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7期

老年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预防。足部护理糖尿病足(DF)是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致残性和致死性的并发症[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糖尿病;糖尿病足;预防;足部护理

糖尿病足(DF)是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致残性和致死性的并发症[1]。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患糖尿病足的人数将逐渐增多,此病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本文从老年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入手,详细的阐述了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对预防糖尿病足及如何护理糖尿病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患者人数正逐年增加。据WHO报道,目前全世界约有糖尿患者1.75亿,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增加了4~5倍。估计现有糖尿病患者3千多万,居世界首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院老年科目前住院患者50人,患糖尿病者10人,占患者人数的20%,给予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目前只发生了1例糖尿病足。该患者嗜烟、固执、不听劝说,先是在大足趾部出现皮肤发黑、破溃,给予换药。但治疗期间仍抽烟,最后导致左足坏死,继而小腿以下截肢。

    2  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是因长期高浓度葡萄糖致下肢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强血管收缩,同时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机能不良,毛细血管底膜增生,导致糖尿病性动脉硬化,从而使血管腔变窄。血管功能异常,血液黏滞度增高,易致血栓形成,使下肢组织营养障碍,从而使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坏疽。此外,糖尿病足患者感觉神经严重受损,从而使其痛温觉减退甚至丧失。痛觉的减退可使患者不能感觉到鞋内的异物和鞋内挤压,易致外伤和摩擦伤。另外,温度觉的减退可导致烫伤和冻伤。深部感觉减退的患者不能及时调节关节负重,可致关节畸形,加大摩擦伤的机会,从而诱发足坏疽。治疗不及时,护理不适当或者保守治疗无效而且坏疽边界不清楚,将进行截肢术。

    3  预防及护理

    老年糖尿病足的治疗原则以预防为主,控制血糖,调整代谢,消除血液高黏滞血栓前状态,改善小血管功能,积极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促进创面愈合和皮肤生长,预防老年糖尿病足的发生[2-4]。

    3.1  观察皮肤表现  经常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皮肤色泽及温度,如有搏动逐渐减弱或消失,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发凉,皮肤逐渐变白或由暗红色转为暗紫色甚至紫黑色,提示局部缺血缺氧严重,容易出现溃疡并形成坏疽。

    3.2  加强皮肤护理

    3.2.1  首先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洗脚,并用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拭干净,趾缝间避免擦破。同时检查足部和趾部的水肿、皮损程度及血管搏动和皮肤感觉等。

    3.2.2  教给患者从趾尖开始逐步向上按摩足部及下肢,以达到恢复和提高足部感觉功能的目的。

    3.2.3  告知患者禁用刺激性强的消毒液,霉菌感染的涂克霉唑软膏。

    3.2.4  在冬季,嘱其注意保暖,穿软而宽松棉袜,袜腰要松,以免妨碍脚部和趾部的血液循环,每天更换袜子并保持干爽、清洁。

    3.2.5  指导家属学会正确修剪趾甲,不要把趾甲剪得过短,剪趾甲时必须横向剪直,不要把两角剪掉。

    3.2.6  宜选择圆头、厚底、面料软且透气好的布鞋,鞋应宽松,足端距鞋头有一定的距离。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裂痕、粗边,穿新鞋时对易摩擦的部位放置少许棉花,并逐渐延长试穿时间。

    3.3  皮肤水泡病护理  糖尿病性皮肤水泡病是诱发肢端坏疽的危险因素,好发于四肢末端及循环不良部位,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处理不当易合并感染。如有水泡和继发感染足癣患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泡脚每日3次,不超过1周。保持水泡局部清洁,对紧张性大的水泡避免切开,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渗液。预防继发感染。对小水泡一般不需抽液,给予消毒无菌包扎,微循环改善后水泡可自行吸收。水泡干枯后多形成痂皮,利用其保护作用可预防感染,任其自然脱落,切勿剥脱。

    3.4  创面处理  出现感染的创面应每天换药,可根据脓汁培养情况,局部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双黄连、呋喃旦啶等。创面感染严重,有腐肉、脓汁时,应切开引流或彻底清创,创面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液冲洗,局部用红外线灯照射,距离30~50 cm,每日2次,每次15 min,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和肉芽生长。也可用磺胺银粉、维生素E和氯啡林软膏交替涂创面,促进干燥、生肌、活血化瘀。经过以上的积极治疗和处理,若患者仍出现全身毒血症状,且感染灶明显扩大与健康部位失去明显界限,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当的、足量广谱抗生素,给予全身用药。如感染仍无法控制,则应及时截肢。

    3.5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口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因为患者缺乏相关知识,一般不引起重视而发展成溃疡、坏疽,甚至截肢。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保持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具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文红,赵玉玲.26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06,1(14):46.

[2] 许樟荣.重视糖尿病足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5):309.

[3] 徐丽英,奚九一.清创外治糖尿病足60例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01):31.

[4] 马敏艳.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成因探讨[J].吉林医学,2006, 2:221.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3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