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9期

高血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效果评估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效果。方法:由广外大街站选取辖区内50例血压在正常高值及临界高血压患者,且未服用降压药物,列为高血压高危人群,有计划的进行行为干预活动,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后高危人群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通过1年的行为干预,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得到有效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效果。方法:由广外大街站选取辖区内50例血压在正常高值及临界高血压患者,且未服用降压药物,列为高血压高危人群,有计划的进行行为干预活动,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 、后高危人群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通过1年的行为干预,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高血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是预防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危人群 行为干预

  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广外大街社区卫生站选取辖区内50例高血压高危人群居民实施了为期1年的行为干预,并进行了干预后的效果评估,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高危人群的个体筛选主要依据个体的两次血压平均值 (130~149/85~94 mm Hg) ,血压正常高值及高血压Ⅰ级临界未经药物治疗者。年龄45~70岁,平均 (60.6±7.8)岁,所有病例均有遗传家族史、嗜盐和缺乏运动量的中老年人。

  1.2  干预方法

  1.2.1  高血压相关知识测试 

  试卷统一由疾控中心出题印发,按满分100分设置:分为⑴不合格(〈60分)  ⑵合格(60~69分) ⑶良好(≥70分)。

  1.2.2  开展健康教育
 
  ①每个月举办1次高血压相关知识专题讲座(包括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发症以及引起高血压的种种因素,使高危人群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有足够的认识。)。②定期发放宣传资料,推荐有关高血压的书籍、杂志供阅 。③开展热线电话咨询向高危人群解答问题。④由社区医生向参加项目人员面对面进行知识教育。

  1.2.3  行为干预措施

  ①生活方式的干预:针对高危人群个体设置饮食和运动指导意见,并落实到每个人,通过健康教育宣传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带领他们做健身训练操,并建议他们采用慢跑、游泳、爬楼梯、骑自行车、打球等自我习惯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强化运动的强度要中等,每日能达到最佳心率(170-年龄)持续30分钟以上,每次饭后30分钟也要适量运动30分~1小时,改变以前缺乏体育锻炼及饭后立即小睡的生活方式。

  1.3  血压控制标准[1] 

  (1)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15 mm Hg以上;(2)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10~15 mm Hg;(3)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者。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为前后两个样本的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秩和检验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设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高危人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u=  15,23,P<0.05,见表1)。表1  干预前后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略)

  2.2  干预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P<0.01,见表2)。表2  干预前后血压均值(略)

  2.4  血压控制情况  社区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效果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u= 196.6,P<0.05,见表3)。表3  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效果比较(略)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主要危害心脑血管的疾病之一,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愈来越多引起各界的关注。根据危险度分层,低度危险组即正常高值及临界高血压不伴有靶器官损害者,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2]。根据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饮食、低体力活动以及缺乏健康促进知识使高血压高危人群人数迅猛增长,即将成为高血压患者,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将给社会和每个家庭带来沉重的生活、经济负担。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有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至。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有些发病因素已较为明确。如精神因素、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超重是其主要的原因,属于生活方式疾病,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要改变缺乏体力活动生活方式,减少热量摄入,增加身体能量支出,达到营养平衡目的,尤其是超重者。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2],是消耗身体多余能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可有效的改善人们的行为,以及健康促进的观念,从而使干预前、后血压均值下降 ,血压控制效果也明显提高。另外,利用社区门诊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制定个人行为计划,从而有效的促进人的健康,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监测、随访、干预,能提高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但真正达到降低体重、控制血压、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需要医患双方持之以恒互动,使高危人群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对高血压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活动简便经济、易行,是高血压一级预防在社区最理想的控制手段,非常适合社区高危人群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蔡俊明,邓健中,等.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R].中国全科医学,2005,8(16):1343.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3.


作者单位:宣武区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外大街社区站,北京 100055

作者: 刘玉红,杨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