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1期

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提高护士应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方法:提高护士责任心和专业素质,落实护理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加强质量监控,重视环节质量管理,规范护理工作程序。结果:护理风险发生率逐年下降。结论:护理风险事件下降,住院患者不断上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提高护士应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方法:提高护士责任心和专业素质,落实护理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加强质量监控,重视环节质量管理,规范护理工作程序。结果:护理风险发生率逐年下降。结论:护理风险事件下降,住院患者不断上升。

【关键词】  护理风险;护理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即使是及其简单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为了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士防范风险能力,作者对近三年我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采取了积极的防范对策,有效地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

  1  资料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共发生护理风险245例,其中2005年106例,2006年72例,2007年67例。

  2  资料来源

  2.1  护士长坚持每天至少四次查房,将查房发现的护理风险事件和安全隐患逐一记录在工作手册上。

  2.2  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收集患者反映的情况。

  2.3  通过医生、护士、患者、卫生员了解病区情况。

  3  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

  3.1  工作粗心大意,查对医嘱不及时,查对不认真等引起执行医嘱错误。

  3.1.1  漏做医嘱,执行者未及时发现,虽采取了补救措施,但因重新穿刺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给护士增加了劳动量。2005年有9例,2006年5例,2007年1例。

  3.1.2  执行医嘱给药不当引起发药错误:错发、少发、多发口服药。2005年11例,2006年8例,2007年2例。

  3.1.3  未按规定时间给患者注射胰岛素或查血糖。2005年3例,2006年2例,2007年无。

  3.2  基本技能欠缺引发患者投诉 

  采集血标本时,抽血过多、过少、血液凝固、拿错采血管等导致化验结果不准确或无法得到化验结果,而不得不再次抽血。2005年18例,2006年8例,2007年2例。

  3.3  随意简化操作流程

  3.3.1  巡视输液患者,只观察液体滴了没有,而没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外渗,以及患者全身不适等情况。2005年5例,2006年2例,2007年无。

  3.3.2  长期卧床患者未按规定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未检查患者皮肤情况,未进行床头交接班,以致患者皮肤长时间受压发红甚至压疮形成。2005年4例,2006年1例,2007年无。

  3.4  专业知识不全面 

  对专科用药的时间、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如拜糖平服药时间要求比较严格,护士未告知或告知不清,导致患者服药时间错误而影响疗效。2005年6例,2006年3例,2007年1例。皮下注射胰岛素未告知患者进餐时间而引发低血糖反应。2005年3例,2006年1例,2007年无。

  3.5  沟通不良 

  解释不耐心,语言简单,态度冷淡,导致患者情绪不良,一旦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出现意外,由于先前护患关系的紧张而引起纠纷和投诉。2005年8例,2006年5例,2007年2例。

  3.6  意外事件发生
 
  如输液反应、摔倒、坠床、烫伤等。2005年输液反应2例,摔倒1例;2006年摔倒1例;2007年无。

  3.7  病历书写问题 

  患者不愿测量生命体征,护士为了保证病历的完整性,随意杜撰数据,以至掩盖病情,延误了治疗。2005年发生21例次,2006年8例次,2007年2例次。

  3.8  护理设备和急救设备维修不及时 

  我科先后配置了一些医疗设备,有的已陈旧,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故障,如输液滑道生锈、病床摇柄和护栏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或使用不畅,吸痰器踏板失灵等等,就会因质量风险而引发护理风险甚至事故的发生。

  3.9  不尊重医务人员人格,或挑衅要挟引起的纠纷 

  少数患者及家属把护士置于佣人地位,稍有怠慢就指责、挑剔、刁难,轻则训斥,重则漫骂、投诉,严重地损害了护士的人格和人生安全。2005年2例,2006年1例,2007年3例。

  3.10  环境因素 

  噪音、高低温度环境等。因我院病房大楼临近大马路,车辆往来频繁,同时因我科处于病房顶层,冬冷夏热,使老年患者出现睡眠不良,环境适宜不佳,而引起投诉。随着我科患者的增多,这种投诉也在增加。2005年13例,2006年27例,2007年54例。

  4  防范对策

  4.1  落实护理管理制度,强化慎独精神和团队意识 

  护理活动中的各项制度以及护士自身素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更是我们减少差错事故,回避风险的指南。结合我科工作特点和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制定了本科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建立了护理告知制度,如患者入院须知、患者知情同意书、温馨小提示卡。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各项护理制度的学习,如交接班制度、护理级别制度、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岗位制度、各班职责、请示汇报制度等等,要求人人掌握。教育各级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坚持工作原则。如接班护士发现上班工作遗漏,要及时弥补,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护士长每天多次深入病房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保证每月工作的正常秩序及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形成一个严密的护理管理系统。

  4.2  加强护理人员管理,提高护士责任心,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护士整体防范能力

  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多与护士有关,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护士在工作中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最多,出错的概率相对也高,为避免其发生的关键是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对护理人员管理最主要是教育和培训[1]。为此,每月组织护士学习护理风险预案,了解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基本特征、风险事件的常规种类、发生时间分布,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每月组织护理缺陷讨论会,将一月来发生的护理缺陷和安全隐患通报全体护士,鼓励大家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发生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针对我科老年患者多、危重患者多、长期卧床患者多的特点,成立预防压疮专护小组。要求每班护士对重点患者床头交接皮肤状况,当班护士每2~4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查看皮肤情况,做好记录,发现皮肤有发红或压疮形成,及时报告护士长和压疮专护小组,给予技术支持,使患者皮肤状况不至于进一步恶化,使护理风险的理念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事前的积极预防[2]。

  4.3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护理操作程序 

  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展,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护士要掌握更多技能,只有全面提高护理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事故的发生。每月进行专科知识的学习和护理操作训练,要求每个护士掌握危重患者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并针对现有患者有重点地进行护理查房,对患者的病情和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和讨论,有遇见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使护士有护理风险防范重点。同时规范护士的每一项操作程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4.4  护理物品、仪器的应用和管理 

  制作了各种仪器操作程序卡并挂于仪器上,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实行科室各种护理物品和仪器的检查制和报告制,保证各种护理设备和仪器正常运转,常用耗材和急救物品的充足准备,防止因物品不足或设备故障影响工作甚至引发事故。

  4.5  加强质量监控,重视环节质量管理 

  实行院科两级护理质量监控,强化质量检查力度,使护理工作每日有检查、每周有点评、每月有考核,使每个人、每个班次、每个环节按要求和标准执行。对有护理风险倾向的环节如节假日前后、梅雨季节、高温季节等有重点地预见性加强输液环节和查对制度的管理。对年轻的护士、综合素质较差的护士跟班进行重点检查指导,发现护理风险及时协助处理,有效地避免了风险事件的发生。每月召开安全工作会议,通报检查情况及进一步的防范措施。

  4.6  准确及时记录护理病历,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和连续性,减少安全隐患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护理记录是客观性资料,患者有权利复印,所以要重视护理文书书写,认真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十字原则”。护士长每天检查危重患者、新入院患者、长期卧床患者、输血患者、特殊用药和检查患者、一级护理患者等重点病历的记录是否及时、真实、准确。科室质控员每周检查现架病历,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如遇患者不配合治疗,要做好解释劝导工作,患者仍不配合,要如实记录,杜绝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

  4.7  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提高护士沟通技巧 

  很多护患纠纷是由于护士服务态度欠佳或是患者对护士期望值过高造成的,因此要求护士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科室长期坚持和开展亲情化的服务活动,做好患者的入院接待、接诊工作,住院期间的优质服务工作,出院时的健康宣教和电话回访工作,将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内涵体现在为患者治疗护理的每个环节,让患者真正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4.8  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合理化排班 

  我科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从而提高护士工作热情。同时为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实行科学化排班,根据护士心理素质、身体状况、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个人需求、家庭状况等进行合理化的人员搭配,有效地实行人力资源的互补,利于减少或杜绝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4.9  重视医疗工作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医疗工作与护理工作是不可分的,应该加强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全面管理,提高整个医疗水平。
4.10  改善住院条件,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

  5  结果

    2005年收治患者395 人,护理风险事件106例次。

    2006年收治患者547 人,护理风险事件72例次。

    2007年收治患者 681人,护理风险事件67例次。

  6  讨论

    护理工作是一项服务于人的工作,它与人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护理风险管理始终贯彻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痛苦或无法挽回的损失。为保障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必须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但有些风险事件虽然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其风险事件的原因并不是护士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其他科室和后勤保障系统工作不协调造成的。因此,如何从全方位有效的防范护理风险,是一个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加宁,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事件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

  [2]蔡铜山.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42-343.


作者单位:(湖北省荣军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1)

作者: 彭爱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