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6期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评定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评定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  早期康复 药物 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与致残率均相当高。虽然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取得一定疗效,但仍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如何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治疗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对2006年3月1日~2008年3月1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且具备下列条件:①首次发病48小时内;②年龄79岁以下;③无全身严重并发症;④经头部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且排除脑出血;⑤血压在180/100mmHg以下。本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康复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64±14)岁。左侧脑梗死33例,右侧脑梗死27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3±14)岁。左侧脑梗死35例,右侧脑梗死25例。两组发病时间、年龄、伴发症、神经功能缺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康复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病情稳定后同时采用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根据病情在病房或康复室内进行治疗。具体方法:①卧位和坐位姿位摆放,使肢体处于抗痉挛肢位,避免异常模式和足下垂内翻。②体位变换练习,定时翻身。③四肢关节活动(肩、肘、腕、手指、髋、膝、踝、趾关节等部位),促进运动功能恢复。④坐位、站立平衡及坐起站训练。⑤步行训练,迈步、上下阶梯等训练。⑥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进食、穿衣、解扣、梳头、拼图、套环等功能训练。⑦心理治疗,取得患者配合、增强信心、提高康复训练积极性。康复治疗时间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舒血宁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点,川芎嗪80mg加入09%盐水250ml,1次/d静点,或胞磷胆碱10g,1次/d静点,连续用14d。酌情使用奥扎格雷钠、脱水剂(甘露醇)、抗高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药物。未给予任何规范的康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  依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临床疗效评分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进行评定。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进行评分并判断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临床疗效评价有效率:康复组为80%,对照组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变化  治疗2周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略)

  表2  两组治疗2周、4周临床疗效比较(略)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略)

  表4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略)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对脑梗死的早期康复治疗研究已较为深入,早期应用康复在神经康复领域已形成共识。有学者提出,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与整体疗效就越好[2]。本资料收集发病4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生命体征平稳后,早期采用康复治疗收到明显疗效,本组资料康复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ADL观察,康复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及ADL结果均显示,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接受正规系统康复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好。药物治疗仅能挽救脑梗死坏死灶周围功能受损的缺血组织,通过降低脑水肿、控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侧支循环等增加局部血液供应,达到改善症状。所以,药物治疗的作用是有限的。早期康复治疗通过主动和被动的肢体功能训练,不仅能促进新的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可诱发来自皮肤、关节处深及浅感受器的信息传入,促进病灶周围脑细胞的重组和代偿,有利发挥脑组织的“可塑性”[3]。康复训练的过程,也是通过反复强化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使患者运动模式得以重新建立和形成。肢体功能训练越早,越容易改变异常姿势和反射,肌张力和运动功能恢复可能性越大,从而改善躯体运动功能及ADL,减轻残疾程度。
   
  本文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具有明显的近期疗效。应鼓励患者入院后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只要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就应尽早接受康复治疗。康复越早介入,其功能预后越好。对患者康复治疗的同时,应该对患者家属或陪护进行相关康复知识的指导,以利患者出院后在家或社区继续进行正规康复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清堂.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 Sherrill,Susan REarly intervenition in acute stroke patient[J].Arch phys Med Rehabil,1986,67:319-321.

  [3] 胡永善,朱玉莲,杨佩君,等.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4):215-217.


作者单位:吉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四平 136000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