写要求。调查者与各医院护理部联系,由各科护士长发放问卷,被调查者以无记名形式单独填写,一周后由调查者收回。结果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及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33份,回收有效率97.1%。其中,精神科109份,综合科124份(包括内、外、妇、急诊科)。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见表1,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精神科与综合科护士的一般情况比较(略)

  2.2  统计学资料分析

  2.2.1  两组护士压力源比较  见表2。结果显示,两组在量表5个子条目均分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护士压力源比较(略)

  2.2.2  两组在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比较  见表3。结果显示:担心出现意外及差错事故、病人不合作、不礼貌三个压力源,精神科护士压力程度较高。在担心操作引起不适、护理的病人病情过重、护理的病人突然死亡三个压力源,综合科护士压力程度较高。

  表3  两组在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比较(略)

  2.2.3  两组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比较  见表4。结果显示,工作量大、上班护士数量少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均分较高。在无时间实施心理护理、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非护理性工作太多三个压力源,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和高度显著性意义,前两者综合科护士压力程度较高,后者精神科护士压力程度较高。

  表4  两组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比较(略)

  2.2.4  两组在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问题的比较  见表5。结果显示,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综合科护士压力程度较高。

  表5  两组在工作环境资源及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比较(略)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护理危重频死病人或护理危重患儿、护理艾滋病病人及精神病病人,护士所受压力较大[1]。精神科护士长期在高风险的压力下工作,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使工作热情降低,导致职业倦怠[2]。本文对两组护士压力源的比较,发现如下问题:

  3.1  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是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共同的压力源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均分较高,在2.59~3.18之间,依次为专业的社会地位低、工资和福利待遇低、晋升和深造的机会太少、经常倒班等。与李小妹等调查结果相一致[3]。其原因与社会上普遍重医轻护、对护理人员的价值和贡献认识不足有关。精神科护士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此压力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及医学界内部对精神病和精神医学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不仅精神病人受歧视,就连为精神病人服务的护士也被人看不起,致使部分精神科护士感到自卑与挫折,再加上精神病人的症状多种多样,有些病人的自伤、他伤等意外和一些人身攻击防不胜防,护士在值班期间精神上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验不到工作的快乐和价值。造成工作热情降低,专业思想不稳定;医院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上,医护比例悬殊,护士外出进修、深造的机会极少;精神科护士为双岗制,护理人员基数大、晋升指标少,尤其是高级职称,编制比例有限,竞争激烈,使护士望而生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专业的发展;在福利待遇方面虽然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俗名挨打费,但与精神科护士所承担的职业风险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而医院在制定奖金分配方案时,医生的系数往往比护士高。上述原因,使护士感到心理压抑,不平衡、不满和压力随之而生。
      
  护士频繁的夜班,导致生活节奏紊乱,使体力和精力负荷加重。在精神科,护士的夜班不同于综合科,护士的岗位不在护士站或办公室,而在一级护理病人身边,夜班护士必须保持精力充沛,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随时巡视病房,否则可能发生病人自杀、自伤、外逃等意外事件,甚至被病人攻击。苗涛报道,在受伤害的护士中,大小夜班发生者占伤害事件83.3%,因此,夜班护士常感到精神紧张和心身疲惫。
  
  3.2  担心出差错事故及精神科意外是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主要与精神科护士面对的服务对象有较大的关系。精神病人在急性发作期,多存在严重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表现不合作,言语不礼貌,随时可能发生冲动伤人、毁物、自杀、自伤、出走等行为。在精神病人的攻击对象中,护士接触病人时间最长,因而被攻击的概率最高,我院每个护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病人的伤害,严重者有咬伤、踢伤、打伤、砍伤、抓伤、掐伤等。因此,对精神科护士而言,被攻击是一种严重的工作压力。
      
  在担心出现意外及差错事故这个压力源中,精神科护士除担心治疗、服药中出现差错外,更主要地是担心出现意外事件。因为住院精神病人是有损害行为的高危人群,在这些高危人群集中的地方,杜绝意外事件是极困难的。医院及各个病房尽管采取了相关的安全措施,但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令人防不胜防。由于精神病人属无行为能力者,且住院病人又无陪护,一旦发生自杀、自伤、伤人等意外事件,得不到家属的理解和尊重,常导致医疗纠纷。意外事件的处理结果往往与当班护士直接相关,轻则扣奖金、工资,重则停岗,更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不少临床一线的护士希望调离精神科,到医技或行政科室工作。

  3.3  综合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综合科与精神科护士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压力源有病区拥挤、无时间实施心理护理、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护理的病人病情过重或突然死亡、担心操作引起不适、医生对护理工作过分挑剔、与医生发生冲突等,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综合科病人数量多、周转率快、探视陪护人员多,拥挤的病房,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有害致病因子的威胁都会成为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②综合科疑难、重症患者多、病人及家属要求高,工作量大、实施抢救多、超负荷工作状态,经常面对垂死状态和死亡现象的刺激,对心理影响较大。繁杂的护理记录、严格的书写要求、工作任务重、人员少、整日忙于治疗,无时间实施心理护理。③经常处于应急状态,易发生各种人际冲突。医护之间由于认识上的分歧,配合不默契等原因,易发生矛盾和冲突。
  
  3.4  本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除了护理方面某些条目压力程度高于综合科护士外,其它方面均较综合科护士压力程度为低,说明精神科护士心理承受能力、对压力的适应能力优于综合科护士。其原因可能与精神科护士注重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与多年的精神科护理工作经验、与直接承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有关。护士在为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同时,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提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于服务对象和精神科专业本身。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吸取国外的护理管理经验,建立护理人员自己的支持系统,如护理人员健身娱乐中心、心理咨询室等[4],使护理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得到锻炼和放松,以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医院在职称晋升、继续教育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应向临床护士倾斜;定期进行减压训练,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加强安全设施,病房结构和布局应有利于管理,并充分考虑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降低职业风险。本调查还提示,综合科护士应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增强对压力的适应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敖 薪.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士杂志,2000,16(7):1-3.

  [2] 章秋萍,倪煜青,陈爱华.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5,14(5):455.

  [3]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

  [4] 敖 薪.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士杂志,2000,16(7):1-3.


作者单位:河南第二荣康医院,河南 洛阳 471013

作者: 周学华,马书礼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