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0期

健康促进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健康教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发展主要经历3个时期。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不高,在人群中主要疾病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当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仅占到人口死亡的5%~10%。...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健康教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发展主要经历3个时期。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不高,在人群中主要疾病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当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仅占到人口死亡的5%~10%;中期,随着某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构成人类死亡原因的10%~30%。近期,即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使心脑血管疾病日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生年龄提前,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到总死亡原因的35%~45%。在我国城市,每年发生脑血管病的病人约200/10万,农村约为180/10万,也就说,全国每年新添脑血管病人约200万人。
   
  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死于血管疾病的人1 700万,在每3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数字到2020年预计将增加50%,而且死亡人数的80%分布在中低等收入国家。

  1  主要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隐匿、潜伏期长,常常是一体多病,一因多果,相互关联,一种疾病往往造成另一种疾病的发生。众多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危险因素是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吸烟、酗酒、肥胖、缺少运动、心理压力等,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心脑血管疾病确定为生活方式病。当然,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也有非行为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等,年龄越大, 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越大,男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略高于女姓。

  2  主要干预策略

  2.1  大力宣传控制高血压

  在常年开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科普宣传的基础上,每年高血压日(10月8日)前后,健康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高血压的危害和产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高脂饮食、久坐不动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还可组织“高血压防治知识竞赛”,这种竞赛的形式可以在群众往来较多的地方举行。

  2.2  倡导平衡膳食、低盐低脂饮食 

  由于长期进食高脂肪食物会使血脂水平升高,特别是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增高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越大,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保护作用。因此,要在群众中倡导不进食高脂饮食,对于胆固醇含量超过100mg的食物,要尽量少吃,超过400mg的尽量不吃。另外,长期从食物中摄取盐份太多的人也容易患高血压,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要提倡膳食平衡,低盐饮食。

  2.3  戒烟限酒 

  戒烟、限定饮酒量是控制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必须加大吸烟酗酒有害健康的宣传,同时要营造不吸烟、不酗酒的氛围。尤其是节假日或其他喜庆的日子,要特别加大宣传力度。一般来说,酒精摄入量9~30克/d,对冠心病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酒精摄入量大于34g/d,则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开始上升。这是因为酒精对机体的影响是复杂的,它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降低冠心病的危险;但是,能增加高血压和心肌损害的危险,因此,饮酒只能适量。

  2.4  坚持参加适量运动 

  通过社区领导、机关、企事单位领导组织群众经常参加各种适宜的活动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为了方便群众参加运动,可在各社区设置运动器材。使广大群众知道并相信,适量运动可增加机体对氧的摄取量和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即使是低运动量对心脑血管病也具有保护作用,但是,过度的剧烈运动也可诱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心脑血管病患者应选择以下肢运动为主的项目,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爬山等,要求每周至少锻炼3~5次,每次20~60分钟,每分钟消耗4~5千卡热量,每次活动时间为48分钟,消耗的总热量为224千卡。
   
  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健康教育原则是:在疾病发生的不同阶段实施原级预防、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为主的策略,以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其中,原级预防强调从小抓起,在疾病发生之前的健康期预防危险因素的出现;一级预防是在病原早期,即存在危险因素时的干预危险因素的出现;二级预防则是通过健康教育促使更多的人参加体检和疾病的筛查,以便更早发现、早治疗;三级预防是指在疾病发生后,通过健康教育加速康复,防止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为疾病预防和控制而开展的健康教育,其关键是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动员社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401-406.


作者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作者: 夏立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