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3期

10例产后精神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精神病发生的原因、预防、治疗及护理对策。方法:针对10例产后发生精神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压力的增加、心理因素、社会及家庭因素、生育情况均能引起产后忧郁的发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周密的护理均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发生产后精神病患者,在充分了解病因的基础上进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精神病发生的原因、预防、治疗及护理对策。方法:针对10例产后发生精神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压力的增加、心理因素、社会及家庭因素、生育情况均能引起产后忧郁的发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周密的护理均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发生产后精神病患者,在充分了解病因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及计划生育宣教工作,以达到降低和减少产后精神病的发生。

【关键词】  产后;精神病;护理对策

  产后精神障碍是由于产妇分娩后内分泌出现新的变动,从而伴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上产妇精神紧张,身体疲劳以及经济、健康、作息时间等方面原因,产后易发生精神障碍。出现精神抑郁、躁狂状态,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感知觉等方面的异常。本文就我院2000年至2007年收治10例产后精神障碍患者,对其发病原因及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2000年至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10例产后精神病患者中,年龄20~40岁,初产妇4例,经产妇6例。初产妇有2例孕2顺产1女婴,另有2例因胎位不正剖腹产1女婴;经产妇有3例孕4顺产3女婴,有2例孕3顺产2女婴,另有1例孕5顺产3女婴、1男婴。总病程15天,平均1.5天。根据CCMD-3诊断,2例为产后抑郁,8例为分裂样精神病[1]。

  1.2  病因

  1.2.1  生理因素 

  由于分娩前后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以及分娩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患者常有无故哭泣,情绪不稳定。

  1.2.2  心理因素 

  患者因怀孕不顺利,担心不能正常分娩;另外受封建思想的影响,重男轻女,担心又生女孩,心理压力大。

  1.2.3  产后压力增加 

  分娩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产妇对分娩疼痛的害怕,担心生下女孩后不被家人接受,对不起家人。感觉自卑,情绪低落,讨厌婴儿。

  1.2.4  社会家庭因素 

  主要是产妇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患者不仅会有悲观、失望、焦虑、自责的情绪,还会经常无故哭泣,有的还会有自杀或伤害婴儿的行为出现[2]。

  1.3  主要临床表现

  1.3.1  一般情况及自知力 

  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早醒,食欲下降,进食较差,主被动接触差,个人生活需督促,对疾病毫无认识,自知力障碍。

  1.3.2  情感 

  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焦虑,少语少动,其他表现为情绪紧张,惊恐不安。

  1.3.3  思维 

  患者均认为自己生了女孩而受到家庭及社会的抛弃,被置于万劫不复的绝境,存在被害妄想,1例生育1男孩的患者怀疑自身多病,不可治愈,存在疑病妄想,大部分患者表现意志消沉,存有自杀观念或行为。

  2  护理对策

    产后精神病发生于特定的对象和时期,临床有各类型精神症状,又有其本身特征。因此,除做好精神病常规护理、生活护理外,还应做好重点护理。

  2.1  加强定位护理 

  根据产后生理变化特点,加强对子宫、乳房和会阴的观念护理,是防止乳腺炎、产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促进子宫修复的重要措施

  2.2  做好饮食护理 

  产后身体消耗大,体质虚弱,为促进机体恢复及产后感染的控制,应增加营养,做好营养饮食配制和饮食卫生指导。意识清楚,能自动进食者,每日供给足够的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和水果,多喝开水,对不能进食,进食少或拒食者给予喂食、鼻饲或全胃肠外营养疗法,注意防止便秘、尿潴留。

  2.3  重点护理 

  大部分患者均表现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杀观念或行为较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应勤巡视,特别是夜间查房,多与病员接触,了解其心理动态,及时清除病区内危险物品,防范自杀、自伤。

  2.4  加强心理护理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措施。首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主动接触患者,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活动。注意态度和蔼、热情、耐心,多向患者介绍已治愈病例,增强患者生活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在患者情绪良好时与她们分析病情,端正对待疾病的态度,认识自身价值,建立正性情感。其次,积极组织病员参与文娱活动,分散其注意力,以免沉湎于病理体验中。同时,争取家庭、社会支持,利用探视之机向他们宣传精神卫生与计划生育知识,树立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的正确思想观念[3]。

    通过精心护理和药物治疗,患者精神症状明显改善,自知力恢复,身体复原良好,7例治愈出院,3例以显著进步疗效出院。

  3  讨论

    产后精神障碍的发生与产后大出血、休克或感染导致垂体发生缺血性坏死,引起内分泌失调有关。分娩时精神持续紧张,睡眠缺乏,体力耗竭也易诱发或加重精神障碍,还有生男生女的封建观念,担心生女孩后丈夫及亲人不高兴,对不起家人等心理压力,也是产后精神障碍不可忽略的致病因素。精神障碍为产后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除精神症状外,母体各系统产生了很大变化,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易产生多种并发症。此外,精神病患者自知力障碍,自理能力差。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在护理中体会到,在做好精神病患者护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子宫、乳房和会阴的观察护理,保证营养供给,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得到全面而妥善的护理,促进其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潘晓放,卢旨明.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4,9:28-30.

  [2]胡巧红,宁玉萍.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护理干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3,18(12):18.

  [3]贺晶,上官雪军,王正平.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5(11): 660-663.


作者单位:江西省荣军医院,江西 漳树 331211

作者: 刘美秀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