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6期

精神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资源开发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精神科护理管理护理资源开发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1]。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2]。特别对于精神科的护士,由于护理对象是丧失......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科 护理管理 护理资源开发

  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1]。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2]。特别对于精神科的护士,由于护理对象是丧失理智的病人,病情复杂,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件,病人的疾病转归、意外后果与当班护士有直接关系,导致精神科护士不安心本岗位,采取离职、停薪留职、转岗的方式,使得临床一线的护士数量减少。如何减少精神科护士的流失,如何配置素质良好、学识渊博、技术熟练的合格护理人员并进行合理分工,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组织有效护理活动、提高医院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管理与资源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精神科护理管理策略

  11  温馨管理

  111  人文关怀  近年来,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重视[3],应当通过人文主义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将过去较强硬的护理管理改为现在的“情同手足”式的温馨管理。各级卫生管理者要为精神科护士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地位,医院领导重视护理工作,分管领导与护理部经常下病区与护士沟通,了解护士工作的压力,采取减轻工作压力的有效措施。

  112  提高待遇  重视精神科护士的劳动价值,尤其夜间是意外事故发生率较高的时间[4],值班护士少,也是精力最疲惫之际,造成夜班护士心理压力更大,应提高夜班待遇,使护士得到合理的报酬。

  113  科学安排  针对病房特点计算各工作时段的工作量,实行弹性工作制,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合理调配人员,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5],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护士能劳逸结合。

  114  积极培养  给护士提供适当的深造机会,重视人才的培养。应鼓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业务、拓宽知识面,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护理人才,可通过进修、半脱产、脱产、或自学等形式,并从排班和经济上给予帮助和支持。

  12  激励管理 

  121  支持激励  激励的过程是满足需求的过程,管理者要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形成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和提高业务水平突出或在临床教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护理人员,充分发展其工作动力和成就感[6]。帮助护士相信自我、挑战自我和成就自我,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现实,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寻找正确的宣泄方式。当有负面情绪时,除了需要向亲朋好友倾诉,提高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最有效的方式[7]。因此,管理者要学会称赞护士,对表现突出的护士运用人性化的激励理论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如在全院广泛开展评选“星级护士"、 “护理标兵”、 “优秀护士”等活动,对业务能力强,表现优秀的护士给予重奖,并且实施开展动态管理。使护士的劳动价值得到更多的认可,满足他们成长与自我发展需求,从而激发护士的自觉性与工作热情。

  122  感情激励  管理者要了解自己的下属,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工作上关心、政治上帮助教育、生活上体谅照顾、学习上鼓励支持。做护士的知心朋友,帮助解决生活中困难,创造和维持一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与温暖友爱的环境,引起护士情感上的共鸣。

  13  素质培养管理 

  131  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  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精神科护理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和睦幸福。患者在护士的精心护理下,摆脱精神疾病的折磨,从而恢复身心健康,这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意义所在。要正视自身价值,热爱本职工作,帮助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达到毫不利己的医德境界。

  132  加强精神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其特点,具有预测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可能发生性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133  引导护士学会具有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  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理耐受力[8],保持平和、乐观的心理状态。

  14  换位管理  护理管理者要事事从“假如我是护士”的角度换位考虑,设身处地去体谅护士,最大限度地理解护士心情,关心体贴护士的心理感受,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护士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  

  15  危机管理  在现代社会,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科研的支柱,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关键在于人[9]。所以,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减轻压力之外,也应实施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给人一定的压力,同时又给人一定的动力,从而使人们努力拼搏。对于护士的缺点和错误,管理者要态度诚恳,耐心教育批评,促之改进。管理者要注意作风,做到对下属态度公正,赏罚分明,这样实行危机管理,可使每个护士各尽所能,人尽其力,才尽其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以上所述的精神科护理管理理念及策略,进行人性化的科学管理策略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精神病专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分配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就应该更好地开发护理人力资源。

  2  精神科护理资源开发策略

  21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精神科专科护理任务很重要,因而要求分配较多的护理人员,增加护士编制,改革当前超负荷工作状态。合理调配人员,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对全院护理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员的编配,因此,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聘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士长再根据各科的实际情况聘用科内各级护理人员,充分调动起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  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护士按职称、岗位上岗,所学的专业、资历、技能与所担负的职称相一致,这样才能使护理人才得以合理使用。在护理人员中,各级护理管理者之比例,护理人员之间的老、中、青资历的比例,护理专业技术职称高、中、初之间的比例,护士与护理员之间的比例,应有合理配置。根据各病区护理单元的实际情况,聘用部分护理员来承担大量的非护理技术工作。精神科生活护理较多,如为患者修剪指甲,保持床单元的卫生,患者自身的清洁,取送各种化验标本和检查单等。这样,可有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增加护士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弥补护理编制的不足,利于专业的发展,利于培养后备力量。
   
  护理人员是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从数量上来说,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精神科的护士对患者的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针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及工作的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管理工作,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使得护理队伍中人尽其才、人才辈出,个体与群体均发挥最佳作用。

【参考文献】
    [1] 潭玉兰,宋玉兰.应用ROY适应模式管理护士职业压力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95-97.

  [2] 赵光红,刘义兰.护士压力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17(9):689.

  [3] 曾銮珍,杨少杏.探讨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实用医技杂志,2003,8(10):920.

  [4] 刘桂荣,张延恒.精神科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6.

  [5] 陈建化,何 文.心血管病房护士心理素质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5):14.

  [6] 徐黎黎,金雪梅.人事代理制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J]上海护理,2002,2(增刊):100-102.

  [7] 张敬悬,翁 正,皱春英,等.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2):60.

  [8] 王雅芳.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81-82.

  [9] 吕秋玲.经济特区如何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J]中华医学丛刊杂志,2002,2(6):94.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 洛阳 471000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