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2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164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那些高龄或身患各种疾病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手段常较难选择。现对2003~2007年我院收治的1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那些高龄或身患各种疾病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手段常较难选择。现对2003~2007年我院收治的1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4例脑出血中,男91例、女73例,40岁及以下12例,41~50岁32例,51~60岁48例,61~70岁52例,71~80岁17例,大于80岁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5例,冠心病史67例,糖尿病史24例。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病98例,洗澡或排便时发病37例,性生活时发病4例,无明显发病诱因25例。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证实,神经系统症状用199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行神经功能评分。

  1.3  临床表现 

  1.3.1  具体表现

  该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多发病于疲劳、情绪激动等活动状态下,极少数发病于夜间睡眠或休息状态。发病前后表现为头痛138例,头昏102例,恶心呕吐156例,口齿不清98例,眩晕67例,昏迷102例。发病时血压>180/100mmHg 158例,其余均不同程度偏高;双侧瞳孔不等大43例,中枢性面瘫伴偏瘫132例,四肢瘫22例,颈项强直36例,巴氏征阳性159例。

  1.3.2  急、危、重症脑出血的判断依据 

  ①突然昏迷并逐渐加重,血压显著升高达180/100mmHg以上。②呕吐,鼾声大作,全身高热或大汗。③呼吸微弱、断续及叹息样呼吸,6次/min左右。④在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又具有急危重症任何一项则应考虑为急危重症脑出血。

  1.3.3  出血部位和出血量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出血部位:基底节区85例,丘脑41例,脑叶20例,脑干12例,小脑6例。出血量:<10ml 32例,10~20ml 51例,21~29ml 26例,30~40ml 31例,>40ml 24例。出血破入脑室112例。

  1.4  治疗方法 

  1.4.1  内科治疗

  1.4.1.1  吸氧 

  一般氧流量为2~4L/min,重症患者则4~8L/min。大流量给氧仍不能维持血氧饱和度或自主呼吸消失时,应紧急予面罩式呼吸气囊加压给氧或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或呼吸气囊以维持呼吸。

  1.4.1.2  血压管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多伴有高血压,因此血压管理尤其重要。适当调整血压,但不宜降得太快,有高血压病史患者目标血压为180/100~105mmHg,无高血压病史患者目标血压为160~180/90~105mmHg[2]。

  1.4.1.3  脱水 

  可给予降颅压药物如20%甘露醇250ml行套管针快速静脉滴注,于30分钟内静滴完毕,依照病情予呋塞米20mg直接静脉推注,能有效减轻脑水肿,激素类药物的运用应权衡利弊,酌情应用,且以急性期内短期应用为宜。地塞米松为首选药,每日可用20~60mg,分2~4次静注。

  1.4.1.4  适量镇静剂 

  一般选用无呼吸抑制的药物。对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的患者可选用异丙嗪50~100mg,能有效镇静、制止抽搐。

  1.4.1.5  止血和防止再出血

  药物止血对脑出血患者无效,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一定帮助。常用止血芳酸400~600mg静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加用凝血酶、甲氰咪呱等药物。

  1.4.1.6  维持营养,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对于呕吐、昏迷、不能进食及应用脱水剂及机械通气的患者,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肾功能。

  1.4.1.7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有资料表明,高血压性脑出血,单纯死于出血者仅占4%,而绝大多数死于并发症。在治疗中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要进行有效处理。

  1.4.1.8  病情观察 

  应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以利于随时观察其生命体征,密切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体温过高应进行物理降温。

  2  结果

    164例脑出血病人中,治愈37例,好转101例,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26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各种并发症及再出血,其中死于肺部严重感染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5例,一旦发生则病情危重,病死率达75%[1]。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通常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即自发性或原发性脑出血,绝大多数是在高血压伴发脑内动脉变性的基础上血压骤升的动脉破裂所致。临床上多见于50岁以上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男多于女,情绪激动等活动状态下及寒冷季节易发病,急危重症脑出血患者近年来似有增加的趋势。其发病特点多为突然发病,病情变化快,以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高颅压表现为特征;甚者迅速出现昏迷,病情进一步恶化者,可在极短时间内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而死亡。故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及时抢救尤显重要,

    临床上常将高血压脑出血分为Ⅴ级,Ⅱ级以上危重症患者出血量一般都在30ml以上,目前多主张采用超早期手术或脑内穿刺抽吸等方法[3],即发病后6~24h内及时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受压,迅速恢复受损的脑功能。对于出血量少于30ml的轻症患者或脑干出血等不宜手术的急危重症患者仍先采取内科治疗。

【参考文献】
    [1]唐川.影响脑出血预后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7):872-873.

  [2]沈明强,邵国富.急性卒中的血压管理[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14(5):366.

  [3]王纯.重症心脑血管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7.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红十字急救中心,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