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1期

医院临时收治弃婴(儿)272例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弃婴弃婴(儿)是指被父母遗弃的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我院地处上海市中心位置,紧邻上海市火车站和市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是上海市弃婴、弃儿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负责辖区内弃婴(儿)的体检和救治工作。2005至2007年我院临时收治弃婴(儿)共272例,是上海市收治弃婴(儿)最多的医院,现将我院近3年来......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弃婴

  弃婴(儿)是指被父母遗弃的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我院地处上海市中心位置,紧邻上海市火车站和市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是上海市弃婴、弃儿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负责辖区内弃婴(儿)的体检和救治工作。2005至2007年我院临时收治弃婴(儿)共272例,是上海市收治弃婴(儿)最多的医院,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弃婴(儿)情况作一总结。

  1  一般资料

  1.1  对象 

  2005至2007年临时由我院儿科急诊收治的弃婴(儿) 共272 例。

  1.2  方法 

  所有弃婴(儿)均由路人捡拾,后由当地警所或市110警员直接送至我院儿科急诊。由儿科医师进行接待、登记。根据上海市卫生局、财政局、公安局、民政局发布的沪卫妇基【2005】3号文件规定的流程要求,对每一弃婴(儿)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梅毒抗体、HIV抗体、四对半、PPD试验;心电图、胸片),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基本诊断。如弃婴(儿)合并有急性疾病者就入儿科病房治疗及观察,如无急性疾病者则留门诊观察,后送市福利收容机构。

  2  结果

    272例弃婴(儿)中,患有各种疾病者209例,占76.8%,体检正常儿童63例,占23.2%。

  2.1  弃婴(儿)年龄 

  年龄在生后数小时至16岁,其中0~3岁199例,~6岁40例,~16岁33例。体检正常弃婴(儿)的年龄0~3岁39例,~6岁19例,~16岁5例。

  2.2  弃婴(儿)性别 

  男性为158例,女性为114例。其中0~3岁男性109例、女性90例;~6岁男性31例、女性9例;~16岁男性18例、女性15例。体检正常弃婴(儿)的性别0~3岁男性17例、女性22例,~6岁男性5例、女性14例,~16岁男性2例、女性3例。

  2.3  弃婴(儿)患病情况 

  209例患病弃婴(儿)所患疾病种类较多,主要以神经系统疾病、先天缺陷畸形、心血管疾病和新生儿疾病为最多。按发生率最高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脑瘫+智力低下(69例,19.1%),智力低下(29例,13.9%),兔唇或伴裂腭(28例,13.4%),先天性心脏病(22例,10.5%),先天愚型+先天性心脏病(12例,5.7%)。
   
  弃婴(儿)疾病分类及发生率:神经系统疾病共101例,占48.3‰,是最多的一大类疾病,其中以脑瘫、智力低下(二者共69例)和先天愚型(12例)为主,两者共91例,占90.1%;此外尚有癫痫10例(9.9%)。先天缺陷或畸形为第二大类疾病共53例,占25.4‰,包括兔唇+裂腭21例、兔唇8例、小头畸形5例、肛门闭锁4例、并指(趾)和多指 (趾)畸形5例、小耳/外耳道畸形4例、先天性膀胱及尿道畸形2例、胆道闭锁1例、关节畸形1例、其它畸形3例等。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22例和心律失常2例,占11.4‰,为第三大类疾病。依次还有新生儿疾病:颅内出血11例、脐疝3例,占6.7‰;五官疾病:聋哑2例、失明2例、双视神经母细胞瘤1例,占2.4‰;皮肤疾病:鱼鳞病2例,无汗症2例,占1.9‰;性传播性疾病:戒断综合征2例、先天性梅毒2例,占1.9‰;其它:腹股沟斜疝1例,先天性肾病1例、先天性糖尿病1例、早老症1例。
   
  伴发的急性疾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2.4  弃婴(儿)转归
 
  272例弃婴(儿)中,临时留观92例,患有急性病症或有伴发急性疾病需住院治疗共180例,其中转送专科治疗有14例、死亡2例。

  3  讨论

  3.1  弃婴(儿)原因分析 

  目前弃婴(儿)现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1]。究其原因有多种,(1)主观原因:在弃婴(儿)中有63例(23.1%)为正常儿童,其被丢弃的原因主要为主观因素。如人们“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丢弃女婴;家庭经济条件太差,抚养能力脆弱;意外怀孕;未婚先孕或少女怀孕;父母责任感的丧失等。(2)疾病原因:儿童病残对家庭的长期拖累,家庭难以承受,这是弃婴(儿)的重要原因。(3)我院地处上海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每天都有数十万流动人口,是外来弃婴(儿)丢弃的主要场所。

    通常弃婴(儿)多发生在流动人口的家庭,尤其是“外来务工”的家庭。这些年来,随着到城市务工者越来越多,人口流动的形式已经也由过去的独身外出打工逐渐向举家流动型转变,因此出现了城市流动人口家庭剧增的状况。外来务工者由于其流动性、零散性及户籍管理等问题上的特殊性,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他们的收入水平低,生活条件低恶劣,多居住于城乡结合处或是集居在临时搭建的阴暗简陋的住房中。由于外来务工者的边缘性地位,使得他们比较容易远离各项制度法规的约束,成为管理的盲区,超生、偷生、逃生等现象也随之发生,客观上增加了弃婴(儿)的可能性。

    从调查结果来看,弃婴(儿)以3岁以内较多,而6岁以上则较少。许多疾病早期就可以发现,如先天畸形、神经系统疾病等,少数疾病则要到年龄较大以后才能逐渐发现,如先心、轻度智能低下等,故弃婴(儿)中低龄儿要多于年长儿。

    神经系统和各种先天疾病是弃婴(儿)最主要的两大类疾病,脑瘫+智力低下、智力低下、先天性心脏病、兔唇+腭裂、和先天愚型+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对人体的损害大,不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也影响了我国的人口素质,加强此类疾病的防治和管理,有可能降低弃婴(儿)的发生率[2-5]。

  3.2  几点建议
    
  (1)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保障体系能覆盖所有的儿童,尤其是流动人口家庭的儿童;(2)提倡婚前检查,开展产前遗传和代谢疾病的筛查,预防和减少神经系统疾病和各种缺陷畸形的发生;(3)建立社会先天残缺儿童康复支持网络,对这些儿童给予特殊的照顾;(4)加强疾病防治宣教工作,让神经系统、畸形或缺陷等疾病儿童的家长了解国家有关政策,认识到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患儿的疾病是可以康复或部分康复的,增加他们对患儿康复的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和康复训练。(5)加强法制、法规和社会道德责任感的宣传教育,对于弃婴(儿)的违法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努力营造“关心儿童、关注残疾儿童”的和谐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董清. 弃婴现象与脑瘫儿童的社会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4):184.

  [2]黄永梅,张朝芬,招晓华. 广东某福利院2002-2005年弃婴出生缺陷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465.

  [3]金先庆. 努力提高小儿先天性畸形诊断治疗水平[J].重庆医学,2007,36(15):1461-1462.

  [4]钟延珍. 兴宁市1996-2002年出生缺陷检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4,(4):217-218.

  [5]李林. 小儿脑性瘫痪的教育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13(12):1110-1112.


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征医院闸北分院儿科,上海 200070)

作者: 李小英,徐通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