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4期

加强健康教育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预防。控制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NCDs)的定义是长期不能自愈的、也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主要是指那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和医疗费用昂贵,并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其中,大多数属于生活方式疾病,也就是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能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健康教育;预防;控制慢性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NCDs)的定义是长期不能自愈的、也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主要是指那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和医疗费用昂贵,并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其中,大多数属于生活方式疾病,也就是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能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从病因看,慢性病是多种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按Dever分类法,危险因素分为个人行为因素、环境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和卫生保健因素四大类。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如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但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多以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所致,这些因素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而避免或去除。因此,慢性病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一是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二是早期危险因素的干预,在症状、体征出现前降低或去除危险因素,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
   
  据文献报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人口总死亡率下降了20.50%(标化死亡率下降了31.34%),但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COPD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死亡率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993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患率高达28.6%,比1985年增加了13.90%;农村高达13%,比1985年增加了44.44%。1998年我国城乡居民传染病死亡率已经由1957年的127.8/10万下降到4.6/10万,但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分别由37.2/10万、47.6/10万和39.3/10万上升到147.2/10万、114.8/10万和149.5/10万。当前心血管和COPD死亡分别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位死因,恶性肿瘤第二,心血管病死亡已经超过日本、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发达国家。据全国疾病死因监测数据,1993年恶性肿瘤死亡占21.75%,脑血管病死亡占21.35%,心血管死亡占14.72%,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病死亡,约占死亡总数的70%以上。1998年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COPD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我国城市居民死因的77%,农村居民的71%,显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死亡原因。

  2  慢性病预防对策
       
  控制慢性病的增长是人类跨世纪的英明战略。我国在一级预防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钢工人、石景小区农民、河北正定县农民、舟山渔民、汉中农民等的社区CHD、脑卒中一级预防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有的死亡率下降了约一半。北京北郊心血管疾病预防结果表明,在8万社区人群中,开展了11年防治,使脑卒中、心肌梗死发病率分别下降了51%和48%,死亡率分别下降了37%和72%。我国7个城市中,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预防工作,使脑血管病年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了20%和18%[1]。

  2.1  加强领导,坚持改革,加强慢性病防治机构的建设  慢性病防治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行政领导的观念更新和高度重视,没有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没有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单靠卫生部门少数医务人员孤军奋战,控制慢性病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2.2  综合卫生的概念  综合卫生是WHO针对生活方式疾病的规划,它是以这样的概念为依据的,即应共同防治由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共同原因引起的疾病。这样可以更为有效和更为经济。这是WHO 1990年在赫尔辛基发起的,其思想基础是,同一病因(即某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不应分别处理,而应一起处理。WHO估计,实施综合规划,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少可以使死亡率降低一半,即每年可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2.3  加强慢性病病因流行病学调查  寻找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阐明确切病因和疾病形成模式,以明确预防什么和如何预防。

  2.4  改变和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达到预防慢性病,增进健康的目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主要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的膳食、钠摄入过多、钾摄入过低、精神紧张、坐着的生活方式、体力活动少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吸烟和不合理的膳食。

  2.5  以健康教育为主导措施、以降低危险因素为目标的干预策略  这是国内外公认的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战略决策。

  2.6  从儿童抓起  强调对人的一生、连续不断的健康管理,学校教育是最理想的场所,进行效益最高、时机最佳、最有积极意义的预防。

  2.7  依靠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在我国,医疗预防保健网已遍布城乡,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慢性病防治中,无论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还是三级预防都必须紧紧依靠三级网,发挥它们在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措施的实施、信息管理、治疗、康复等多方面的作用。

  2.8  社区预防和高危人群预防策略  社区预防是指对全体居民的预防,高危人群预防是危险性高的人员、家庭和集体作为特殊重点的预防。社区预防基于以下观点:现代公共、卫生规划,特别是与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有关系的,必须得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并且通过融合到当前社会和卫生服务结构中去而受益,如上面提到的生活方式教育规划整合到学校正式课程中,而在社区方法中,将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社会及组织中去。社区干预的策略只有在全部人群或绝大部分人群中危险因素得到控制,社区的患患者数才能大幅度下降。
       
  从流行病学观点,社区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在减少患病率方面要比强化的高危人群干预更为有效。从行为和社会学观点,社区模式的优势在于,危险因素是常常植根于人们生存的环境中。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要形成永久性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在社区范围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改变的社会进程才能形成。

  3  结束语
   
  健康教育是一项通过传播媒体来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并激励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危险因素,进而达到增进健康目标的教育活动。它强调的核心问题是行为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把健康知识教给群众。健康知识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健康问题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显然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卫生资源和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 胡义瑛,刘可夫. 社区公共卫生[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48-49,61-63.


作者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信息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9)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