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4期

心理干预对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效果探讨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咨询的形式,对小学四年级194名学生进行一个学期16课时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及4个学时的教师、家长心理讲座。采取前后对照的方法运用CBCL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男女生的CBCL总分均显著降低,其中男生分裂样、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咨询的形式,对小学四年级194名学生进行一个学期16课时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及4个学时的教师、家长心理讲座。采取前后对照的方法运用CBCL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男女生的CBCL总分均显著降低,其中男生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攻击性五个因子分显著下降,女生抑郁、体诉、分裂样、多动四个因子分显著降低。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降低或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干预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 problems of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SONG Zhuan-Ping,ZHOU Rong-shan,LI Wen-jie,et al

    (Huangpu Mental Health Centre,Shanghai 20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assess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o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 problems of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Methods:194 4t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were received psychological health knowledge course consisting of 16 class hours in one semester, and some of them gained individual counseling.Their teachers and family heads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lectures of four class hour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tudents were rated with CBCL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The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total scores of CBCL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Five factors of CBCL in male students as schizophrenia-like,mal-communication,obsession,body-complaint and aggression were descended apparent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Four factors of CBCL in female students as depression,body-complaint,schizophrenia-like and hyper action were subsid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Conclusion: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of elementary students,and de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student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学生的心身健康关系到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心理行为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发达国家3~15岁儿童有持久性精神障碍占5%~15%[1],我国4~16岁城市儿童各类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2.19)%[2]。我国城乡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发现,16.79%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小学生为9.7%[3]。据估计,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复习国内相关文献,多为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鲜见有关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方面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上海市黄浦区某小学四年级五个班进行本研究,其中,男生87人、女生107人,共194人;年龄9~11岁,平均(10.8±0.7)岁;独生子女173人(89.2%),非独生子女21人(10.8%);走读学生152人(78.4%),住读生42人(21.6%);平时一同居住者,和父母一起居住者169人(87.1%),祖父母、外公外婆者25人(22.9%);平时最爱讲心里话的对象,同学37人(19.1%),爸爸16人(8.2%),妈妈119人(61.3%),老师1人(0.5%),祖父母21人(10.8%);家庭月收入少于1000元者6人(3.1%),1000~3000元者67人(34.5%),3001~5000元者60人(31%),5000元以上者61人(31.4%)。

    1.2  方法  由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与学校联系,取得学校、家长及学生的同意,参考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相关书籍自编教材,分6个部分:①青少年期心身发育特点;②青少年期心理特点;③青少年期性心理卫生;④青少年代沟问题;⑤青少年学习、交友、恋爱及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然后综合以上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家庭干预、学校干预、集体和个别心理咨询。家庭干预一学期3次,每次一小时,由专业心理咨询师组织家长上课,宣讲青少年心理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表现,并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帮助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树立正确的子女关系处理技巧。学校干预分学生和老师两个对象,教师每学期2次,每次一小时,由专业人员对老师进行宣讲青少年健康心理特点,介绍不良心理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指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现、帮助不良心理学生,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学生则进行心理教育课程教学,教学时间为8周,每节课45分钟,重点强化学生的心理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应对方式和个性,要求学生配合教学进度做好心理日记,教学形式根据主题需要灵活变化,有讲座、讨论、对话、角色扮演、游戏等。集体心理咨询每学期两次,一次2学时,向学生宣讲心理知识、预防不良心理的方法,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引导学生敢于暴露心理问题,从而进行康复帮助;对于有些不适于集体心理咨询的学生,采取个别心理咨询,治疗次数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1.3  研究工具  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为工具评估心理干预效果,于干预前、干预后对四年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评估。自编问卷收集被研究者一般情况。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以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以t检验为主。

    2  结果

    2.1  男生干预前后CBCL总分及各因子分干预前后比较  干预前后,男生的CBCL总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CBCL量表的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及攻击性等因子分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1),其中,干预前男生CBCL总分的阳性率为3.6%。表1  男生(n=87)CBCL总分及各因子分干预前后比较

    2.2  女生干预前后CBCL总分及各因子分干预前后比较  干预前后,女生的CBCL总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CBCL量表的抑郁、体诉、分裂样及多动等因子分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2),其中,干预前女生CBCL总分的阳性率为3.1%,男女生干预前CBCL阳性率无显著统计差异。表2  女生(n=107)CBCL总分及各因子分干预前后比较

    3  讨论

    当前,心理行为问题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如何减少或降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儿童青少年形成完善人格、健康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中明确提出,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50%;2015年城市达到85%,农村达到70%;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为13.4%~15.6%),到2010年降为12%,2015年降为10%[4]。

    为探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学校联合开展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行性和效果,我们开展了此研究。在征得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合作意向后,由精神卫生机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根据在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相关心理课程,并分别对学生、教师、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以提高学生、家长、老师的心理卫生知识。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的CBCL总分在干预前后明显降低,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从而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降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这与覃立芬等的研究结果相似[5]。本研究仅仅是初步探讨性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未设立对照组,男女生比例不均衡,选择的对象仅为小学四年级学生,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改进。此外,如何在学校开展长效心理干预机制,为学生家长提供便利、私密的心理服务将是今后探讨的方向。

    (致谢:感谢黄浦区卫生局、教育局对本课题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Zahner GE,Daskalakis C.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ental health,general health, and school-based service use for child psychology[J].Am J Public Health,1997,87(9):1440.

[2] 唐慧琴.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 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3.

[3] 郑晓边.学校心理卫生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学校卫生,1996,17(6):437-440.

[4]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

[5] 覃立芬,李一明,张 爽,等.学校心理干预对中小学生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4):747-749.


作者单位: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黄浦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